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二人毫无军事头脑,却能够在三国群雄并起的时代,得以控制京城长安,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份奇迹的产生,与有鬼才之称的贾诩脱不了关系。 而他们二人对朝廷政权的把持,如昙花一现亦和贾旭有关,现在我们就从以下几点分析一下。 一,勇猛有余,得鬼才贾诩相助。 李傕、郭汜本是追随董卓的凉州部将。 董卓倒行逆施,杀废帝刘辩、斩尚书周毖、屠袁氏亲眷,连手无寸铁的百姓也不放过。因此成为天下公敌。 在王允的离间计作用下,貂蝉的出现令吕布对董卓生憎。 王允抓住机会安排下吕布,派亲信伪装成宫中卫士在宫门口下手斩杀董卓。 这样一来昔日作威作福的凉州军官们群龙无首,惶惶不可终日,人心涣散。 贾诩不失时机说,如果大家逃跑,就是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制服,与其束手待毙,还不如帅大军向西,为董公报仇。 要是成功足以把握朝廷以征天下,要是失败再走不迟。
他们俩率领军队向西出发,沿途收拾散兵抵达长安且以破竹之势攻陷长安。 由此可见二人极为勇猛。能沿途吸引散兵加入,自然是二人领导的军队给他们信心。 贾诩在三国时期有鬼才之称,一句话就能稳定人心,扭转危局,让岌岌可危的凉州军队重振旗鼓,挥师西进且取得胜利,足见此人能抓住关键,洞悉人性及时局。 二、遭遇外患,贾诩出谋划策。 李傕、郭汜俩人并没有任何的谋略,任何计谋都要依托贾诩。 占领长安,本就是各路军阀以及汉朝官员目光聚集点。 这两个人在这些军阀以及官员的眼里就是反贼,自然要除之而后快的。 而这一天很快就来临了。 徐州刺史陶谦等人推举汉朝元老重臣朱儁为总帅,组织诸侯光复长安,计划要救出天子。 两个人得此消息都束手无策,幸亏有贾诩。 他们向贾诩求计策,贾诩的计谋的确效果显著。 贾诩以朝廷的名义,将朱儁召入朝廷为官,不费一刀一枪,瓦解了联军。 他又施手段笼络人心,给关东诸侯以高官厚䘵,化解了关东诸侯对凉州军队的敌意,为他俩解决了燃眉之急。 三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令贾诩失望。 外患平息,若能励精图治、收拢人心应该能获得发展。 只是他们目光太过短浅,局势刚刚稳定,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扩张自己的势力。 李傕、郭汜本身是平级军官,彼此不存在隶属关系,为了权势最大化不惜自相残杀。 在长安城搅起一场场血雨腥风。就算没有外敌,他们自身的实力也削弱了不少。 这让贾诩颇为失望,本就为了自保刻意与他们拉开距离,此时更是生了离开之心。 四是缺乏大局意识,终使贾诩放弃对这二人的扶植。 李傕、郭汜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就是屡屡加害汉献帝。 他们丝毫没有认识到汉献帝对他们维持他们政权统治的重要性。相反,为了更进一步的获得更大的权益,认为汉献帝就是阻碍他们的绊脚石,打算除之而后快。 贾诩再一次出手,这一次却是维护汉献帝。而且不止一次的帮助汉献帝躲开二人的毒计,甚至最后还保护汉献帝离开了长安,摆脱了二人的控制范围。 没有了汉献帝这把保护伞,没有了贾诩为他们出谋划策,而他们两人又在自相残杀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的失败结局已成必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