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龙纪要】叶颖、刘斌:如何做好志愿者的长期维护与个人成长?

 乐康居 2019-10-27

8月12日下午,由益+学院主办、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联合主办的“志愿者管理?志愿者支持?志愿者成长!”公益沙龙在北京举办。这是博世益学院第六场线下沙龙。

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培训总监叶颖发表了“志愿者支持与发展”的主题发言;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总干事刘斌结合自己在益微青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志愿者的长期维护与成长”;随后两位老师就“如何进行志愿者的长期维护和个人成长”这一主题回答了在场观众的提问。本次活动共有40多名来自基金会、公益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伙伴参加。

参会者会后合影

谭红波老师从个人的志愿经历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十年来对中国志愿者发展的影响切入,引出了本次公益沙龙的主题“志愿者的长期维护与个人成长”,并介绍了到场的两位嘉宾。

谭红波老师开场介绍

人们为什么做志愿?这个一直以来困扰大家的问题可以借助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来回答。从本我的角度来看,是为了获得个体的快乐;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是为了融合发展,为了学习、社交和得到认可;从超我的角度来看,是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叶颖老师还提出了志愿者支持与发展的八个步骤:社会需求项目开发;志愿服务规划与岗位开发;基础保障与风险管理;志愿者招募与匹配;志愿者入职辅导与督导支持;志愿服务监测与评估;志愿者认可与激励;志愿者退出和保留。通过这八个步骤可以帮助大家理清志愿者支持与发展的工作思路。

叶颖老师主题发言

如何有效激励志愿者呢?首先,最核心的部分是要找到志愿服务的意义,要让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的目标。大家在平时的志愿者管理中是以任务为导向,还是以成长为导向?以任务为导向是为了完成任务,强调的是达成业务指标,以绩效水平为衡量标准;以成长为导向是为了学习和成长,强调的是能力的精进,以发展目标为评价标准。此外,还有即时的反馈与认可以及创建激励人心的组织文化。通过这些最终让志愿者由内而外的想做志愿服务。

刘斌老师分享益微青年的案例

刘斌老师通过益微青年的案例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实现志愿者成长”。有一位志愿者,曾经是支教团队的服务对象,后来考上北京的大学后主动找到益微希望加入志愿者团队。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期待的是招募到活泼外向善于表达的人,这些标准可能对于擅长面试和表达的城市孩子更容易,而来自乡村的他在面试的时候由于表达不流畅等原因,使得大家对于是否招募他进来犹豫不决。最后,大家还是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给他这次机会。通过志愿培训、志愿服务的锻炼之后,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惊喜的改变。最开始以志愿者的身份去乡村的时候,很多来自城市的志愿者很棘手的生活问题如生火、修理门锁等,在他面前都迎刃而解,他也从原来腼腆的男孩逐渐变成了大家眼中的“男神”,大二的时候更是以队长的身份带领团队去做活动。其实,志愿者可能就来自我们服务的群体,很多时候他们可能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标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给予信任和成长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这样才会收获令人惊喜的改变。

参会者现场提问

短暂的休息后是互动环节。参会者们就志愿者协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志愿者的反馈,如何解决志愿者流动性大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提问,两位嘉宾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希望通过这次公益沙龙活动,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志愿工作,在日后的志愿者维护工作中能够抓住关键问题,更好的维护机构的志愿者团体。

感谢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提供场地支持

文字&排版 | 李孔锐

摄影 | 益人录

活动推荐

联合主办机构

益+学院通过基于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和实战经验的知识共享,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给公益行业从业者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提供给公益组织解决自身问题接地气的服务,最终为公益行业建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原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是在相关政府部门指导下,2008年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和有志于追求机构卓越、行业发展的基金会自愿发起的行业平台。基金会论坛坚持开放共享、追求卓越,旨在加强中国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中国基金会和公益行业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基金会论坛现已成为公益行业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之一。

支持单位


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简称惠泽人)成立于2003年4月15日,致力于通过专业志愿服务(Pro Bono)提升民间公益组织(NGO)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为NGO提供专业的志愿者支持的民间公益组织。惠泽人通过与国际机构和企业跨界合作,倡导和动员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到草根NGO中去,无偿从事管理培训、咨询教练、专业技术等服务,帮助NGO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的瓶颈问题,改善其自身能力结构和资源供给,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资本关系,使NGO服务的社区和弱势群体得到更加规范、高效和优质的社会关爱和服务,进而促进社会创新和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简称“益微青年”或“EV”,是一家支持大学生在教育公益行动中蓬勃生长的民间公益组织,拥有国内首创的志愿者培训体系(START学习圈)和独创的乡村夏令营理论模型(非常123),被誉为乡村夏令营行业领跑者和教育公益青年的成长沃土。2012年由西部阳光基金会孵化成立,2014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3A级社会组织。

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是2013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其定位为资助型基金会。億方公益基金会的资助理念是:人本、专业、创新、前瞻。重点资助民间公益项目,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创新,推动中国公益行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億方公益基金会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基金会章程的规定,以透明、规范、严谨为原则,建立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实行专业化的团队运作管理。億方公益基金会期待与合作伙伴共同学习进步,以期推动公益行业组织的整体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