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的选择我选择股票的标准,非常简单,低...

 老三的休闲书屋 2019-10-25
企业的选择

我选择股票的标准,非常简单,低市盈、低市净、轻资产、高股息(分红),外加一条,适当的净资产收益率。

1.低市盈率与低市净率

前者是股价除以每股利润,后者是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两者各有侧重,但合在一起,共同反映的是股票的廉价程度。数值越低,股价越低,买得越合算。数值越高,股价越高,卖得越合算。

寻找低PE和低PB非常简单,打开同花顺,翻到股票池,在PE、PB项上一点鼠标右键就行。第一下,如果是从高往低排的话,第二下就会变成从低往高排(小学文化就能操作)。但是仅仅用软件和F10就能做好投资的话,那投资也太简单了。因为软件和F10提供给我们的答案,有时候是错的。这就是面对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时,我们需要注意防范的一个陷阱。比如说,一家企业,为了做低市盈率,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它突然卖一点企业的资产。而卖掉的这笔资产,是会计入当期损益的。这样,利润突然大增,市盈率便会突然下降。这样就低市盈率了。比如说,想做低市净率,也非常简单,企业里有一栋楼,通过低价卖掉再转手高价买回等财务操作手段,固定资产总量实际上是没有发生变化的。但同样一栋楼,去年估价10万,今年估价100万,每股净资产马上大涨,低市净率也自然形成。避免这个陷阱也不难。你追寻一只股票,一定要翻看翻看它历史上的市盈率、市净率水平。遇到突然上升或下降的情形,多长个心眼,看看财报,弄清楚这种变化到底是来自于业务经营上的变化,还是来自于这种一次性损益的变化。如果自己看不懂,也没事,到网上,到相应的股吧里,绝对会有人给你提供现成的答案。

现在,很多人对这两项指标不屑一顾。一位投资界大佬就曾说:“现在我选择股票是不看PE或PB的,因为对于成长股来说,PE和PB的极限在天空。”当年,就是在这套理论的忽悠下,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一度冲到170余倍,市净率也竟然达到惊人的一二十倍,个股上几千倍的市盈率、几百倍的市净率也堂而皇之地生成与存在。很多人把后来发生的大股灾归咎于管理层的去杠杆措施,我个人认为,这是浅见拙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原因,是泡沫太大了,是高市盈率、高市净率最终杀死了这些高位神话。

对于市盈率,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有过很多精彩的论述,我摘抄如下,供朋友们思考:

(1)既然周围有这么多低市盈率的股票,为什么还会有人买高市盈率的股票呢?这是因为他们想在伐木场的工人中间找到未来的著名影星哈里森·福特。

(2)一些专门寻找便宜货的投资者认为不管什么股票只要它的市盈率低就应该买下来,但是这种投资策略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应该拿苹果与橘子相比。

(3)拘泥于市盈率固然很傻,但是完全不理不睬市盈率也不应该。

(4)即使关于市盈率你什么都记不住的话,你也一定要牢记一点:千万不要买入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只要坚决不购买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就会让你避免巨大的痛苦与巨大的投资亏损。

(5)除了极少数例外情况,特别高的市盈率是股价上涨的障碍,正如特别重的马鞍是赛马奔跑的障碍一样。

(6)股票市场整体的市盈率水平对于判断市场整体上是被高估或是低估是一个很好的风向标。

(7)利率水平对市盈率水平有着很大
的影响,这是由于在利率较低时,债券的投资吸引力降低,投资者愿意在购买股票时支付更高的价格。
(8)除了利率之外,在牛市市场中形成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乐观情绪能够把市盈率哄抬到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水平。

看完大师的观点,我想起了对于嘲笑市盈率的观点、网络上某位颇具辩才的网友的一个有趣而睿智的回答:如果看市盈率就能炒股的话,那连小学生都能炒股了,但是如果炒股不看市盈率的话,那连小学生都不如了。

一笑之后,我的感受:如果是想判断个股值不值得买的话,一定一定要记住彼得·林奇的第(4)、第(5)句话;如果是想判断市场接下来会走牛或走熊的话,一定一定要记住彼得·林奇说的第(6)句话。

市盈率和市净率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性。对于市盈率的观点,也代表着我们对于市净率的观点。在此不再赘述。

很多话,道理很简单,动动脑子我们自己就能琢磨明白。但是一面对市场,面对诱惑与金钱,很多人智力水平立即下降三个档次——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认识和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一现象获利,这也是投资者成长的需要——这就是不得不有劳大师一遍又一遍为我们重复某些基本常识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不是大师聪明,而是因为我们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