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太极拳的缘起 真源太极拳,是张玉林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倡传播,宗承中华民族原始祖先伏羲先天易经无极育化天地万物之理,实践《黄帝内经》养生保健之道,发挥人体天赋本能,指导习炼者,正心修身,开发智慧,保合生命的养生健身无价之宝。 真源太极拳,直指每个人自我身心天赋本能,立基于养精神,自然燮理身心阴阳五行,自然自在地调节、疏通全身经络气血,达到五气圆合。修炼时秉承、契合阴阳五行变化之理,升降开合连贯自如,长、短、平、高、低随心所欲,行、站、坐、卧、炼圆合一体,各种各样气势磅礴、优美舒展、圆合连贯、千姿百态的动作由习炼者每个人自我身心化出。 习炼者通过理论学习,参悟《易经》、《黄帝内经》,明理筑基,在辅导老师指导下,明白动静平衡之理,就可以自己掌握自我身心,不用向别人学习一招一式固定姿势套路,做一个自尊、自立、自爱、自强的养生健身的尊者。 创始人张玉林先生简介 创始人张玉林先生(1927—2007)通达生命实相本源的一代宗师张玉林先生诞生于1927年农历九月十二日,祖藉河北深县;自幼天性灵明,经明师指点参悟实证自伏羲、炎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和三教圣人老子、孔子、释迦的性理心法,穷理尽性,觉通无极,立心灵学,弘法度众,有教无类,艰辛备尝,苦口婆心,仁德广布。 张玉林先生生平立德立言立行,针对现代人生存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精气神耗散,许多人病魔缠身的现状,为净化心灵,解除心身痛苦,树中华民族浩然正气,古理新传,把古圣先贤的真宗正法普及化、大众化,创编了“精神保健法”、“自由养生功”、“真源太极拳”、“正法罗汉功”。融《黄帝内经》、儒、释、道三教义理,和中华武道为一体。传功说法授徒度众生二十余年,树起了人类文化、养生健身、保合生命的新时代里程碑。众多身心疾病患者,通过习炼得到康复,得以重新享受大自然的温暖与人生的快乐。 先生于1991年10月至1992年10月,应邀赴美国讲学,传播中华古圣先贤的圣理心法。穿民族服装,举止端正,道气饱满,正气浩然,扬中华圣贤风范,折服美欧听众,所到之处受人敬仰。 一九九二年,《武魂》杂志刊登《罗汉功》、《心灵疗法》,并在该杂志进行函授讲学。 先生多次受中央党校之邀,为学员授课。1996年受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之请,举行“生命寻根,天地探源”专题讲座。 二十多年来,先生传法足迹遍布神州大地。先后在北京、天津、塘沽、西安、咸阳、广州、惠州、太原、大同、上海、汉中、青岛、珠州、邵阳、重庆、沈阳等地讲学辅导。 先生住世时心怀“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世界人类心灵同归自然”,以及“儒理复兴化宇宙”的宏誓大愿。为此,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众多体现他老人家救度众生心法的经典,以及对往圣经典的注解,篇篇理通真源、直指人心,契合当今时代特点和需要。主要有国家出版社出版的《漫谈金刚经·心经·坛经》、《儒学心法》、《中华民族养生健身心要》(亦名罗汉功)等。 还有众多的具体启迪众生心灵觉醒的读本、歌词唱曲。诸如《心灵疗法》、《生命安全论》、《修心问答》、《西游记略解》、《四季修心歌》、《清净歌》等等。其言说章句,古理新说,深入浅出,直指人心,破迷解惑,使众多心灵迷茫者应机豁然醒悟,身心得到了真正的安泰康乐。实道贯古今,德配天地之一代宗师。 而今,先生已经功圆果满,达本还源归根复命。我们坚信先生所弘心法必将万古流芳,在人世间永远煜煜生辉! 真源太极拳之筑基 武以神为基,此乃拳道真机。真正的太极拳必以养神为根本。而养神必先明白何谓之神?经云:“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伏羲、炎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老子、孔子、释迦对大自然育化大气天地万物之理皆了然真知,是“大而化之”的圣人觉者。无极真空能化生一切,包括圣人觉者,她神妙莫测故称之为“圣而不可知之”的神。无极真空即是神,人的心灵真气——小无极即是神。理致迷除,原来大自然真空即是神。明晓此理,迷信之事无半点,养神之路可登程,此即是树立起自我的小无极,平息骑牛寻牛的攀缘心。 黄帝教导我们的养神之道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真气均是指人类天赋本具的小无极、元神。人的先天元神本与大自然真空无极母体感而遂通,无阻无隔。一本散于万殊,有了身躯以后,先天元神变化为后天思虑之神,先天元气变化为后天呼吸调息之气,先天元精变化为后天的交感之精。人们在欲望海、名利场中随波逐流,迷了归源证真的路途,精气神外耗,五气不和,阴阳失调,若不遇明师正法指点,则永在沉睡中不觉醒、迷途中不知返。黄帝所传恬淡虚无守神之道,即是指明返后天五气回混元一气,复归先天元神无极自然体系,也即是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归元神调遣,念念不离神,不让神随意欲奔波而身心纷然。让“真气从之”、“肌肉若一”,自然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 三教圣人讲得更具体:道保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儒守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释立杀盗淫酒妄五戒之律,其目的是为了保气养神返无极。守仁戒杀保肝木气;守义戒盗保肺金气;守礼戒淫保心脏火气;守智戒酒保肾水气;守信戒妄保脾土气。五气圆和自朝元,元神、元气、元精三花必聚顶。 明白先圣三教真义理,家庭生活、单位工作、社会活动中心常平,气常和,应付万事、调和万物无执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人,无所恐惧,无所忿懥,无所忧患,无所好乐,无所挂碍,这就是孟子所讲的:“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即是黄帝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体现,这是养神的真义。不要以为两眼一闭,盘腿一坐才算养神,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养神的过程也即是立德的过程,这也是武术家所强调的“武以德为本”的原因。神养则小太极根基不求自筑,养神达到自然清静无为处,静极一动即是真太极,此即无极一动太极生。 无极静到极点太极生 春种夏长秋收自然能 自神清静无为是天赋 太极千变万化人本能 任何不以养神立德为根基的拳道门派,都如无源之水,其所锻炼出来的力量都只是身体某个局部的力量,连身体的整体力都发挥不出来,更谈不上进入人与自然浑化融合所产生的神力神速的境界。 守神立德者谓之君子。真君子才能具备智慧、仁爱、勇敢三达德,其与兽战皮肉无损,与人战脸不受辱,与魔战精神无损,正所谓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挥手风雷起 脚下生烟云 五气化万姿 阴阳万相生 英武安天下 神拳感人心 威然振乾坤 浩气万古真 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根基打得牢。 真源太极拳运动原理 世界所有不同名,不同形式,不同方法之千变万化的运动方式,它们的产地,都是出于自己的身心。武术与养生在运动形式、手法、套数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其道理都是身心的产物。真源太极拳属于中华民族传统养生健身之用。 真源太极拳,属于养生健身之大本。真于自心,源于自身。身心之外不求一法一招一式。以静养心灵小无极为本,以小太极阴阳五行之气为用,以身体运动形式,达到身体的静动协调、平衡、圆合一体,恢复人体小自然本来面目。达此境界时,人体小自然内的万物纷然,身心健康矣。 人之太极,根源于心:学功夫者初学入德之门,始源于心。心乃真空,先于太极。习练者首静于心,再以自然之理运用于身,只有这样,方为真正的随心所欲,顺乎自然。不按此理,便是所谓的“自然”。 人是小自然,与大自然同理。人的心灵是小真空,达到静极而生动。人的阴阳五行之气化混元,人的太极开始化分万物。气化形生,身体内万物开始运行矣(即内动),随之身体动矣。此动以心灵为根,太极为源,躯体为用,运动形式为象。这一切顺乎人体自然,是名为真源太极拳。 真源太极拳养生原理 真源太极拳所化之式,源于心灵真气。心灵是真空纯至静的无气质之真空,故称之为真气。真气永恒不变,太极之气为大气,有变化,所以不能以真气为名。真空永恒不变,是名为真气。而真源太极拳由炼此气开始,所以为真源。以真气筑基,真气的本质清静,静到极点,思想意识安定自如,此时精气神自如,五气协调,气贯全身,内气行之于经络,此时即是人体太极之动,也是人体内气之运行变化的开始。此气的变化、运转,推动了内脏经络,串通了各个经络细小的神经,打通各个关节。由大脑中枢神经,自行调整各个经络的细小神经末梢神经,传导全身,内动由此走向高潮。由于内气自然之运行,给身体外形(头脚四肢)的运动形式奠定了活动的基础。四肢依此基础渐渐开始运动,由此而产生的升降开合是自然形成的。身体平衡地自然活动,是真源太极拳的起式。法无定法,式无定式,是本着每个习练者的本有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心理状态、思想境界、觉悟程度、功夫层次、自然程度而定的。千变万化的运动形式,从零起,开始运行。此时的真源太极拳,由心灵到身体,这一整体的自然运动便开始了。这就是把大自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也即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理,具体化地运用在人体这个小自然上来了。从此一个习练者的自然能源就自自然然的育化出来了。此时习练者的精神境界是,松静自如,内五气自然协调,所化之运动形式为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圆合连贯如行云流水,滔滔不断,起无定法,收无定式。时而晴空万里,时而气暖风和;时而阴云密雨,时而风驰电掣;形若飞鸟,动如鸡鹤;体若雄狮,身如虎豹;式如鱼儿戏水,好似龙门鲤跳。人体小自然包罗万象。所化之运动形式,自然地包括了天地造化之玄机。如此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等一切显化变相的形式都自自然然地演化出来,把大自然变化之源的“太极”这一代表大自然的名词,做为四肢运动的名词,故命名为太极拳。 因为这种拳法,确有太极变化玄机之理,及育化的形式。因此这种拳法有资格以大自然的“太极”二字做为拳名。此拳原始之基源,是基于养神修性者。所以,武以神为基,以气为用,以体助仁,以拳扶义,太极实乃高拳也。此拳理用之于养生健身,使习练者能一目了然,对太极养生原理了如指掌,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身心健康者。 真源太极拳转化式子的基础原理 真源太极拳身体运动的形式是怎样的?胳膊腿应当怎么运动?什么式子是标准真源理的式子? 单从养生运动来说,式子成千上万,各有所长。那么,式子是靠别人教呢?还是应该自己产呢?根据前述,一个求功者应当明理,应当追求产生式子的根源之理。这样才能明确认识,式子是自己身心的产物。目前社会上所流行的太极拳及呼吸调息导引运动,大部分是靠别人教的套数式子。但请注意:既然有能够教给你产生千功万法,千变万化的式子的人,就说明人有产生式子的自然本能,何须外求呢?真源太极拳的式子,就是每个习练者自我之身心的产物。只要告诉你这个原理,你不学自会。习练者思想不要保守,守旧思想不能前进。现在我把产生式子的根本原理贡献给养生健身爱好者,是我平生之愿。只要你心诚,一听就会:进入状态心平气和,神安气宁,思想平静,习练前后思想一样,该想什么想什么,不思动,不思静,不治乱,不求静,不好乐,不忧愁,不悲伤,不生气,不恼火,不着急,见如不见,听如不听,习练场地乱如不乱,不静如静。 心是内因,不动即是心平。一件事使你动了心,就不是神安。自己好像是有个思想,又好像没有思想。你的“不平静”之心就没有了。到此境界,叫“松静自如”。这个松静自如,不是肌肉放松,肌肉放松是假象,是表面的,思想不平静,肌肉再放松也不自如。真正的松静自如,是指精神意识的内在功夫,不是肉体的功夫。只有思想意识的自如,才是真自如,这才开始静、平、安、宁,到了静的高层次,此时处于静止寂然状态,这叫静极。静极不是永恒的,静极生动。此时随着思想意识的自然,四肢开始活动,举手抬足,任凭自由,这就是真源太极拳之起动式子的开始。手举起来了,脚抬起来了,下面应当怎样做呢?不求,不想,不管,随意自然,自由自在。你不会永远举着手抬着足,就自然地走向下一个动作。这样就无意识地走向静中的自然之动,动中的自然静。静止了,下面怎样动?还是不知道。静止再一次静到极点,自然自如,自由自在的动作就又产生了。如此往复,照方吃药,这下子可就没完没了啦,因为动是流水静是源,所以动作如行云流水,滔滔不断。此源之水流之不完,因为你找到了动之源,它是按太极之理流出来的。凡太极拳创始人,必于此源而起,由此起家、发家。自古到今,各家流派,尽管姓氏不同,流派有别,但都源出一理。太极二字统归源体,万流归源,别无二理。 真源太极拳实为健身之宝,有灵、有气、有静、有动,既刚亦柔,有缺有圆,有分有聚,有升有降,有开有合,无定法,无定式,无意识,无要求,无始终,无场地之分,无男女老少之别。自然自如,自由自在,随心所欲,顺乎自然。就这样,源有一静,就有一动;源有一动,就有一静。静不离动,动不离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此乃太极阴阳造化之玄机。心灵,比喻为真空纯阳之静。静到极点而生先天阴阳五行之气的混元太极,太极静到极点,继而又生出阴阳五行俱全之天地。阴阳交泰,万物始然。人是小太极,拳之升降,开合,动静,与太极同理同源,是名为真源太极拳,名符其实。 身体运动之式子,是阴阳五行之气所化。阴者主静,阳者主动;阴者下降,阳者上升。阴阳相抱育化生,阴阳分离子圆成。举手阳气上,放手阴下行。抬足阳气起,落脚阴下倾。两手来相抱,阴阳交配成。两手至分离,阴阳分化行。阴阳育化五气圆合形。双手晾翅是心脏火气升。平伸双手动,犹如流水行,此乃肾水至,水流是平行。伸开胳膊拉长式,此由金气生。小巧玲珑至,此乃木气行。若有低下式,此乃土气成。升降开合圆合体皆由土气融。金属长,木属短,火主高,水属平,土属低。金木水火土包含,长短平高低为一圆,所以太极圆合连贯。阴阳相交五气圆合,生生息息,周而复始,是自然规律变化之理。习练者至此,真源太极拳之功自如矣。求理向前,精气神自如,内五气归源,复本还源。复我本原太极混元之体,复我本来真空无极理体。真源太极拳之功至矣,尽矣,圆矣。此供同学参考,非谈武林之拳术,实为养生所用。 真 源 太 极 拳 假 起 平 处 起 虚 无 身 起 脚 实 极 心 点 动 在 太 在 万 守 根 极 自 法 心 源 先 我 圆 田 太极源起 自然育化天、地、人之后,天命伏羲立世,述自然至极真理,宣自然至上之德。伏羲第一位拿起笔来,绘制自然育化天地人万类万物的演化规律:一画开天显无极○。无极是不生不灭,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无大无小的大自然真空,是不易之气。○化一气生太极,太极是无极真空纯至静化生的先天混元一气,是分阴阳、判天地、一元周而复始的变易之气。太极一动分两仪,即混元一气静到极点清浊阴阳分。重浊者属阴,成尘凝聚为大地;轻清者属阳,成气上升为青天。阴阳分,天地成,天地交泰育皇极。天之阴气下降,地之阳气上升,即是天地交泰,阴阳五行之气颠倒化人伦、生动物、育万物,他有形象、有质变,属交易之气。如日、月、星、水、火、风、山川、河海、人类、动植物等等统属暂存体、幻化身。 总之,大自然真空育化万物万类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立三才,三才定四相,四相分五行,五行通六弥,六弥分七宿,七宿分八卦,八卦定九宫,九宫满十又归圆。一本散于万殊,万殊仍归于一本。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伏羲对大自然一元复始的演化规律了然贯通,著《易经》用高度概括的符号:     和名称(无极、太极、两仪、皇极)来教化后人明白大自然的演化规律,遵从规律办事,奠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根基。承伏羲之后,炎帝黄帝发明了三分吃药、七分养神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即是教导我们养天赋精神,通自然万化的法典。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有道明君引导万民正心修身养神安天下。老子、孔子、释迦、三教圣人继往开来续心传。道感應,儒忠恕,佛慈悲,六字都不离心。道三清五行,儒三纲五常,佛三皈五戒,说法虽不同,归宗同是一个养神功,即是人人自身本有之三宝精、气、神,五官、五脏、五气,都在心性中。“性”、“命”两字都依此三、五之理数定八笔。 老子说大道无形,育地生天;孔子说理天真空纯至静,真空非空生有形;释迦说天地、日月、河海湖沼、一草一木都在人人自我如来性海之中。这些与伏羲所说的无极生太极都是同一理。因为中华始祖、有道明君、三教圣人都同对大自然演化的规律通达明了,他们在不同时期针对人类不同的思想觉悟,用不同的语言共同述说这一真理。 无极无所不极,无所不用其极。无极是万圣真宗,万理真源,万象尽包罗。太极是先于天地的混元一气,简称一元化,一元复始。天地万物生生息息,永无了期,因而太极是天地万物万类之根,无极则是太极之源。太极是无极育化万类万象、即一本散于万殊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万类万象复归无极真源的必由之路,即所谓一本散于万殊,万殊归于一本。这样理解就不会被名相和文字所困惑。 太极拳理论的源起 无极真空生太极,自然一本散于万殊,万殊复源仍归一本。天地神圣仙佛人、万灵苍生俱是万殊之一,即是无极真空之灵气所化生。黄帝称真空灵气为精神、真气、真人;老子称之为道体、元神、玄中妙、紫气;孔子称之为天赋之明命、天良;释迦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觉性。此乃生命的真本质。思想意识、呼吸调息之气,以及身躯都是此真本质所显化的作用和形象。换言之,人即是一个小自然。人的真本质——心灵真气与无极真空同体相通,是小无极。人的阴阳五行之气与太极同源,为小太极。人的身体与天地同质,为小天地。心灵与无极,呼吸调息与太极,人体与天地都息息相通,本为一体,因此人有通向自然之功能,故《黄帝内经》曰:“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君子务本,本立而后道生。此乃天人合一的至极真理,千佛万圣唯传此真宗。《金刚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无所不为即是无极无所不极。《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实乃人类人人自我必修之课。执著物相,心外求法必然走向迷茫,此理古今皆然。所以,世界人类正在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连广告词都说:“沟通从心开始”,此足以说明人类逐步走上追本溯源的觉悟之路是必然的。 真太极拳的理论必然以明白人的真生命,循小无极生小太极之理,依大自然生太极的规律为宗旨。否则即是舍本逐末,不配称太极拳。不明白自我小无极,不生真太极拳。不得真金矿,万炼不成金。 太极拳姿式动作的产生原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极拳姿式动作源起于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养神功夫。精神达到真空纯至静的自然虚无境界,即是小无极的自然神态。小无极清静到极点小太极生,即是神安气宁、心安理得,不思动不思静,精气神自如,内五气圆合,达到五脏六腑与精神合而为一的混元状态,这即是混元一气的太极境界。顶天立地,上接天根,下彻地源,气化形生,此时从心灵到身体的整体自然运动便产生了。大自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万象这个道理就通过人体这个小自然显现出来了。拳之升降、开合、动静与太极同源同理。源有一静就必有一动,反之亦然。动不离静,静不离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不契合太极阴阳造化之玄机。 身体四肢运动之式子实是阴阳五行之气所化成。阴主静,阳主动,阴者下降,阳者上升,阴阳相抱育化生。举手阳气上,放手阴下行,抬足阳气起,落脚阴下倾,两手来相抱,阴阳交配成。双手晾翅是心脏火气生;平伸双手如水流动乃是肾水至;伸开胳膊拉长式,此由金肺气化生;小巧玲珑至,此乃木气行;若有低下式此乃土气成。金长木短火高土低成一圆,所以太极之动作圆合连贯。阴阳相交五气圆合,生生息息,周而复始,是自然演化规律变化之体现,此时炼功夫者的精神境界是松静自如,运动形式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起无定法,收无定式。时而晴空万里,气暖风和;时而阴云密雨,风驰电掣。体若神龙,动如鹏鹤;形若雄狮,身如虎豹。如鱼儿戏水,似龙门鲤跳,包括了天地造化之玄机,这才能真正配称太极拳。此是人人自然天赋之本能,是人人本有之家珍。悟透此中理,明师一点通,人人都能进入真太极拳的运动境界。真太极拳与那些不求本、不寻源,只在式子模仿上下功夫的所谓太极拳有本质上的区别。精神集中在外学式子上叫有为离体,模式学得再像也是他人的身心产物,难入出神入化之境。自家有金矿,却做行乞儿,实在不应该。中华民族文化今胜昔,拳道世世代代创新生。青春少年出英雄,全靠老一代明师宝贵心得传后生。习惯势力不改变,青少年如何创新功? 武林之中德为贵 无极至理太极先 你争我斗无休日 分门别派几多年 纵有门户百千万 蒂落归根见本源 中华外国同天地 苍生万类共自然 习练真源太极拳的五种形式 (一)卧式 天地交泰,灵源一本散万殊,人类降生在大地母体润土中。心灵真气是来自灵源的直系分子,是见闻觉知的总能源,血肉之躯体是天父五行之气与地母五行之气交易,再与心灵之气和合而成,故称二五成形体,三五周性命。人是自然生天地养,顶天立地列三才。人卧于大地母亲怀抱,真如游子还乡见亲娘,又犹如婴儿哺乳天真活泼乐自然,亲受大地母亲的全身按摩,各关节、内脏、筋骨、皮肉被母亲抱在怀里,与母体同呼吸共命运。任何床都不如大地母怀之天然舒适。卧养金气,拳道长式连绵绵,跟着自觉变姿态,摸爬翻滚如顽童。卧式是习练者最高级享受,对健身去病有惊人的效果。实践真知卧功妙,尝者齐赞是海鲜。卧式的要领是神闲心清,安详自在任逍遥,本质是养神。卧式使长式子走向圆合。 (二)坐式 二人守一土,解开此中意,便是西天祖。这就是先人造“坐”字的含义,解开此义便可与西天佛祖齐肩。神不外驰,六根清净,意不离神,神不离意,思想稳如泰山是真坐。坐的姿式自由自在,自觉舒适即可,单盘双盘均可。眼闭八分,睁二分,垂帘式,舌尖顶上鄂,津液流出由舌胎吞入任脉,即是甘露下降的(音药),此即天池穴之水,系先天元精所化之天一真水,经任脉润肝脏。肝属木,木能生火,点燃心脏真火烤脾土,土能生金,金又能生水,肾属水,地下水满,天上地下水相通,阴阳相合,五行相生,外五官内五脏相养相生,形神相通。坐式属于水气,定静深行,平式子走向圆合。行深者真气从之,达虚无返无极至道○。 (三)站式 站式的目的是凝神聚气走向神气体合一。只要神安、气宁、体平衡,定而不动自觉舒坦,不管身体采取哪一种站立形式都称为站式。人是天地之中枢,动物之长,万物之灵,苍生万类人顶天立地作擎天玉柱,人人自我之神能通天彻地。站式属于火气,站之功深,高式子走向圆合。 (四)行式 行式的要领是忘意、忘身、忘行。形式不拘一格,因各人气质有别。老子说自然是道,人的神是道体直系分子,精神与身体合而为一之行,即是自我混元一气之太极态,步点自然生太极八卦之相,神诚于中,行动自然形于外。手式任纵横,太极云手、云步自然生。真是龙行虎步,星斗八卦,飞浮游潜尽包容。行式属于土气,行之深久,低式走向圆合。 (五)练式 卧、坐、站、行之式连贯圆合,浑然一体,身体动作式子自然产生于神形合一之气化,无任何模式套路之预先规定,却是滔滔不绝,连续几个小时没重复,愈练愈觉轻松自如,精神愉快,此即是混元一气之太极之动,是炼太极真拳。练即拳道,属木气,木属春、属短,木能生火,火属长属夏,春种夏长正是拳道成长之期,时而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时而兴云布雨、闪电雷鸣;时而虎啸龙吟、鹤唳狮吼;时而大鹏展翅上九天。自然界景观说不尽,天地万象尽包罗。悟透自我混元一气之理,养神筑基真功夫,此乃成为太极家的必由之路,别无他途。 大地苍生天赋性 我性从来本自然 至高能量属人类 智高慧广万能先 黄帝亲传养神道 后代儿孙出圣贤 无极真宗至善理 神出太极万拳先 性理心法居无上 养身健身神为纲 神通广大是天赋 万类同生太极乡 亘古圣凡无两样 大智若愚达上苍 神拳至道人人有 志大心行无上高 达摩祖师为武功之祖师,身轻如叶,一苇渡江。其功夫不在练躯体四肢运动上,其本是元神、元气、元精,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合成混元太极先天一气,成为身躯的主宰。 无极源理 无极——无,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极,就是极限、极点、尽头。无极,就是从客观物质存在开始,到什么都不存在为止,继续穷追,永无尽头即无极,也就是无限。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但是还有一种真空质的存在,就是无极。这是对无极的初步的概念。 如果要问大自然宇宙都有什么存在,可以说什么都存在。只是人们的认识有限。靠自己的见闻觉知,得到的书本与实践知识而形成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大自然的,那只是认识了大自然海洋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大自然的一切存在,不是用人类的这点知识就能通观全面的。因为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大自然宇宙的存在是无限的。人类要想认识大自然宇宙,首先应该知道自己存在的位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前到后全面地来观察。往往有不少人是自己观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站在家庭观自己是一家之长说了算;站在单位观自己,谁都管不了我;站在全县、市、省、国家以至世界观自己,也认为是老子天下第一,谁也管不着。然而,你若站在人海中去观自己,就会觉得自己只是一滴水。站在天地间观自己,更是渺小无比。造不了天,造不了地,更造不了万物和人类。站在大自然宇宙中全面观察自己的存在,你的作为、功能、知识、名利、地位、生命,比大海的一粒砂又如何呢? 自盘古至今,人海之水流向何方?今天降生的孩子,一百年后所剩无几。一百年后,我们每个人的存在、作为又如何呢?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存在和作为又如何呢?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也只不过是一瞬间。人的一生对家庭、社会、国家甚至人类可以有些贡献。但对无始无终、无生无灭的大自然宇宙来说,还谈得上贡献吗?往前看,无限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你,往后看,无限的没有终了的宇宙中也没有你。这时你会感到自己的存在是那样的渺小。从而你可以得出你对大自然的认识与见解:只是大自然宇宙的某一瞬间的某一小局部。所以明白了自己的存在与大自然的关系,你就不会轻易地给大自然定性质、下结论、分层次。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大自然成就的实践者,就连每个人的灵机,躯体都是自然造的、天地产的高级品质的灵物。哪怕你有巧夺天工之本领,也造不出一个真人来。只有大自然真空妙有,才有此功能。没有大自然真空,就没有天地,没有天地这个父母,就没有原始祖,没有原始祖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用此理衡量自己有多高多大,源于何处,流向何方?结论为:是宇宙源泉流出来的一滴水。这一滴水能滋润多大面积?能否汇成江河?不是应该很好地思考一下吗? 由此看出,人只不过是宇宙一毫端。你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只不过是人体的一根毫毛的作用。一根毫毛对人体生命无关紧要,但与人的心灵痛痒相关。宇宙虽大,人虽小,人与宇宙自然息息相通。一根毫毛通心灵,人的心灵直通真空宇宙。求无极理源,用心灵悟理。求真穷源,在书本经典上求那只是书本知识,不属真参实学,只有用心穷理,对客观存在的一切物质、现象,来穷追产生其现象的根源,再追根源之源,一直穷追到无始起源之源,方为极处,即无极。 比如:人在地球上生存,地球又依何而存呢?地球在宇宙生存,宇宙又依何而存?宇宙依大自然而存。如果要有体所依、有体所存就属于至极。处在无处所依之处,存在于无体所存之体,到极处、极体之极点,由此再往下穷就没有了,这才达到无。“无”从何而生,从何而起?“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整个大自然宇宙都没有了。天地万物,气的形质,及超气、形、物的特殊存在,这一切皆无。这个“无”还有没有呢?“无”到极点连“无”都不存在了,“无”要不存在,归向何处呢?“无”也无归处,也无在处,也无无处。无,无在无不在,无到极点,无一尘、无一息、无一气、无一形、无一相、无一色,任何的什么都没有,所以无算到达极点了,故称无极。 羲皇先天之易理,是由无到有,所以无极本在太极先。释迦、老子、孔圣的真空、妙有、无极,三者一也。无有生源,无有起源,无有根源。无有生,就无有灭;无有起,就无有终;无有根,就穷不到尽头,穷不到尽头就追不到极点,没有极点之极,就是无极。穷理到此,就至矣尽矣。结论:穷理无尽头——是一条永恒的真理。即无极是至极真理源。这条真理,适用于宇宙间各个领域(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各科现代科学领域)。可以肯定地说,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一条真理的人们,在从事各项工作中(尤其是科学工作),才能做出尽善尽美的工作成绩。因为只有掌握了无极至极真理,才能做到不断更新自己,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从而使自己适应和顺乎大自然的规律。 无极至极真理源,不是现代某个人的发明,而是我们的先圣,为了对他们的子孙后代负责,而留下的忠告。伏羲称其为不易之理;黄帝称之为太易;老子称之为道;释迦称之为真空;耶稣称为永恒世界;伊斯兰教称之为主宰;儒称维皇(即一维二维三维四维,真空至极无维,皇代表极之意。有名之维到极点了,故称维皇)。以上这些,现在我们把她统称为大自然。大自然宇宙体把一切不同形式的存在都统统包含在内了。先圣留下经典真言,要想真正理解真空内在的本质,只有用心灵通之,这是千古不二之法门。这样才能成为一位理解真空的真参实学的实践者。 真空,空到极点;无极,无到极点;无数的维,要维到极点如果不产生变化,整个大自然就成了静止的了。然物极必反,空极必化,那肯定要生有。就是这样不断循环,形成无始无终的大自然。所以说,无极真空源体,是永恒不变的,她是产生千变万化之根源,是育化万有的母体真源。没有能生无极真空的母体,所以真空无极,不生不灭。 因为真空生万物,所以万物有生就有灭,有始就有终,又归于空。然后再生再灭,再起再终。以此称物质不灭定律。因为大自然之母体永恒不灭,大自然中的万物是有生有灭的,是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而永恒于大自然。万物经过转化而增强再生力,比如树落叶,意味着再生,这样树逐年长大。天气冷到极点,就是热要来到。臭到极点,可能香要来。各种转化都是条件促成的。出生就意味着走向死亡。无限的长,那就什么东西都短。无限远的路程永远走不到头,那么你走多远也不算远,因为它有里数,无数之里,走不到头,那么你停在任何时间地点都是短路。所以不要走了,路无头,走到何时何地都是短,永远走不到无极处。好了,用心求理,那么一步可得。所以无极为万理源,无极为至极真理源,而心灵才是源中水。因此羲皇能通天,留下真易理,千秋万古传。开创文字祖,启蒙后人通先天,即学真易理,效法古圣贤,易经来引路,心灵至易源。停在书本上,有负古圣贤。别走叶公路,真龙直达真易源。 书本皆是假,书本是心灵所显之物,心通理源。真诚学易者,请合上书本吧! 无极源理,无穷无尽,余不过为养生健身真源太极拳的理论根源做一论述,使好功者心明眼亮,而走向光明。无极理源,万言难尽,万语不达。余不过为爱好养生健身者身心健康略书己见,同学见谅。 太极原理 太极为无极所生,先天一气。老子有一气化三清,羲皇一本散万殊,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弥,六弥生七宿,七宿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九宫至十圆。十又生阳,阴即合,阴阳合成十二周天。因此太极化和万物,生生息息周而复始。 变化无常之阴阳理数,永恒于真空自然母体之中。太极为无极所化,无极真空纯至静,内在蕴藏着有机之动。真空有看不到摸不着的妙有,叫做藏性。佛说真空非空;老子说真空妙有;儒说无声无嗅不睹不闻之理天。有隐有显。总而言之,告知人们:真空理源,是产生自然万物的基础、源泉、圣地。既不是空,也不是无。空无是对母体本源的论理。用物质做比喻:一张纸如把它点燃,有火、烟、光、味,这些都是那张纸内在的藏性。再如,一粒米能生出虫,米是死的,虫是活的,死物为什么能生活物呢?米的香味是气体,米的香味化成虫后,米香也不存在了。万物都有灵气,转化而生出来的昆虫、爬虫又都有灵感。物质受地点、空间的不同气的影响也能转化为他物。因为气属于变化,物属于交易,所以大自然有三种体系:一是真空不易,即不变化永恒之意;二是变易,即变化无常的阴阳五行之气;三是交易,即交配而生的动物及物质。这不易、变易和交易,简而言之即是空、气、物三种。黄帝将其分成四种,其实还是三种,多分出一种来是为了更易于理解。 无极真空——黄帝称之为太易。太易产生气,称之为太初,即浑元一气,也即太极。太初产生之太始,即有形有质之两仪,即天地。太素即天地交泰所生的有素质的万物,包括人与动物。一太易;二太初;三太始;四太素。也即:真空;浑元太极;有形有质之天地;有素有质的天地中之万物。所以,太极源于无极,是为先天气。气的生命有数,所以叫阴阳五行变易之气,因为他不是永恒不灭的。他是真空所生,有生就有灭,有始就有终。无生才无灭,无始才无终。这是自然规律的定律。太极终了,真空还生太极。真空所生的万物,是生灭变化的永恒存在着的。因太极本身就蕴藏万物,所以为混元气体,包罗万象。伏羲画卦,一画开天始,万物始生成。故太极是产生万物之源。 太极与人的关系 人的心灵,就是真空所化之灵气,称为心灵。人的阴阳五行之气,是心灵所化。人的呼吸调息之气,是阴阳五行之气所化。人的身躯、五脏、六腑,是阴阳五行之气化合而成。身躯源于父母,心灵源于真空。人身也是三种体系:一真空,二气质,三物质。人类原始祖的躯体为天地交泰而生,天地为人类的直系父母。原始祖是天地所生,为两界生人。自然进化,人生人,由此而传宗接代。 真空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万物。人的心灵是真空化生,因此心是小真空,气是小太极,躯体是小天地。这三个体系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小自然、小宇宙、小天地。人是万灵之长。心灵与真空同体,为小真空。人的阴阳五行之气与太极同源,为小太极。人的身体与天地同体,为小天地。人不能独立存在与生存。心灵与真空,呼吸调息与太极,人体与天地都息息相通,人与自然为一整体。因此人有通向自然之功能。人是自然生、天地长。人与自然,就像毫毛与人体。一根毫毛不要称王称霸,人的一切功能之能源是自然所赋。人是一小真空,小太极,小天地。天地如树,人如果实。一果能种若干树。真空之能人有之;太极之能人有之;天地之能人有之。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天有三百六十度,人有三百六十骨节;天有八万四千星宿,人有八万四千汗毛孔窍;天有日月星,地有水火风,人有精气神。天有天干地支,人有周天经络。天有雨电风雷,人有声息血液流遍全身。总之,人之小宇宙与大宇宙同源,所以人与太极同为一体。 结 语 天地生人把理宣 天赋觉性万能全 顶天立地人造物 精神万物皆实践 一觉周遍三千界 万事万物一了然 创新世纪心源起 真理通俗换新颜 顿悟本来登觉路 继往开来续心传 真空妙理人自在 英雄豪杰志冲天 神圣仙佛皆人作 慧光普照满人间 创新世纪开新宇 太极复真望后贤 同庆新世纪 共贺新正年 新世宏开辛巳年 春正供宝太极先 一元复始新天地 万灵回归大自然 人类健康实根本 世界文明种心田 中外传真太极炼 国家身心福寿全 天赋本能人人有 实践真修个个甜 自乐莫忘生灵苦 万物同体灵一源 正心修身循天理 慧智明心作圣贤 太平盛世众生乐 真诚团结未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