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兰容若 | 深秋远塞若为情

 寻梦向天歌 2019-10-25

多年前买过一本《纳兰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又买了一本《饮水词笺注》,中华书局版,从去年到今年,一直是我的床头书之一。临睡前读两首,虽如今读书不若少年时,记不牢,但读着喜欢。

纳兰容若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词人,他的词悲婉沉郁,悱恻缠绵,是他短短一生中最为惊艳的所在,远远大过他高贵的出身以及作为康熙近卫的荣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为许多人所吟哦称颂引用。徐征在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寻踪》里认为这句是写给容若默默无闻的小妾颜氏,我却认为写给初恋的表妹的可能性更大些。毕竟颜氏一直陪伴在容若身边,诗的后面两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明显与颜氏不吻合,且最后一句:“比翼连枝当日愿。”是往事的回眸、追忆与抱憾。或者,写给沈宛也未可知。沈宛是汉人,满汉当时不允许通婚,虽二人互为知音,沈宛却入不了纳兰府,只能别住他处,此诗是容若于沈宛的愧对与怜惜。

康熙十二年,容若因病未能参加殿试,十九岁的容若即在玉泉山麓东裂帛湖旁修筑了渌水亭。渌水亭建成不久,即成天下名人志士的投身之处,常常芝兰满座。一起诗词唱和、阔论高谈。容若也得以闲暇著书。《渌水亭杂识》即是容若在康熙十二年至康熙十五年之间完成。康熙十三年,二十岁的容若与卢氏成婚。卢氏温婉端丽,通笔墨,得以与容若琴瑟和鸣,恩爱非常。燕尔新婚的容若,虽无仕途,却时时能与高朋知己逍遥山水间,不亦乐乎。

顾贞观与容若更是惺惺相惜:顾贞观怀才不遇,出身家境也与容若差之千里,却最为容若所重。渌水亭没落之后,容若专为顾贞观在桑榆墅搭建茅屋,专诗以邀,请其北上长住,顾贞观之友有“江左三凤凰”之称的吴兆骞因顺治十四年江南乡试案蒙冤牵累,被流放宁古塔。宁古塔远在东北边陲黑龙江的苦寒之地,环境甚是恶劣。顾贞观与容若成为至交后求助容若,容若承诺五年为期,后吴兆骞当真在五年之内为容若所营救,一时传为佳话。

康熙十七年,卢氏故去,容若的早逝或也与此脱不了干系,所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容若为卢氏写下无数的悼亡词,入心入肺,句句成伤。

渌水亭荒废之后,容若另辟他地修建了桑榆墅,在里面建了一个缩小版的渌水亭,可终究物是人非,情如星散。虽偶尔依有诗词唱和,终归地偏人远不复当年景。康熙十五年,容若高中进士,成为御前近卫,跟随康熙几下江南,北出山海关。远至黑龙江边境。奉旨两次出使梭龙,途中,写下《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所有的纳兰词中,我尤喜这首。王国维赞誉这首诗:“堪比李杜”。那年初读到这首词时,我正在北行的火车上。自温润的江南烟水浴出,山一程、水一程去向萧肃的塞北荒寒。车窗外已然深秋景,倚在车厢内逼窄卧铺上的我几寸思乡,几分豪气,“深秋远塞若为情”,明月关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