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州桥已不是当年的赵州桥,50年代的大修,成了新建的桥。

 唯我英才 2019-10-26

赵州桥已不是当年的赵州桥,50年代的大修,成了新建的桥。

赵州桥已不是当年的赵州桥,50年代的大修,成了新建的桥。

赵州桥已不是当年的赵州桥,50年代的大修,成了新建的桥。

赵州桥已不是当年的赵州桥,50年代的大修,成了新建的桥。

赵州桥始建于隋朝,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余年,全长64.4米,其“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之首创,对后世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送铜牌。

但是遗憾的是,现存的赵州桥,已很难说还算不算一座古桥。因为上世纪50年代时启动对其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整修。

在1952年时,河北省公路局曾建议对该桥进行一次大修。到了1954年,获交通部和文化部拨发的专项资金,开启了赵州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整修。而到了1956年时,赵州桥的整修工程基本完结(栏杆部分除外),而对于这座“历经近一千四百年的风雨”的古桥来说,从内部结构到外观,全都“焕然一新”。

梁思成对赵州桥的“焕然一新”深感遗憾以“压力灌浆”工艺,取代古桥原来采用的“干摆砌筑”工艺,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得已的选择——拆除主拱和小拱,以原工艺重新修砌,在当时是不现实的,经费方面不能允许。石缝之间,全部用水泥灌满,使桥身成为一整体。但桥体修葺时的全面翻新,却令梁思成相当痛心。1963年,梁公开撰文,相当克制地表达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同意见(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梁文中的“遗憾”“美中不足”,已是相当大胆的表态):“直至今天,我还是认为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规用擦铜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捐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在赵州桥的重修中,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