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某,女,32岁 初诊时间:2019年9月10日 主诉:咽堵难以入食一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一多前出现咽堵塞,难以入食,食入就想呕吐。伴有反酸恶心,甚至干呕,烧心感。后医院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并住院治疗半月,出院后症状稍有减轻,但近一周又逐渐加重,胃口差,大便每日可解,量不多,睡眠差难以入睡,极为痛苦。近一月多已消瘦十余斤。患者伴有口干口苦,心烦意燥,头痛不适。故求助于中医。现精神状态尚可,查看咽喉两侧暗红充血。舌红,苔厚腻偏黄,脉弦。 中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证型:厥阴病 方用:柴朴汤加减 柴胡20g,黄芩10g,炙甘草10g,大枣20g 生姜20g,党参15g,法半夏30g,厚朴20g 茯苓30g,紫苏梗20g,吴茱萸15g 5副 二诊时间:2019年9月13日 诉服药后咽部堵塞感好转,现能进食,烧心不适感消失,头痛明显好转,恶心反酸并未好转,仍存在。查看咽喉舌头同上诊。现予以半夏泻心汤合半夏厚朴汤。 干姜24g,黄芩24g,炙甘草15g,大枣20g 黄连8g,党参15g,法半夏30g,厚朴20g 茯苓30g,紫苏梗20g,吴茱萸15g 7副
三诊时间:2019年9月20日 诉服药后咽部堵塞感已大部分好转,恶心反酸明显好转,但仍存在。查看咽喉舌头同上诊。现继续予以半夏泻心汤合半夏厚朴汤7副巩固治疗。 后回访堵塞感基本消失,反酸恶心感未再出现,食欲恢复正常。 按:患者因一月来痛苦不堪导致情绪烦躁,性情暴躁,故初诊选用小柴胡汤和半夏厚朴汤,宽胸散郁,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故配合吴茱萸选用吴茱萸汤方之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二诊时均证好转,但反酸恶心的现象并未缓解,故将小柴胡汤换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和胃降逆。后均证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