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膜手术到腔室手术:求源与辨析(中)

 茂林之家 2019-10-25

作者:林谋斌 刘海龙 常毅

文章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9,22(10)

这个现象在临床上是经常可以观察到的,比如早期的肿瘤往往局限于"腔室"内。盆腔MRI显示,100%的ⅠB期、95% Ⅱ期宫颈癌患者,肿瘤局限于Müllerian腔室;85%的病理分期为T1~3期的外阴癌患者的肿瘤局限于尿生殖窦外侧腔室。

肿瘤细胞局限在"腔室"内并不是由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筋膜阻挡,而是因为边界的抑制效应造成的。事实上,由原基形成的"腔室"并非总是有筋膜包裹。"边界(boundary)"在遗传学上是个常见现象,其形成的确切机制也非常明确。所谓的原基是指以后发展为一个专一组织、器官或躯体一部分的细胞基团,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边界效应",那将无法维持在特定的位置形成特定的细胞形貌,进而也无法组建一个正确的三维构造的器官。由边界划分的细胞谱系限制的区域在发育学上称为隔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果蝇翅芽的发育,分为前、后、背、腹4个隔间,相互之间细胞互不混合来控制翅的构造。

依据"腔室"理论,TME根治肿瘤的原因在于完整切除了直肠"腔室",直肠"腔室"来源于原始直肠,包括直肠及其系膜。腔室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膜解剖"理论的两个解剖缺陷:"腔室"并不是筋膜形成的封闭"信封",应是完整"腔室"的切除而不是切缘决定了预后。也解释了两个平面的困惑,直肠"腔室"无论是通过直肠固有筋膜和脏筋膜之间的平面,还是脏、壁筋膜之间的平面都可以做到完整的切除。

三、"腔室"理论与传统肿瘤外科观点的差异

传统肿瘤外科强调广泛切除以获得切缘的安全距离,切除范围是不固定的,"腔室"理论强调"腔室"的完整切除,切除范围是恒定的。这个分歧实际体现了两个理论核心思想的差异。实际上,功能解剖学上的一个器官可能涉及多个"腔室",同样一个"腔室"也可能涉及多个器官,因此,如果手术以器官而非"腔室"为中心,那么可能会导致"腔室"没有完整切除,"腔室"理论认为这才是切缘阳性引起肿瘤复发的真正原因。

在乳腺癌、宫颈癌以及外阴癌中的研究,并没有观察到切缘距离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质疑了现今肿瘤外科手术的原则。Höckel等的临床实践则进一步从正、反两面支持了"腔室"理论,他在研究中,采用"腔室"切除治疗宫颈癌和外阴部癌,即使手术切缘距"腔室"的边缘<1 mm也不予放疗,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仍可达到或超过98%。在对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的MRI研究中,Höckel等发现手术残留了阴道穹窿头侧的Müllerian腔室组织是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

对于肿瘤的转移,"腔室"理论也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腔室"理论认为,肿瘤晚期出现跨腔室转移并非肿瘤进展,而是由于肿瘤的表型发生变化。例如,ⅠB~ⅢB期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的氧张力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降低,但Ⅳ期患者氧张力反而上升,也有可能是因为"腔室"之间出现炎症或纤维化促进肿瘤转移。

至于肿瘤的转移部位,则取决于组织的胚胎源性,比如泄殖腔分隔腹侧的为尿生殖窦和背侧的原始直肠,而尿生殖窦的头侧形成尿道,Müllerian管与尿生殖窦的成分形成原基发育为子宫。因此,子宫与尿道的胚胎源性比直肠更为接近(类似于父子和叔侄的关系),这是临床经常可以观察到子宫的肿瘤容易侵犯尿道而很少侵犯直肠的原因。Höckel等的研究显示,在149例进展期宫颈癌患者中,有34例侵犯尿道,而仅有6例侵犯直肠。

四、"腔室"理论体系的框架

"腔室"理论来源于妇科,有许多不同于功能性解剖的概念。在发育过程中,受精卵(zygote)演变为桑椹胚(morula),桑椹胚形态如草莓,而原基就如草莓的一个个凹陷,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形成的不同范围的组织,分别称为亚腔室(subcompartment)、腔室和元腔室(metacompartment)。

约在妊娠第4周,内、中、外胚层细胞的迁移、增殖,逐步在盆腔形成原始的4个元腔室。在5~8周,元腔室细胞的相互作用形成明确的上皮-间质复合物,原基实际上就是胚胎早期可以识别的能够决定形态发生的上皮-间质复合物,原基形成后在空间上划分了各自的区域,在以后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相互区域之间的细胞是绝对不会混合的,每个区域的原基决定各自细胞的分化,这就是发生学上的腔室。在腔室内以后逐步发育形成更小的区域分界称为亚腔室。以女性生殖管道发育为例来说明"腔室"解剖,女性生殖管道在发育过程中由3个原基形成3个腔室。见图6。

从膜手术到腔室手术:求源与辨析(中)

1.Müllerian腔室:

两侧中肾旁管(Müllerian管)下端开口于尿生殖窦腔内形成的隆起为窦结节(Müllerian结节)。Müllerian管下段以后汇合,汇合部的头侧形成子宫,汇合部的尾侧则形成上段阴道,未汇合的Müllerian管上、中段则分化形成输卵管。这个由中肾旁管-中肾管-Müllerian结节复合体形成的腔室称为Müllerian腔室。Müllerian腔室又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3个亚腔室,上段亚腔室包括输卵管(不含伞部)和输卵管系膜;中段亚腔室包括宫体和子宫系膜(阔韧带);下段亚腔室位于腹膜反折下方,包括宫颈、近端2/3阴道及其包裹的血管神经致密结缔组织(腹膜下子宫系膜)。见图7。"腔室"理论在临床上首次得到证明的应用就是治疗宫颈癌,基于Müllerian腔室的全子宫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metrial resection,TMMR)。对ⅠB~ⅡA、部分ⅡB宫颈癌患者,Höckel等采用TMMR并不进行术后放疗,平均随访时间为41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以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和96%。

从膜手术到腔室手术:求源与辨析(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