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岁小伙“拖”出肝癌,医生提醒:脸上出现四种迹象,肝已病变

 健康生活维他命 2019-10-26

肝癌一直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占有一席之地,每年被肝癌夺走生命的人有数十万。

肝癌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肝脏从最开始病变到癌症,再发展到晚期,其中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

很多人之所以一查出来就是肝癌晚期,没得治,完全是自己“拖”出来的。

29岁的小李现在就是一名肝癌晚期患者,治疗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微弱,躺在病床上的小李并不十分清醒,但他心里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回想起来,小李真是悔恨死了,自己感觉不舒服已经很久了,这两年小李时常感觉疲乏,人瘦了不少,食欲下降,有时恶心呕吐。

尽管身体一再发出警告,小李却一再置之不理,在小李的心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赚钱。

相处了6年的女友至今还没娶到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丈母娘要的彩礼钱没凑够,小李下定决心要在30岁前将女友变成老婆。

小李没日没夜的工作,一个人打两三分工,别说去看病,就快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眼看着总要凑够钱娶媳妇了,自己却突然晕倒在路上,被送到医院后就查出了肝癌晚期。攒了这么多年的钱,一下子全花光了,然而这些钱远不能买命。

看着弥留之际的小李,医生也为他惋惜,但这能怪谁呢?医生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这样,觉得自己年轻,有病不在乎,硬生生拖成不治之症,医生也没办法。

医生提醒:脸上出现四种迹象,肝已病变

1、面色发黑或发黄

肝功能减退,导致肝脏代谢黑色素能力减退,脸部的黑色素不断堆积,人的面色会显得暗淡、发黑。

此外,肝病病人也常出现面色发黄,因为肝脏受到伤害,就会对胆汁分泌和代谢造成影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含量上升;就会引发黄疸症状,从而导致肝癌患者面色发黄。

2、口鼻易出血

肝功能减退时,凝血功能障碍,会导致皮肤粘膜容易出血,脸上主要是牙龈和鼻黏膜容易出血,而且是出血不止。

3、脸上痘痘丛生

体内的黄体荷尔蒙有促进皮脂分泌的重要功能,肝脏就能对黄体荷尔蒙进行破坏,从而维持体内的荷尔蒙平衡。

当肝脏受到癌肿伤害之后,就会导致患者的皮脂分泌过度增多,从而引发粉刺丛生的情况。

4、肝病性口臭

肝癌导致肝功能衰竭时,体循环血中的甲硫醇及其代谢产物二甲硫和二硫醇,会随着呼吸呼出体外,表现为特殊的口臭味。

生活中,要想避免肝癌的发生,谨记四步走!

一、喝茶“排肝毒”

肝脏是排毒解毒的重要场所,也是毒素最容易堆积的地方,长期毒素累积让肝脏无法完成自我修复,肝病便会悄悄滋生。茶水可以帮助稀释和带走毒素,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肝不好,可以多喝两种茶:

1、牛皮菜根茶

牛皮菜也叫红甜菜,现代医学实践表明,牛皮菜的块根中含有较多的甜菜碱,甜菜碱具有和胆碱、卵磷脂生化药理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有效调节剂。

将牛皮菜根泡水代茶饮,可以加速人体蛋白质的吸收,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脂肪细胞代谢,有预防脂肪肝和延缓肝硬化发展的作用。

2、蒲公英木丹茶

配料:蒲公英、菊苣、茯苓、木丹、葛根、百合、桑叶

蒲公英归肝经,擅于排肝毒,可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还可以修复肝损伤。

菊苣,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明显。

木丹具有利胆排石作用,且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甘葛可促进胆盐代谢,降低肝毒性和肝内胆汁淤积。

茯苓可缓解肝硬变结节程度,达到保肝效果。桑叶可清肝明目;

百合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可有效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肝脏自我修复。

二、体检“防肝病”

肝癌多是由乙肝——肝硬化等疾病一步步发展而来,因此预防肝癌,一定得积极的控制肝病及其传播。

肝炎患者要积极服药,新生儿注射疫苗以及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另外,平时也一定戒烟戒酒,减少霉变等食物的摄入,减少可能加速癌变的机会。

三、睡眠“养肝血”

中医认为“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因此,想要养好肝,一定要注意避免熬夜,以免减少肝脏血液流量,阻碍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加剧肝脏损伤。

此外,还要记得睡前不要喝酒、不要玩手机,睡前喝酒会增加肝脏代谢酒精的负担,加重肝细胞损伤;

睡前玩手机,会损伤眼睛。中医认为“久视伤肝”,久而久之,也会损伤肝脏。

四、按摩“强肝功”

1、搓脸

肝和眼睛是相通的,肝功能较好的人,眼睛就会清新明亮,如果经常按摩眼部周围的穴道,也可以刺激肝脏,提升肝功能。

做法:将双手搓热放在额头上,由上至下进行按摩,搓揉鼻子和眼部周围的皮肤,直到脸部开始发热为止。

2、揉“地筋”

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会从脚底浮现出来。

适当的按摩这条硬筋,把它揉软,有很好的养肝功效。

因为中医讲“肝主筋”,可通过调理“筋”来修复肝。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