分享

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转给家长)

 荣辱不惊711 2019-10-25
过去一段时间里,轮番登上热搜的北上广鸡娃、海淀家长、天价学区房,刺激着家长们早已疲弱的神经,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陷入焦虑之中。
曾经说着崇拜快乐童年的父母们恨不得掏空钱包,只为给孩子们多报几个兴趣班,生怕因为个人技能不突出就落后于“别人家的孩子”,甚至是10年后与名牌大学无缘……
图 / 纪录片《起跑线
在2018年北京卫视拍摄的纪录片《起跑线》中,就早已将这现象呈现在大众面前:

“你给孩子上几个兴趣班?”

面对镜头的汤笑嫣妈妈的回答是:

“从小到大,十几个吧……这不多,我有朋友的孩子或者她同学从周一上到周日很多很多。
图 / 纪录片《起跑线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家长们拼尽全力,才艺、择校样样不落。

但真正的起跑线,却早已淹没在了家长愈加强烈的焦虑之中。

如果人生有起跑线,那一定是家庭教育

图 / 纪录片《没有起跑线?》
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认为学校无法再满足现在的需求,于是选择加重人生的筹码。动辄数万的兴趣班经济投入,也并不是无用,倒着实能让孩子从内心里真正地放弃很多兴趣。
即便是这样,也不曾改变大多数父母坚信“出色的孩子一定出于兴趣班”的看法。

盒子君想说,兴趣班不是人生的起点,学校教育也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其实是父母。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被慢慢雕琢。
教育始于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方法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孩子在模仿能力最强的阶段,接触的第一任也是最密切的“老师”就是父母。

家长能够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满足孩子对专属关注的需要,让孩子的个性化得以保存。

同时,父母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一言一行,最终都能折射在孩子的身上。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生活教育,培养出更良好的行为与更完善的人格,这远远不是学校与兴趣班在某个特定时段能达到的,这种言传身教是终身性的。

父母打好未来一切教育的基础,才能真正地让孩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步调一致的家校合作

对孩子的培养才能事半功倍

盒子君相信,许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家长:

他们坚信,只要将孩子交到学校与教师的手中,自己就可以安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未来便能够拥有更好的开端。

但对孩子的培养,不仅仅是依靠学校与教师能够完成的

一方面,学生进入学校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参与到他们的成长之中,学校教育看似与家庭教育交叉重叠,但其实两者又有界限

学校对学生开展德智教育,但家庭教育却能从根本上让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当家校互相配合,家长与学校保持“步调一致”,同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家长职业不同,指导家长针对家庭与学生的特点开展更合适的家庭教育,及时纠正一部分家长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往错误/偏激的家教态度。

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家长配合自己的教育工作。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小明确「规矩」与「自由」的边界,倡导孩子追求自由、保留个性的同时要学会守遵守规矩。这既便于教师在校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 又便于孩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能够形成优秀的品格。

家长、教师、学校,这些不同的教育因子,唯有汇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优势,才能真正地开展有效又科学的家庭教育,并成为当下或是未来学校教育的有力辅助。

良好的家庭教育

能够培养爱好,提高孩子的软实力

盒子君坚信,能培养孩子爱好的地方不在兴趣班而应该在自己的家里。

在孩子的玩耍过程中,其实就能不经意地流露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好奇。父母通过自身的行为起到表率作用,正确地引导孩子,就能培养出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兴趣。

◆ 有的孩子出身音乐世家,从小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对音乐/乐器的热爱自然比其他孩子更多。
有的父母从事文字工作,有着经常读书的习惯,孩子在模仿父母行为时对读书的兴趣便已产生。

有的孩子天生热衷画画,经过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支持,便能够保持热爱,一直坚持下去。

……

这一切最好的时机,都在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在孩子准备好去接受某一事物前,强制性的爱好只会增强他们的逆反心理

不仅如此,父母言传身教时,也是提高孩子软实力的过程:

我们的孩子自己与玩具相伴时,就是提高他们专注能力的时候;
◆ 我们的孩子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正确的引导就是教会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

◆ 我们的孩子不按“规则”行事时,反而是他们天马行空,发挥想象与创造力的最佳时机;

 ……

社会呼吁减负早有多年,但孩子却承受着各方面的施压。或许因为没得选择,让我们过分关注孩子试卷上的分数是多少,每学期得到的奖状是多少,比其他小朋友多学到了多少…… 却忽略了那些无形之中为孩子附加的软实力。

会独立思考、富有创意、做事专注……比起某一阶段的过人之处,更能影响未来漫漫人生路的走向。

完整的童年陪伴

让爱不缺失,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有些孩子的父母为事业奔波,忙于工作,“拼着命”地想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长此以往,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寥寥无几,错过了孩子的成长,也与孩子“渐行渐远”,最终成为不被理解的双方。
家长的本意虽好,却忽略了自己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身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教给孩子的更多是课堂知识,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是要靠父母言传身教来引导的。
有的孩子才艺很多,成绩很好,行程排满的兴趣班让他们学到了优于同龄人的技能,优良的学校教育赋予他们完备的知识。
但他们其中不乏有些性格孤僻、吝啬于表达。在最需要被关注、需要被鼓励与表扬的年纪,缺失了来自于家庭的最重要的陪伴,这样的孩子,注定比那些父母恩爱、在爱里成长的孩子缺少童年的阳光。

这是再多的兴趣班、再好的教育环境都无法给到学生的。成长过程的“完整”,才能让他们获得足够的幸福感,从而学会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如何表达爱、如何倾听。

相比于其他,花钱反而变成了家长在教育中面对的最简单的问题。

更难的,是父母作为孩子在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成为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盒子君相信,抱着手机,守在电视机前的家长,一定无法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孩子身上体现的特质一定离不开家庭的影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迈出第一步,也为未来打下真正良好的、不输于他人的基础。

图片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