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三诀之静、稳、忍

 路馨 2019-10-28

一、心要静

心静则无欲,无欲则无求,无求则意顺,意顺则至刚。

a) 万事万物均在不停的运动中,人的生活也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在变化。这会影响每个人的情绪,而情绪的躁动恰恰反应了你内心的波澜起伏。在经历过大波折、大转变的事情后,你会发现你曾经在意的、曾经执着的、曾经不曾悔悟的点点滴滴,都好似过眼云烟,你对事物的看法发生了急剧变化的反转,你才会有奇思妙计来应对。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在你经历的事情烟消云散后,往往你会有一段的过渡期,往往大悲或大喜之余,你会庆幸什么或者你会反思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喜怒哀乐后,你过于躁动的心会静下来,只有心静才会把你的经历划分、总结,只有心静你才会去心平气和的分析,只有心静你才会抓住事物的运行轨迹,等等;

b) 静是一种心态:静待其变、闹中取静、静观事物发展、顺应发展规律,但这不是消极地等待,适应事物的发展,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抓住眼前、放眼未来;

c) 冷眼观静,静中带一个争字。这是对静字的另解,事物的对错、事物的解读、事物的结果,不外乎是在于主事者的一念之间,他人对其评价不外乎有褒、有贬,这要看当事人、主事者的本领,万事万物没有绝对,对、错都是辩证的,不要在乎他人的看法,一定要心态平和,自己对自己处理的事情要有信心、要有认知,不要让他人左右了你而扰乱了你的心境;

d)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没有相同的思维,那在做事时就会发生分歧,分歧的最终解决方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而你在提出问题之后,会牵扯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此时一定要心静。心静才会去冷静的思索、心静才会解决不必要的争斗、心静才会致远,做到波澜不惊、宠辱不惊、成败不惊,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会随着你心的转变而达到你最为理想的结果。

二、行要稳

稳即勿躁,勿躁则心平,心平则气和,气和则意达,意达则至柔。

a) 做事者,往往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小事做起,不要因事小而不为,矫揉造作。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行由心主宰,你的行往往暴露了你的心,而稳是意达。做事稳妥者,必是能成大事之人;

b) 稳中有个急字。那么急字又为何意?这是要求做事者,在优先保证事情能被正确处理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最终达到目的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有条不紊地完成使命;

c) 龟兔赛跑大家小时候都听过,谁最后赢了?显而易见,做事要稳,戒骄戒躁,比赛没有结束,就没有赢家;做人做事也一样,稳健、干练地做事、虚心地做人,不要因对手某方面不如你而轻视了他的存在。

三、人要忍

忍需刚柔相济,两者缺一不可。

a) “忍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韩信当年的胯下之辱、在项羽处的怀才不遇,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没有历史的记载,谁会知晓当年辅佐刘邦成就帝位的一代帅才--韩信,也曾有过忍辱负重之时?如果没有这些忧患,是否还会有这位当年叱咤风云、不可一世之枭雄;

b) “小不忍则乱大谋”,但如果你不再隐忍时,那一定是绕过不去的坎,忍无可忍则无须再忍,拿起你心上的那把刀,拿出你心中的十八般武艺,就请你记住四个字:大事要狠。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此时没有对错,不要顾及所谓的是与非,就像战争时的两军对垒厮杀,将士们明白的只有一点:“今天的较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胜者王侯、败者寇。”谁人会因为你的隐忍、仁慈而罢手?打就打他个一败涂地、落荒而逃,杀他个干干净净、片甲不留。即使我们弱小暂时失败了,打的时候也要气势如虹,铮铮铁骨、虽败犹荣。

总之,“静、稳、忍”三者相辅相成,乃成大事之必要条件,为无敌于天下之初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