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郜永华《运营元素》:大产品研发观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郜永华 2019-10-28

所谓的产品研发,也无非是在用户瞌睡了给张床,入厕完可以很方便的拿到手纸。理解了这个,就理解了用户体验。天天讲以用户为中心,你首先得把自己当用户。永远站在外围看外围想,是研发不出“直指人心”的产品的。这两天在我的生活中,有部分同事住宾馆回来就跟我讲,那空调是对着人的肩膀吹的,其结果就是肩膀吹的生疼。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用户体验,在设计的时候,空调安装的时候都不会去考虑顾客的感受。有些人每天都在讲用户讲体验,我在心里想,或许有些人讲出来的话自己都不相信也未可知。

32你必须拥有大产品观。大产品观可以很好的引导你的销售,毕竟,大家都是营运出身。

33客户关怀。之前买了多次保险,买过平安,人保,还有其他公司的车险,但中国大地保险 是唯一一次寄送新年礼物的公司,虽然不贵重,却很暖心!很多时候很多公司就是这样,整天在将客户关怀挂在嘴上,但真的面临客户关怀的时候,往往记不得客户。大部分的情况是,在催客户下单的那几天是积极的,剩下的时间,客户好像就像不存在一样。客户其实并不需要对方做什么,哪怕只是一张简单的贺卡就够了。也因此,总感觉,客户关怀应该从点滴开始。 从客户关怀的角度来理解用户就是,对于用户好处不能一次给足,你得慢慢给,而且让用户“意想不到”,凡是想不到的,而用户又收到了,就是最好的客户关怀。 而且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考虑,什么时候,一个公司将员工像客户一样关怀,这家公司便不容小觑!

(34街头小店的“微信号”和公众号。路过一家店门口,如果有两个工具,一个是公众号,一个是微信号,假设你是路人,加关注和加好友你选哪个?我想大部分的路人,宁愿选择加好友也不会加关注,关注是一个简单动作,不具备互动性,相反,加好友既有社交的属性,也有互动的需求,更容易获得准确的资讯。

从客户的心理分析,作为传统门店,如果有这方面对外的需求,请尽可能加好友而不是关注,当然,超大型的连锁企业或者酒店,也就只能是冷冰冰的公众号了。私人门店,请尽可能的公开微信号。这就延伸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作为一个企业或者门店的管理者,最值得重视的是人际关系管理。

35)任何一个项目最终都可以理解成为一个产品,当你站在全局的角度你就会发现,这个大产品就是一个框,什么都都能往里面装。而所有装进去的东西都是为了让该产品具备价值,而其中每一个所装进去的也有了新的价值。

36据说腾讯微视现在很火。依据流量优势,腾讯已经封杀了诸多竞品在微信端的出现,而最新的测试版是,腾讯会加大微视在微信端的推送。但从多年运营的角度和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无论怎么扶持,腾讯可能做不好微视。一是企业文化,基因;二是用户习惯。尽管微信手握大把流量,但微信的商业化路径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以微视来讲,我们会将微信作为一个日常聊天的工具,一旦用户将其定位为聊天沟通的工具,产品就只能是个工具,要承载更多的功能,并不那么容易。这一方面是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竞品的问题,比如我们说到的抖音,那里有人气,有好玩的,消费者就愿意去。除非跟当年新浪运营博客的套路一样,虽然一开始没看上博客,但发力起来,在运营思路上却是最狠的(名人博客),今天照样有名人效应,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渗透,名人也会被拉下神坛,好玩的在民间。从哪里找到这么多好玩的人进微视?这年头流行烧钱比赛。关键烧钱在短视频领域,我是这么看的,本来是来娱乐的,如果拿了钱,就失去了动力,也就不纯粹了。一个不纯粹的东西,势必会走向消亡,或者被别的东西所取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