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KR制度实施纲要及细则

 浩睿谈谈 2019-10-27

OKR制度实施纲要及细则

一、OKR制度的两个典型特征

1)在精不在多——因为它是用来明确工作重心的(setone'spriorities); 2)全体公开、透明——能够看到你的同级(peers)、小老板(直接上级)、中老板(间接上级)、大老板(BOSS)的目标,根据这些多维度目标来随时修正个人工作方向及轻重缓急,以此来进行目标匹配。

二、OKRs的操作

OKRs是一套目标沟通、制定、展示和回顾的流程。它以季度为单位,对目标进行管理。我们以年度第一个季度为例,说明具体流程:

1、每年11月,集思广益下一年Q1目标,然后分系统内部分享、沟通

2、每年12月,在公司层面沟通下一年及Q1目标,员工结合组织目标,起草个人目标

3、下年1月初,在公司、团队不同层级会议上,汇报团队&个人目标

4、1月-3月,目标监控

5、3月底,为目标打分并且沟通,同时重复上述过程设定第二季度目标

三、OKRs与KPI的区别

1、OKRs要可量化的(SMARTOKRs)——与KPI要求相同

2、OKRs中,最多5个O,每个O最多4个KRs——与KPI要求也一致,0~1.0分值计分,分数0.6-0.7是比较合适(这被称为“sweetspot”);如果分数低于0.4,你就该思考,那个项目究竟是不是应该继续进行下去。要注意,0.4以下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明确什么东西不重要及发现问题的方式。

——与KPI要求“跳一跳够得着”看似类似,然而更鼓励设置挑战性目标§每个人的OKRs在全公司都是公开透明的——这一点较传统的KPI操作走得更远,传统上,很多企业能够公示考核结果就已经不错了

2、60%的O最初来源于底层——这不同于传统KPI操作方式。传统上,我们用KPI“解码”公司战略,更多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虽然过程中也会强调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

四、OKRs体系的优势与疑问

相对于传统的KPI方式,OKRs将工作重心从“考核”回归到了“管理”。以前绩效管理整天围绕着“考核”转,离数字、公式很近,离目标、管理很远;通过OKRs体系的实施,把大家的目光转移到了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来:

1)对于员工而已,OKRs化被动为主动,让员工敢想、敢干。以前的操作方式,由于直接涉及到利益,目标设定变成上下级斗智斗勇、尔虞我诈的谈判过程,员工有想法也不一定提。剥离了直接利益因素之后,员工只要认为有利于公司发展,就会“敢为人先”。

2)对于企业目标而言,OKRs化单项发送为主动链接,加强了企业目标的牵引效果。通过目标公开、透明管理,让员工的思想和步伐跟得上公司、团队目标;此外,一旦目标公示,在群众的“火眼金睛”下,哪个员工会消极怠工呢?这也为peer-review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评分完、沟通了就没事儿了?难道真的不考核员工吗?

是的,当季表现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有配套的激励机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没有考核“的原因。

然而这并不是说不考核员工。每年都会做两次正式的focalreview——这由自评和他评(peerreviews)两部分构成:自评要求填写个人自上次review之后的主要成就与贡献、个人的强项及代提升项;他评要求选出(往往上级指派部分)3-8个与自己相熟的人,内容与自评类似,只是要求peers对被评估人进行相对排序,以方便奖金发放。Review之后会有相应的薪资、奖金调整机制。很多企业都采取类似的方式,只不过维度上略有差异——有的公司会单独将直接上级单列出来,作为一个重要维度。类似谷歌等公司之所以没有,是源于相信与其“民主化”的管理理念有关。

当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项目奖金计算“公式”——决定奖金额度的,在于项目的重要程度:奖金不是根据工作量分配,而是依赖于项目的重要程度。即使你负责一个非常小并且在其他人看来是超乎目前应用水平,或者毫无实际应用的软件产品,但是只要你能证明你的想法正确,那么你的奖金同样数目不菲。怎么判断项目重要程度的?也是”peer-review——其中有一条,要求同事评价被评估人的project情况,由此作为判断依据。

配合每个季度的目标回顾,每个季度末,公司会将每一个项目向所有员工公示。贴上每个人的名字、照片。在这种高强度“曝光”机制下,员工必然十分投入。

OKR制度实施纲要及细则

2、为什么以季度为单位?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是以季度为单位,进行一轮公司层级的目标回顾与设定——与我们常常做得(半)年度目标回顾与设定而已,是更快而不是更慢——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更敏捷的目标管理流程。

其次,对于员工来说,每个季度这个周期其实太长。大部分人能够明确说出下1-2个月的,但是再远一些其实并不能说的很清楚——因为可能的变动比较多。在OKR流程之下,员工有另外一个工作习惯:Snippet。Snippet也不神奇,实质上是一个结构性的邮件周报机制,每周末,每位员工都会以邮件的形式明确三个方面内容:1)本周工作回顾;2)下周计划;3)支持需求。工作回顾或者计划都会简单的把该周的工作事项、目标、计划及成果罗列出来,之后将Snippet发送给固定的几个人,作为工作过程沟通。

所以总体上,采取的是“周Snippet 季度OKRs 半年度focalreview”的绩效管理方式。

六、总结

第一,没有利益纠结的目标管理,反而更能激发员工积极创见、参与——保证“敢想”。这一点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尤其是对于科技型企业,显得越发重要。

第二,需要同时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励员工为目标奋斗——保证“敢干”。除了采取了公示的方式,也可以有其他方法。

第三,不对人员评估工作耍花腔——一个人表现如何,同事一定看得清清楚楚,将这件事交给他们来完成——同级也好、上级也罢,只要评价要求说得明白、评估有依据,总能比较客观的反应实际的。

第四,不要希图找到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OKRs、Snippet的过程都是枯燥的,需要良好的习惯支持。

第五,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