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针一穴”治疗小儿遗尿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10-28

第一方

主治:小儿遗尿症。

取穴:遗尿点(双)。

穴位:手小指末节横纹中点。

手法:用零点五寸毫针直刺。轻捻转手法,使局部感到有麻、胀并向掌部放射为宜。隔日针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按:遗尿是指3~12岁的儿童,在睡眠中尿床,数日一次,或每夜数次。本方治疗遗尿属经验穴之一。

第二方

主治:遗尿症。

取穴:关元穴。

穴位:在腹前正中线,脐下三寸。

手法:用毫针直刺关元穴一寸左右。进针后,提插捻转要快慢均匀,使针感向外生殖器放散,留针20分钟。隔日针一次。也可用艾温和灸5至10分钟。

按:关元穴是三阴与任脉的交会穴,能补肾固脬,所以对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兼见面色苍白、肢凉怕冷、下肢无力,腰腿酸软,下元虚寒者有明显效果。

第三方

主治:小儿遗尿。

取穴:气海穴。

穴位:在肚脐下一寸五分处。

手法:用毫针直刺四至五分。进针慢,少捻转,得气后小角度运针。使局部酸胀,向外生殖器传导,出针后揉按针孔。

按:气海属任脉腧穴,有补肾强身之功,以升元气真阳,故对遗尿有效。在针刺本穴及其它小腹穴位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

第四方

主治:夜尿症。

取穴:肾腧。

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手法:用毫针直刺肾腧穴,轻刺激,得气后出针,不留针。

按:肾腧是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取之治疗遗尿有充益肾气,固摄下元和振奋膀胱机能的作用。

第五方

主治:遗尿症。

取穴:箕门穴。

穴位:血海穴上六寸处。

手法:用毫针进针后,提插捻转,慢提紧按,往复3次,约一寸左右。留针30分钟。

按:箕门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此方为经验取穴之一。

第六方

主治:夜尿症。

取穴:腕踝穴。

穴位:在内踝最高点上三横指,靠跟腱内缘处。

手法:用毫针直刺,提插捻转,多用补法,留针20至30分钟。

按:此方属足三阴所行部位,可起到补肾固脬作用。

第七方

主治:遗尿症。

取穴:阿是穴。

穴位:在足小趾底部第一横纹中点。

手法:用毫针直刺捻转,到针尖刺到骨面时,捻转角度可稍加大,直至剧痛至下腹部发胀或发热时止。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一疗程治愈。

按:本方治疗遗尿则属经验穴之一。

第八方

主治:遗尿症。

取穴:百会穴。

穴位: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之交点。

手法:用毫针在该穴沿皮刺入,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每日针一次。

按:百会穴乃督脉要穴。督脉督一身之阳,督脉通于脑。因此,针刺百会,可温补脾肾之阳。加强膀胱约束能力,并能使患者夜间易醒,而达到不尿床目的。对脾肺气虚、下元虚寒者均有效。


本文由北京普华永昌经舍书屋摘录自《一针一穴的妙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校对:单老师、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