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论资料 || 可能是最全的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篇名词解释汇总

 是阿屿呀 2019-10-25

学姐碎碎念

最近整理了各章节的名词解释给大家,资源主要整合自网络,加了一部分自己补充的,希望各位小可爱努力复习哦…

名词解释就是写出名词的定义或概念,大工的名词解释是理论必考题,每年大概10-15个,一分一个,真题复现率还是比较大的。本次推送内容主要是第四版规划原理第一篇所涉及章节的名词解释汇总

第五章:生态与环境

1.规模经济: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产物。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按同比例变化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2.集聚经济:主要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镇化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经济源自产业内的互动,城镇化经济源自产业间的互动。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1.集聚经济:指各种产业在经济活动在空间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亦抑制或者减小城市规模。

2.自然垄断: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业由一个企业来生产。

3.外部成本:具有外部性的产品或行为,其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是不一致的,其差额就是外部成本(收益)。

4.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5.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6.第一产业:指以利用自然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以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

第二产业:是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

第三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

7.主导产业:又称专业化产业,是决定城市在区域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产业,对城市整体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辅助产业: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

服务产业:是为保证城市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发展以及满足城市生活需要而形成的产业。

基础产业:在城市经济中,以区外市场为中心进行生产活动的输出产业。

非基础产业:在城市经济中,以区内市场为中心进行生产活动的地方性产业。

8.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

9.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无论任何时期,包括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可归于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还会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重要作用,即主导产业产生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

10.霍夫曼指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11.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德国经济学霍夫曼提出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根据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即霍夫曼指数,把工业化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资本物品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指数为5左右;第二阶段,消费物品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物品工业比重,霍夫曼指数2.5左右;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所占的比重与资本物品工业比重大致相同,霍夫曼指数约为1;第四阶段,资本物品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指数小于1。

12.雁形形态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提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该理论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进口阶段,即都在对某些产业的需求增加,在国内生产困难时,靠进口满足需求;国内替代阶段,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即替代进口产品;出口阶段,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

13.雁行发展形态:落后国家要崛起要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亦即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行发展形态”。

14.绝对优势:是指当A国(或者个体,下同)生产某种产品比B国有更高的生产率时,A国在这种商品上就拥有绝对优势。

15.比较优势:指虽然B国在两种商品上的生产效率都比A国要低,但是在一种产品生产率上的差距没有另一种大,那么B国在这种商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指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九拥有比较优势。)

16.外生比较优势:事前的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别引起的生产率的差别。

17.内生比较优势: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化方向的决策而造成事后的生产率的差别。

18.要素禀赋结构:指一个经济体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关系。

19.前向关联效应: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会引起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表现为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

后向关联效应: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会引起吸收它的后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表现由于某产业自身对投入品的需求增加或要求提高而引起提供这些投入品的供应部门相应的扩大投资、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管理、加快技术进步等变化。

20.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增长。

21.乘数效应: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的连锁反应程度。

22.点轴开发模式: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马和马利士提出。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形成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而具有吸引力。人口、产业向轴线两端聚集、会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

梯度模式:一个落后的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从发展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本土资源密集型产业起步,并尽快接过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的产业。

反梯度模式:在承认和接受高新技术、资本和产业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梯度转移扩散的过程中,落后地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化条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改变被动的被辐射、被牵动发展的态势,改变三次产业渐次发展的顺序;可跨越某些中间发展阶段,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自身具有优势的高端产业,形成相对较高的产业分工梯度,成为新的“次极化”经济核。

23.进口替代战略: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24.规模报酬变化: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的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可分为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25.范围经济: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内生产,比把他们分担到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时更节约。主要来源于可用于多种输出的共同要素的充分利用,由于共同要素不可分割性,把多种输出集中在一个企业更为节约。

26.自我强化效应:指促使已经发生变化的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产生额外变化的过程。

27.“理性人”假设: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8.全球城市:又称世界级城市,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

29.产业集聚: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产业集群:在某种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连结的一种创新协作网络。[四种典型模式:马歇尔式产业区(由小的地方性企业支配,对地方的根植性很强。产业类型主要是规模经济相对较低的类型,与区外企业的合作和联系程度亦低。)、轴30.轮式产业区(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多个主要企业。以相当数量的关键企业或设施为核心,在其周围有供应商和相关活动区域,它的结构可以比拟为轮子和轴。)、卫星平台式产业区(主要有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组成,实在外部多工厂企业的分厂设施的集合。往往在落后地区,在距城市一定距离的地方所所建开发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是公共或者非盈利的实体。区域内关键的承租者可能是军事基地、国防工厂、武器研究室、大学或政府机构。地方的商业机构是由这些设施支配的,哪里的经济关系取决于政府部门而不是私营部门)]

第七章:人口与社会

1、城市人口: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2、城区: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符合以下规定的区域:1.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2.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3、镇区: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符合以下规定的地域:1.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2.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3.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

4、城市社会: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展规律等。

5、城市人口发展规律:由于城市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复杂总体,所以客观上存在着许多人口规律,他们构成人口规律体系,完整的反应人口发展过程中各个主要方面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人口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

6、城市社会发展规律: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的诸多现象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7、人口规模:决定未来城镇发展的最基本标杆。

8、人口结构:整体规模中特定组群的比重。

9:、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工作站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

10、人口统计:依赖我国现有的人口统计制度和机构,对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常住人口、非农人口和农业人口进行统计。

11、户籍人口:当地公安派出所登记户口的人口。

12、流动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一定期限(一般有半年以下,半年以上,一年以上几种分法)的人口。

13、暂住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在该地区暂时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

14、常住人口: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15、自然增长: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的差值。

16、机械增长:由于人口的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

17、年龄构成: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18、职业结构:是指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划分,各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

19、家庭结构:反映城市家庭人口数量、性别、辈分等组合情况。

20、空间结构:是指人口在城市内部分布特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按各种属性的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等。

21、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的工作。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确定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22、综合增长率法:以预测基准年上溯多年的历史平均增长率为基础,预测规划目标年城市人口的方法。

23、时间序列法:对一个城市的历史城市人口数据的发展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直接预测规划期间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

24、增长曲线:用来描述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

25、劳动平衡法: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劳动”的基本原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

26、职工带眷系数法:本法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预测城市人口的方法。

27、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法:一是研究的主要依据为指标资料的数理分析方法,也叫技术性评估。二是利用大量的社会调查作为评估判断依据的定性分析方法。

28、社会指标分析法:研究社会发展各要素的现状、发展趋势、发现各种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量化手段。

第八章:历史与文化

1城市历史:以一个城市、区域城市、城市群、城市类型为对象,包含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城市作用、地位和发展过程,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及变化,以及城市发展的规律等。

2城市历史的研究内容:

A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机制B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C城市体系与城市文化特征D针对更新改造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

3东西方城市历史的差异[了解]

4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A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与分析,包括城市历史的发展、演进以及城市发展的脉络。

B分析城市格局的演进,包括城市的整体形态、功能布局、空间要素等。

C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景观等内容。

城市文化

1文化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2城市文化结构

A物质环境——城市空间布局、自然景观、建筑风格、街道肌理、城市标志物。

B制度环境——各种城市法规,例如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文物保护法。

C人文环境——个人自身的基本活动,社会活动,精神活动。

3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重点掌握]

A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城市文化形象。

B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C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

D在城市设计阶段通过城市肌理的分析诠释城市文化历史。

E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设计。

F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

第九章:技术与信息

1、宏观模型:宏观模型针对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经济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规划的要素包括人口、劳动力、总产值、各产业比例、各类土地利用总量等。

2、微观模型:微观模型的本质是描述城市各项活动的主体(个人、企业、部门等)行为。

3、离散模式:离散模式的数学严密性强,但操纵性弱,对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需作出单纯化的假设。

4、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5、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它是城市规划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6、问卷法:问卷法是通过填写问卷(或调查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这是现代社会调查使用得最多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也是近年来在城市规划调查中普遍使用的方法。

7、频数:是反映某类事物绝对量大小的统计量。

8、频率:用频数同总数相比,得到的相对数则是该类事物的频率。

9、众数值:众数值是被研究总体中频率最多的变量值,它表示的是某种特征的集中趋势。

10、平均数:平均数也叫均值,它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指标值之和的平均,它说明的是总体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

11、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y)与另一个变量(x)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12、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揭示了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回归分析是研究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统计方法,表达要素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称为回归方程,按照回归方程所绘制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由于回归分析的结果是要素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具体化,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常常被用于预测类的城市规划量化分析工作中,也可用于分析两要素作用的机理、

13、因果推理法:这是一种从事物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是计量经济学最常用的方法,并被引入城市规划领域,用于规划预测等。

14、趋势外推法:利用若干期统计数据,找出预测对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变化趋势,外推到未来的一类方法统称为趋势外推法。

15、情景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或脚本法,是在推测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未来情景加以描述,同时将一些有关联的单独预测集合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预测。

16、交叉影响分析:也称交叉概率法,这种方法通过主观估计每个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以及事件之间互相影响的概率,利用交叉影响矩阵考察预测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预测目标事件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它的价值在于把大量可能结果进行有系统的整理,以此提高决策者对复杂现象的认识程度,从而提升有效制定计划和政策的能力。

17、层次分析法:是针对多目标问题作出决策的一种简易的新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是对人们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8、城市感知评价法:感知评价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对城市空间的心理感受,从而进行评价的方法。

19、SD法:即语义差别法,又称感受记录法,是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理感受的测定,将被调查者的感受构造为定量化数据的方法。

20、Hedonic价格法:公共项目产生的效益,会由该项目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使用者通过市场,以各种形式扩散出去,最终反应到地价上。这就是被称之为资本化的假说,根据这个假说,运用各个地区的地价数据,可以推算出各个地区因城市设施等的建设水平的不同而对地价产生的影响,进而可以推算出某公共项目因改变了原来的设施建设水平而带来的效益。这就是Hedonic价格法。

21、假象市场法:假象市场法(CVM法)是评价诸如城市景观,环境保护等不存在市场交易的物品,服务(非市场商品)的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CVM法直接向人们询问关于某种难以用市场价格衡量的物品的看法,也叫作价值意识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等,是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评价等环境经济学领域发展起来的方法。

22、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是决策系统的静态最优化数学规划的方法之一,是解决多变量最优决策的方法,是在各种相互关联的多变量约束条件下,解决或规划一个对象的线性目标函数最优的问题,即给予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如何应用而能得到最大经济利益。

23、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是决策系统的静态最优化数学规划方法之一,是解决多变量最优决策的方法,是在各种相互关联的多变量约束条件下,解决或规划一个对象的线性目标函数最优的问题,即给予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如何应用而能得到最大经济效益。

24、城市规划模型:利用模型对客观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是城市研究中常用的手段。规划模型的基本作用是描述一座城市或环境系统的运行规律,从而可以帮助我们评价一个经规划带来的变化所产生的效应。

25、土地使用模型:土地使用模型首先是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在美国的一些城市中被开发出来的。当时的美国,随着汽车化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对综合性的交通规划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在制定交通规划的时候就需要对城市的土地使用进行预测,因而需要用到土地使用模型。这些模型的代表有,以匹兹堡城市圈为研究对象的Lowry模型,交通调查的Hervert-Stevens模型,以旧金山的沿海地区为对象的BASS模型等。在用于交通规划时,土地使用模型和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往往被统一称作交通—土地使用模型。

26、系统动力学模型: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瑞斯特首创的一种结构、功能、历史相结合的系统仿真方法,它有效地把信息反馈的控制原理与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从研究系统的内部结构入手,建立系统的模拟模型,并对模型实施各种不同的政策方案,通过计算机模拟展示系统的宏观行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27、空间句法模型: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民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是进行城市形态系统的一种工具。

28、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又称“产业联系”分析,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经济系统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29、离散选择模型:离散选择模型用于描述人的选择行为,起源于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分析和预测。基本假设是个体选择应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即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30、多代理人模型:是一种模拟的框架,其核心是对个体(代理人)行为的模拟。通常系统都是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的。代理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自动的、目标导向的软件,可以具备属性、实施行动。代理人不仅仅可以代表人,也可以代表任何符合这一定义的实体,如随时间或时间自发改变或被人的行为改变的空间环境。这种开放灵活的框架还允许定义复杂的代理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31、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可以将城市的空间数据实现数字化,从而建立包含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属性的模型,为研究城市不同系统的空间规律和空间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武器。GIS还提供了一项直观的观察工具,使原本复杂的空间规律变成可以向不同人群展示的图形,大大加强了城市规划的沟通与展示能力。GIS系统的查询功能更为规划管理提供了方便的检索空间数据和规划信息工具,有效地加强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

32、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规划师、政府、投资商和公众获取各种数据、交流规划信息的重要工具。通过互联网,公共信息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被快速传递和广泛传播,也使得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变得更为公开化和透明化。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