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丑解字4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上古历史。中国夏商以前的历史,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只存在于传说之中。这段历史,开始的年代,以及经历的时间,没有人知道。不过根据传说,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代,那就是皇、帝时代。皇有三皇之说帝有五帝之说。三皇有多种说法,其中两种说法比较典型,一种是天皇,地皇和人皇;一种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也是多种说法,其中三种典型的,一是木火土金水五帝,一是黄青赤白黑五帝,一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从这里也可以明白,所谓皇、帝时代,真真的属于传说了。你看,这些大咖的名称,是不是就有些怪怪。天地人,明显不是具体人的名字。木火土,以及黄青赤之类,明显就是后世五行范畴的名词。所以,我看,这些上古神圣级别的大咖,基本不会是真有其人。还有许多著名的大咖,比如少昊了,女娲了,炎帝了,等等,当然一样,都不会是真有其人。有人认为,这些大咖,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种说法,应该是对的。所以,不可较真。当然,我们的主题不是讲历史,也不是讲故事。无论这些人物是神也好,是仙也罢,都不妨碍我们解字。我们今天就从解字这个角度,来重新认识几位老祖。看看他们会给我们怎么样一副新的面貌。 那就先说说皇、帝两个字吧。看看到底什么是皇、帝。 皇,甲骨文 中,皇字的两种写法。一是纯象形字。就是一顶王冠的形象,上面是四射的光芒,下面是垂绶。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许慎就说是大和美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字是对最大最高最美的人物的称呼。另一是会意字,左下是甲骨文王字,一大斧形象,右边就是前面说的那个皇字。这两种写法,虽然造字法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皇,就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再来看看帝字: 哇塞,甲骨文的帝竟然有这么多写法!虽然这么多写法,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都有一个木,说明它与树木有关。再仔细看,会发现,其实,后面几个都是第一个的细微变形而已。所以,只要解释了第一个,其他几个自然就明白了。第一个是木为主体,上面一横,是个指事符号,表示在木之上。中间的小方框,表示束拴,绑扎之类。到这里就明白了,这个帝字,原来是指这样一回事:我们先祖住的地方!原来人类还曾经以树木为居呀!够豪华,也够奇葩了吧!当然,在远古,生产力那么原始的情况下,人类能够想到住山洞,住树木,那也是要大智慧的呢。而且山洞不可能是到处都有,树木才随处可见,所以能够想到结屋树颠,才是常态吧。并且,依照达尔文的说法,人类本来就是从树上下来的呢。但下来容易,再上去怕是也要浪费一些脑细胞的。所以,最先能够想到在树颠筑屋而居的也一定是了不起的人物了。又所以,把这了不起的人物,称作帝,也是至高的荣誉了!到这里,三皇五帝的意思就明白了,他们都是我们先祖中最杰出的人物的代表了。也或者换个说法,他们各自可能是一个与前代有巨大进步的时代的象征! 下面就来认识一下他们。 炎帝。炎, 这是金文炎字,没有找到甲骨文。就是两个火字叠加,表示一堆熊熊火焰。根据这一点,大致可以说,炎帝,就是代表先祖里,最先开始正式的大规模的使用火的人物或时代!为什么不说是最先教会人类使用火呢?因为还有一位比他更早的大咖,燧人氏呀。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可是人人皆知的。最先教会人类使用火的功劳,当然应该是燧人氏的了。但会用,和普遍使用,大规模使用,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人类普遍的,大规模的使用火的功劳,还要归于炎帝或炎帝时代。 炎帝是神农氏部落最后一位最高领导。他的时代,神农氏已经没落。皇帝为代表的轩辕氏崛起,新旧势力当然得有一番较量了。所以有了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等,最后黄帝取得了胜利。 黄帝,。 黄,是个会意字。矢,就是箭,中间加了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是靶子。黄的意思就是射箭的靶心。靶心,往往用黄色颜料涂成,更加醒目。而且,在五行学说里,五色里的黄色,代表着土地,也代表着厚德载物的品质。所以,就拿黄来称呼首领了,就叫黄帝。黄帝,就是最早发明或教会人们射箭的人。或者说是开始普遍的大规模的使用射箭狩猎打仗的时代。射箭,或者说是弓箭,在上古时代,可是最先进的武器,甚至后来几千年的整个冷兵器时代,它都是最先进的武器,与其他武器比较,他是唯一可以远距离射杀敌人的神器!其价值,地位,和威慑力,不亚于热兵器时代的核武吧。这个发明,了不起,真的了不起!发明这个神器的人物,被尊称为黄帝,也是实至名归吧。 黄帝和炎帝虽然水火不容,为了争夺领导权,进行了才长时间的惨烈的战争,但他们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后来人也以炎黄子孙自居,甚至自豪。其实,和他们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大咖,也应该是我们的始祖,他就是蚩尤。蚩尤其实和炎帝是一家,都是姜姓人物。黄帝却是姬姓。他们仨之间,你打我,我打你,来来回回,持续了好多年,很有三国演义的味道。可惜,时代久远,现存的资料极其有限,其中的传奇,只能靠我们的想象了。因此,就有学者主张三始祖说。我看有道理。 我们再来认识认识五帝中最后的两位。首先是尧帝。 尧,甲骨文字形,下为人字,上为 两个土。就是人顶着土。什么土呢?就是做陶器的黏土。从字形看,尧,就是用黏土做陶器的样子。可见,我们这位先祖,不简单,他就是最早教会做或用陶器的人。当然,按我们前面的惯例,尧,也可以代表一个时代,就是陶器时代。有趣的是,尧,就有个封号,叫唐陶氏!唐,就是现在山西太原一带的古称。陶,就是陶器。氏,就是尊贵地位的象征。最尊贵的人才有氏的。所谓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一直到春秋战国时代,还是这个规矩。上古时代,普通人是没有资格有氏的,甚至姓,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奴隶之类,更不用说,在贵族眼里,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而已,不要说氏、姓,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 舜,舜,没有找到甲骨文甚至金文。这里引用的是篆文。但也可以分析它的字义。前一个,最上面的符号,貌似是月,其实就是肉字。中间是两个火,就是炎字,代表熊熊大火。下面是个土字。那么什么意思呢?就是用火烤肉!那么为什么要有个土呢?我认为,土,可能有着两个意思。一是表示土灶。上古时代呀,土灶,就够豪华了吧。当然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煤气灶,火星灶了什么的。铁锅,还没有发明出来呢。所以,是土灶的可能大。还有一个意思可能是用泥土包裹着食材,然后用火烤。这样,一是不会烤坏了食材,二是味道更好一些。这种加工方法,不是现在还有吗?我记得有个叫做叫花子鸡的特色食物,就是用泥土包裹鸡肉,烤出来的。总之。第一个舜字字形,就给了我们这样的信息:用土灶或泥土在大火里面加工食物。再概括一点说,就是人们已经开始普遍加工和食用熟食了。那么,也就是说,舜帝,是教会人们食用熟食的领导。或者舜帝时代,到了普遍熟食的时代。这一点,现在看来,似乎毫无技术含量,当时来说,大概与现代的电的发明和使用一样意义重大呢!我们先祖,从此告别生食时代,这不仅增进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智力成长,更是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第二个舜, 上面依然是炎,不过是放到一个框里的炎。下面是人的两条大长腿。先来说说下大长腿。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字,舞蹈的舞。甲骨文舞字,有三种写法。但都一眼可以看出就是人在舞蹈,与舜的关系,似乎看不出来。我们来看篆文舞:注意,篆文舞的下面。和篆文舜的下面一样,都是两条大长腿。从这里类推,两条大长腿,就是表示人在舞蹈。舜,就是表示,人,拿着熊熊的火把,在舞蹈,或者是在熊熊的火堆边舞蹈。我们来看看草书的舞和舜, 前一个是舞,后一个是舜。形象不形象?简直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呀!我们好像可以看到飞旋、飘扬的舞姿! 古人舞蹈,可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表演,争夺粉丝。古人淳朴,没有那么多心眼。舞蹈,也是为了一个纯粹的目的,敬崇神祗!为什么要高举火把或者围着火堆舞蹈?就是表达对火神的敬意。就是到了现在,我们有些地方,有些时候,还有类似的仪式。但原始意义就没有人去考究了,我们基本是为了娱乐、表演,或者增粉。 基于字形分析的识字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某个汉字固有的认识和理解,到底应该采取那个呢?你自己把握吧。至少,这种新的理解,会给你一种新的味道。萝卜还是那个萝卜,吃法可以多种多样,炒炸炖煮,涂膏蘸酱,各有风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