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尿酸药物会诱发痛风发作?

 南方菩提 2019-10-25

痛风,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一般会使用抗炎、止痛和降尿酸等治疗手段。抗炎、止痛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降尿酸药物通常使用别嘌醇、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等。如果只抗炎止痛而不进行降尿酸治疗的话,痛风会越来越重,所以降尿酸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但是,很多患者都会碰到下面的情况:

老王,57岁,痛风病史3年,尿酸通常在600umol/L以上,每年发作2-3次,每次发作均使用秋水仙碱抗炎止痛治疗,结果痛风发作次数越来越多。老王从病友处了解到,还要进行降尿酸治疗,否则疾病会越来越重。次日,老王自行从药店购买非布司他服用,服用1周后出现了急性痛风发作。老王非常疑惑,自己使用降尿酸药物是治疗痛风的,为什么还会引起疼痛呢?是药物无效还是病情加重了?

确实,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时是有可能会引起急性痛风发作的,不正确的使用会增加发生风险,正确的使用和适当地处理则可以避免发生。
为什么降尿酸药物会诱发痛风发作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痛风发作的原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致病因素,当尿酸在体内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过饱和而析出尿酸结晶,这些结晶沉积在关节里,身体就会把这些结晶当作是异物来攻击,攻击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从而导致关节红肿热痛。当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时,血液里面的尿酸快速降低,本来沉积在关节腔里的结晶就会脱落并重新溶解在血液里,脱落的尿酸盐结晶又会被身体当做异物攻击,从而引起痛风再次发作。

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期间痛风发作是降尿酸治疗过程中伴发的现象,并不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的表现,相反是血尿酸下降的反应。

怎么样才可以避免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时痛风发作呢?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

01
把握启动降尿酸治疗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开始启用降尿酸治疗(本来没有用的不要加用,本来用着的不要停),建议在痛风发作消退后才开始考虑启用降尿酸治疗。虽然目前有学者认为应该尽早启用降尿酸治疗,但如果需要在发作期间使用,应该充分权衡利弊。

02
降尿酸药物用量应循序渐进

降尿酸药物治疗目标是血清尿酸小于357μmol/L,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应将血清尿酸目标定为小于297μmol/L。尿酸的急剧下降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建议用药从低剂量开始,根据尿酸检查结果缓慢调整,缓慢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降尿酸速度每月不超过59-119μmol/L。

03
使用药物预防痛风复发
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期间,推荐口服低剂量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复发。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降尿酸盐治疗初期的秋水仙碱给药方案是口服0.5mg,一日1次或2次。对于无法使用秋水仙碱的患者,建议使用一种NSAID。
在降尿酸盐治疗初期,预防性使用秋水仙碱或NSAID的推荐疗程随临床情况不同而异:
  • 对于无明显痛风石的患者,可以在血清尿酸恢复正常后3-6个月时停用预防性治疗。

  • 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预防性治疗的最佳疗程尚不确定。应在痛风石溶解消失后继续使用秋水仙碱6个月。

04
监测血清尿酸水平

长期监测血清尿酸水平,以保证其维持在目标范围内,并能够按照血尿酸水平由医生调整降尿酸盐药物的剂量。建议在降尿酸盐治疗剂量调整的2-4周内测定血清尿酸浓度,3个月后再次复查确认。确认达到目标值后,通常可在接下来的1年中每6个月复查1次,此后一年复查1次。

1.Sarawate CA, Patel PA, Schumacher HR, et al. Serum urate levels and gout flares: analysis from managed care data. J Clin Rheumatol 2006; 12:61.

2.De Vera MA, Marcotte G, Rai S, et al.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gout: a systematic review.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4; 66:1551.

3.Becker MA, Schumacher HR Jr, Wortmann RL, et al. Febuxostat compared with allopurinol i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and gout. N Engl J Med 2005; 353:2450.

4. Sundy JS, Becker MA, Baraf HS, et al. Reduction of plasma urate level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multiple doses of pegloticase (polyethylene glycol-conjugated uricase)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failure gout: results of a phase II randomized study. Arthritis Rheum 2008; 58:2882.

5. Liu-Bryan R, Scott P, Sydlaske A, et al. Innate immunity conferred by Toll-like receptors 2 and 4 and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expression is pivotal to monosodium urate monohydrate crystal-induced inflammation. Arthritis Rheum 2005; 52:2936.

6. So A, De Smedt T, Revaz S, Tschopp J. A pilot study of IL-1 inhibition by anakinra in acute gout. Arthritis Res Ther 2007; 9:R28.

7. 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1):892 -899.

封面及配图来自  Gout Signs and Symptoms by www.scientificanimations.com / CC BY-SA 4.0

图片来源地址:

https://commons./wiki/File:Gout_Signs_and_Symptoms.jpg

授权协议地址:

https:///licenses/by-sa/4.0/deed.en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