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一文读懂什么是腹疝修补术,附科普动画!

 hghhphf 2019-10-25

       

        全国老龄办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截止2017年底,超过60岁老年人口约为2.41亿人,在全部人口中的占比约为17.3%,预测至2050年前后,其占比将达到34.9%。第八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研讨会指出,我国每年腹股沟疝新发病例约为300万、其他类型疝约为50万例以上,其中,腹股沟疝占比所有疝的3‰~5‰,属于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多见于老年男性,数据显示,其患病率约为11.6,直接影响老年男性身体健康。目前,无张力修补手术已成为治疗是本病的理想治疗方法,创伤小、复发率低,有效弥补传统手术存在的不足之处。但大部分患者对无张力修补手术知识知之甚少,导致治疗依从性低下。基于此,现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方面情况进行如下科普。

腹疝修补术分类
传统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
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
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完成疝补片修补术;

腹疝修补术手术原理
利用一个比疝气缺口更大的一体成型人工网片来修补并加强受损的腹壁缺口,整体构造包括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及一连接中轴,网具的中轴用来堵住疝气缺口,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可贴覆在受损腹壁的内外侧,运用水坝修补的抗压原理加强抗压力,可挡住腹壁的压力,不会导致腹壁拉力增加,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与复发的可能性。经过三年的追踪显示,使用无张力三合一人工网片的患者复发率低于0.05%以下,且兼有手术时间短、疼痛度低、复原速度快等优点,通常患者手术后只需住院1- 2天,可以快速回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此手术目前属自费项目。

人工网片的选择:


       该手术过程中会选择轻质量人工网膜( Lightweight Partially Absorbable Mesh),该网膜为运用现代科技而发展的新型态网膜,起源自欧洲,可以使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其主要特色为部分材质可吸收,孔洞大,使得异物残留较少,易形成较具弹性并切合腹壁结构的结痂组织。
使用一般传统的疝气网膜,病患往往会抱怨因腹壁活动性受限所引起的长期疼痛感,或者是有感受到疝气网膜的异物感,然而,较大的孔洞及部分可吸收的材质,使得轻质量人工网膜减少了网膜在人体内的份量,也减少了在网膜植入人体后所引起的组织炎性反应。手术操作:
整个手术采取局部麻醉,偶尔采用区域阻滞麻醉,很少应用全麻。多年手术应用显示该手术术后没有进一步的并发症,没有患者发生严重的或持久性的术后疼痛,手术的复发率较低。

腹疝修补术术前护理

减少活动或减低体重可暂时的舒缓症状。穿戴疝气托带(束腹带)也可暂时的舒缓症状。无论如何,唯一的治疗还是手术。接受疝气手术有两个理由:矫正或防止危险的绞窄性疝气,及消除会干扰你日常活动的疼痛。适当外科手术的选择能够给病人最少的术后不适,快速复原及症状解除。

腹疝修补术术后护理
1. 伤口护理方面:
(1)手术后2-3天伤口会有些紧绷疼痛感,此乃正常现象
(2)返家后伤口请保持清洁干燥,伤口以美容胶覆盖
2. 饮食方面:
(1)可增加乳制品、蛋、鱼肉等高蛋白质摄取,可促进伤口愈合
(2)每日水分摄取至少2000cc或多吃蔬菜水果,可预防便秘
3. 日常生活方面:
(1)突然咳嗽用力或活动时以手压住伤口,可减轻腹部用力造成伤口疼痛
(2)手术后三个月内避免腹压上升之活动:如咳嗽、用力解便、提重物、长时间上下楼梯、登山、骑脚踏车、骑摩托车及跑步等剧烈运动
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请依照医师指示按时服药
5. 有下列情形请立即返诊:
(1)发烧
(2)伤口红、肿、热、痛、异常分泌物等发炎现象
(3)持续性呕吐或伤口剧痛

腹疝修补术疗法比较
传统手术方法是在疝气患处切一伤口。通常会切除疝气囊,突出之组织推回腹腔。接着进行腹壁修补的工作。医师将腹壁的开口或薄弱处周围的肌肉拉合以覆盖缺陷处,使用数条缝线将肌肉缝合固定。此种方法将组织直接缝合,手术后疼痛感较强、复发率较高且病人复原时间较长。
然而,使用人工植入双层修补装置的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仅需要一个约4到6公分长的手术切口,若是以腹腔镜进行疝气修补会在腹部留下3个穿刺孔伤口。

传统的疝修补术

有1个大切口(长约6~8厘米),需住院7~10天左右,常规抗感染,术后疼痛等不适多见,复发率约占20%左右,完全恢复普通疝约需3个月,特大疝约需6~12个月。


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
有1个中等切口(长约4~6厘米;需住院3~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复发率约占1%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6个月。


疝腹腔镜修补术
完全在腹膜外进行,不接触腹腔内脏器,不产生腹腔粘连;其次由于在最薄弱的地方进行人造网片修补有3个小切口(长约1厘米),需住院4~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必须全麻,可有戳创置镜,气腹导致的损伤等并发症。复发率约占10%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6个月。

腹股沟疝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吗?


        腹股沟疝发展过程较缓慢,起初包块小,存在时隐时现特点,伴有周围区域疼痛、坠胀等感觉,甚至剧痛、恶心呕吐、绞痛等异常表现,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包块逐渐增大,不适感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治疗不及时,导致疝囊内肠管、网膜受压/碰撞而造成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如疝气嵌顿、肠梗阻等,架上腹股沟部邻近组织为泌尿生殖系统,因此,患者常常伴发不同程度前列腺疾病。另外,腹股沟疝一旦发生嵌顿,如绞窄性疝,极易诱发脓毒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由于患者对腹股沟疝及其危害性缺乏一定认识,导致重视度低、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等,造成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手术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唯一方法,如传统手术,但创伤大、出血量多、疼痛重,尤其是复发率,约为10%以上。与其比较,无张力修补手术的后复发率不足1%,可以作为替代传统手术的理想术式。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规范性


        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的陈双强主任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重点强调了手术相关安全性问题,认为医生务必认真态度对待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熟练掌握腹股沟区解剖知识、无张力修补术操作流程,注意选择修补材料、缝线及补片缝合。近些年,无张力修补手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运用,疗效确切,但由于多方案因素影响,导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成为外科医生持续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保证患者安全及预后恢复状况,现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规范性进行如下分析。
        现阶段,现代疝外科存在两种发展趋势,其一,常规采用一种术式治疗各类型腹股沟疝,此方法不利于完善手术细节,且在患者个体差异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复发风险较高。其二,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年龄、具体病情程度、机体耐受程度、心理健康状况等),采取最为合适的手术方式。但在早期阶段,特别是部分基层医院,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如手术感染、慢性疼痛、血肿、肠梗阻及肠粘连等,如下:(1)血肿,和手术操作不当、止血不仔细、较多分离操作等有关,其发生率约为2%~10%。(2)慢性疼痛,术后持续时间约为3个月~12个月,经非手术治疗即可治愈,但仍有少数患者需要采取外科手术。

原因如下,①过多缝合;②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被缝合;③体内植入过多聚丙烯材料;⑤瘢痕形成过强,导致神经受到压迫而引发疼痛。(3)切口感染,与以下原因有关,①术前准备工作不规范;②术前抗生素应用存在不准时问题;③补片放置存在卷曲、不平整,甚至死腔等现象;④消毒剂。(4)肠粘连及肠梗阻等,可能与聚丙烯材料直接放置入腹腔存在联系,或是腹膜缝合不当导致的修补材料直接接触肠管有关,造成严重粘连,并发肠梗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是一项经典外科手术,也是一项提高年轻外科医生业务水平的基本手术。目前,部分外科医生在未参与相关培训基础上,仅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录像等,施行手术操作,甚至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不施行更多手术。所以,在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缺乏经验外科医生执行腹股沟疝手术。另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施行早期,因外科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加之经验欠缺,导致复发率增高。随着腹股沟疝患病率的增高,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使用率随之增高,再加上各类修补材料的进一步改进,使得手术复发率逐渐减少。因此,认为在开展发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时,应当重视并发症及复发问题。
        

相关建议


        为了保证患者近远期效果,建议采取以下相关事项,①深刻理解、掌握《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以保证手术流程的专业性、规范性;②正确了解腹股沟疝的发生即时及诱发原因、临床表现、危害性等,积极参与相关培训,认真学习本病相关治疗措施,尤其是修补材料方面,并且要以严谨、实事求是地态度选择最为合适的修补材料;③全面掌握腹股沟解剖特点;④认真看待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问题,在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过程中,务必熟练掌握腹股沟区解剖知识及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仔细止血、认真选择修补材料及缝线等;⑤做好患者术后随访工作。
        

总结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老年男性疾病,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外科手术疗法,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外科医生所掌握技术的提高,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成为本病的治疗首选方法,但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主要与外科医生操作经验有关,所以,加强组织外科医生培训尤为重要,利于优化手术效果,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及预
后。

        参考文献:
        [1]肖声平.腹股沟疝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5):5047-5048.
        [2]王鹏飞.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4):2178.
        [3]陈宇航,刘晓明,李海波,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8,18(1):110-113.
        [4]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明,皮尔地瓦斯,李一亮,等.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及术后慢性疼痛的认识[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1):31-35.
        [5]赵尔志,戴勇,秦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无菌意识的强化[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2):90-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