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窑瓷器鉴赏(下)

 毛福利214 2019-10-26

本文根据故宫博物院器物部

研究馆员吕成龙老师

“故宫讲坛”第132讲讲座内容整理

上一期,我们在《哥窑瓷器鉴赏(上)》中介绍了传世哥窑瓷器、龙泉哥窑瓷器与哥(官)窑型瓷器的几点区别,本期我们将继续解读此三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

釉色和釉质方面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之釉大都呈灰青色,少数呈炒米黄色或粉青色。釉层大都不透明,釉面常见细微褶皱,耿宝昌先生形容其为“粥皮”,可谓既形象又贴切。朱家晋先生曾形容传世哥窑的釉面“光泽像人脸上的微汗,润泽如酥”。

而龙泉哥窑青瓷则一般都釉色粉青或灰青,釉层透明,釉面玻璃质感较强。因釉层透明度太好,致使有的器物在灰黑或铁黑胎的映衬下,呈黑青色。

哥(官)窑型瓷器釉色一般呈灰白或灰青色,釉层透明度差,釉面大都不够光亮,发半木光。

南宋哥窑米黄釉盘

(釉面粥皮状纹)

南宋哥窑米黄釉葵口碗

外壁釉面的油腻感

(四)

釉面开片方面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釉面一般均开有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片纹,且大、小片纹的颜色也不同。小片纹一般呈土黄色,俗称“金丝”,大片纹一般呈灰黑色,俗称“铁线”,二者合起来即所谓的“金丝铁线” 。片纹颜色系刻意着色而成,据现代仿烧传世哥窑瓷器的人员介绍,所用染色剂为天然植物染料,染后必须回炉低温(不超过500℃)焙烧,需反复多次。由于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出窑后釉面在不断开裂,因此,有些裂纹颜色系因年久使用、不断被人揩拭、渗入灰尘所致。

而龙泉哥窑青瓷釉面虽也都有开片,但片纹均为自然天成,非人工刻意染色而成,并且片纹颜色一般为冰裂纹或凸起的白纹。凸起的白纹即文献记载的“白色断纹”,极似哈密瓜皮表面网纹。

哥(官)窑型瓷器釉面一般只有一种灰黑色片纹,且片纹较大。

传世哥窑米黄釉葵花式洗

釉面开片“金丝铁线” 纹

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出土

青釉钵残片釉面开片“白色断纹”

(五)

在形成“紫口”方面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由于胎色不一,且釉的高温粘度大、流动性小,致使“紫口”或有或无或不明显。而龙泉哥窑瓷器胎色灰黑或铁黑,釉层虽厚但透明度强,釉的流动性也大,因而一般均能形成“紫口”。哥(官)窑型瓷器有的能形成“紫口”,有的则形不成“紫口”。

(六)

在形成“铁足”方面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因以“裹足支烧”者居多,所以露出“铁足”者少,而龙泉哥窑瓷器多采用垫饼垫烧,烧成后足端必定会露出灰黑色或铁黑色胎,所以多呈现所谓的“铁足”。 哥(官)窑型瓷器采用垫饼垫烧者,也能形成“铁足”。

采用“裹足支烧”的

传世哥窑灰青釉葵口盘

采用“垫饼垫烧”的

明初哥(官)窑型灰青釉葵口盘

因此,文献记载的“紫口铁足”应为龙泉哥窑瓷器的主要特征,这也是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与龙泉哥窑瓷器的最主要区别之一。当然,可能有极少数龙泉哥窑瓷器或龙泉窑仿传世哥窑瓷器因酷似传世哥窑瓷器而被列入传世哥窑瓷器中,但我们绝不能依此认为传世哥窑瓷器系龙泉窑所烧造。 

责编:李颖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