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不休的雨季从十月份开始退去,四个多月的季风强降雨,让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沿海形成了一片汪洋。随着太阳日渐蒸发,这片占地1万多平方公里的天然盐场开始进入丰收的季节。【摄影:Rita Willaert,(比利时)环球旅行摄影师|来源:去驴行】 两百多年前,一场大地震造就了印度最大的一个露天盐场。地震中抬起了一条海拔高三四米,长达近百公里的山脊,它阻断了阿拉伯海的海水,也葬送了这片黄金水道,却意外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盐场。 每年从6月份雨季开始,长达四个月的强降水和海水倒灌淹没了这片干涸的滩涂。10月之后,雨水和海水逐步退去,盐工从盐田抽出海水,随着高温逐渐蒸发,地面上布满了一层厚厚的盐晶。等候了四个多月的盐工,也随之开始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大批附近的村民,举家乔迁到盐场附近,人们需要在这接下来的6个多月时间里,尽可能地收集、加工、包装盐晶,赚取多一笔的收入,以平衡下一次雨季以及邻近冬季带来的空窗期。 无论男女老少,只要稍微有一些体力,就必须为这份全家唯一的收入工作。青壮年从事更艰苦的搬运、滩涂抽水,妇女负责晒盐、引水等工作。为了方便照顾孩子,许多妇女不得不随身带着年幼的孩子一起工作,然而盐工日均工作10个多小时,但所得的收入也仅仅保持在20元人民币左右。氯化钙价格 为了多贴补一笔家用,八九岁的孩子就已在父母的带领下工作。在盐场加工厂,大量的童工赤脚在盐山下把粗盐装入袋,孩子们一天所得的也仅仅是几元钱工资,但这笔收入也基本上由父母领取。 更年幼的孩子,只能在盐场上玩耍,累了母亲就在粗盐上放一块布给孩子当床使用,孩子的童年几乎都在盐场上发生。这是世界上最艰苦,最低廉、最卑微的工作之一,但赖以为生的印度人,只能守在这片盐地上辛勤劳作。 但这片看似绝望的“盐地沙漠”,在今天又迎来了一丝希望。随着盐场在世界走红,大量的游客开始从新德里走向古吉拉特邦,人们惊奇地发现旱季裂开的盐地,竟有一种苍凉画面的视觉感。 除此独特的自然和盐场人文景观之外,在这片一望无际的盐地上,也栖息着大量珍惜的鸟类和濒临灭绝的一些动物。许多酷爱户外摄影的驴友,不惜长期蹲守在盐地附近,每日背着沉重的设备,游走在四处捕捉镜头。 现在,人们的生活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借助旅游,你可以在冬季空闲的时候从事向导服务。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家庭手工作坊,帮助人们进行商业化的转变,这些可能性都有机会带来人们命运的转变。 |
|
来自: 昵称6609910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