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的战士说:“如果能活着回去,请告诉祖国人民,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只要祖国知道我!”

 安可儿 2019-10-25

来源: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六十多年了,他们大多已是鲐背之年、佝偻之躯,但战争留在他们身上的印记却依旧鲜明。

抗美援朝纪念日,关注健在的抗美援朝英雄老人,一起向所有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2016年,央视大型公益寻人行动《等着我》曾来过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何宗光。

何宗光回忆抗美援朝时的场景:

有一次慰问团去前线慰问战士,让何宗光帮忙问下战士对祖国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年轻的战士这样回答,“如果能活着回去,请告诉祖国人民,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只要祖国知道我!”

他们不是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而是无法后退一步,因为背后,就是祖国!

(图片来自网络)

他回来了,可他的战友却留在了异国他乡

“那时候不是人在躲避子弹,你足够幸运,子弹就会避开你”。

69年前,家住广东潮州的丁国荣,和许许多多只有十几二十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样,带着必胜的信念,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历经两年的炮火洗礼,多次跟死神擦肩而过的丁国荣,于1952年踏上了回家的路。

丁国荣不识字,2013年向潮州市博物馆捐献了自己的4枚参战纪念章,革命军人证明书和建功证明书。

如今95岁高龄的他,已记不太清自己的部队番号和战友的名字了,但他却从未忘记战友倒下时的身影。

一天是战友,一生是战友。听说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时,丁国荣一度哽咽。

他清楚地记得,在朝鲜战场上,即使他当时负责的是运输大炮等后勤工作,仍面临飞机轰炸的危险。

“我是命大,受了几次伤都死不了”,但无数战友却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喜欢看抗战片的丁爷爷,想拥有一台不会闪的电视机

1952年,丁国荣爷爷因伤复员,回乡务农。

家庭经济条件一直不宽裕,但好在还有政府补贴维持日常生活。两年前女婿去世后,孙子孙女在外打工,又各自成家,家中便只剩64岁的女儿独自照料。

爷爷没有什么爱好,年纪大了以后,只爱散散步,但今年在外面摔了一跤后,就很少出门了。

身边熟识的老友们又多已去世,每天看电视,成了丁爷爷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而喜欢看战争片的他,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拥有一台画面不会闪的电视机”。

其实,丁爷爷家里是有一台29寸的老电视机的。但我们了解到,这台电视机是十几年前买的,呈现的画面早已不太稳定,一闪一闪的,还时不时出现水波纹。

为了尽量看清楚画面,丁爷爷总是眯着眼睛看。时间久了,便十分疲劳。

这面战旗,象征着战无不胜的上甘岭精神

2019年6月16日的父亲节,集结46份腾讯公益爱心人士的捐助,我们为丁爷爷换下了闪屏的老式电视机。

两个多月后,有了新电视机的丁爷爷,在新闻里看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仪式上,受阅的空降兵战车方队里,一面布满了381个弹孔的战旗,伴随着官兵和战车一起通过了天安门。

这面战旗,让爷爷想起了在朝鲜参战的两年日子,“和战友们吃的是又干又硬的馒头,有时只能把面粉炒熟,加点水充饥。”

也让爷爷想起了抗美援朝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上甘岭战役。

43天,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方向志愿军倾泻炮弹190余万发,航弹5000余枚。

时任第15军军长的秦基伟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这一天,是我一生中又一个焦虑如焚的日子。敌人突然发动进攻,规模之大,火力之猛,都是空前的。”

黄继光用身体挡住敌人的地堡枪眼,牛保才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通信线路,孙占元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伤亡1.15万人。

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持坑道14昼夜的顽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的代名词。

他们早已不在战场,但他们身上的印记永远鲜明

六十多年了,健在老兵都已进入了鲐背之年,但战争在他们身体留下的痕迹依旧鲜明。

驻守上甘岭战役的邢铁锤爷爷,在一场战役中,左手的小手指被弹片削去了一截,此后一生,在家务农。

张海珠爷爷在朝鲜临江战役中,脚部冻伤落下病根,此后60多个冬天,都要忍受冻疮溃烂的疼痛。

丁愈添爷爷在战场上,不慎被子弹击断左手,后虽经过接骨治疗,但左手一生都比右手短了五厘米。

又还有多少英雄已是佝偻之躯,与身上的战争印记一起,无声地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国有殇,山河无恙,他们不能被遗忘。

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健在的抗美援朝英雄老人,和他们一起向所有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中国人民志愿军,谢谢您。

谢谢您用身体抵挡黑暗;

谢谢您用鲜血,撑起国,撑起家;

谢谢您用生命捍卫祖国荣耀,换来这盛世与和平。

理性 · 爱国 · 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