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官针?

 可爱的大古fe6o 2019-10-28

       官针为何意?什么样的针叫官针?我们在《黄帝内经》中来找找,看能否找到答案。

     “官针”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是在《灵枢·官针第七》,该篇这样记载:“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第二次出现是在《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文中这样写到:“黄帝曰:官针奈何?岐伯曰: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鑱针,刺寒者用毫针也”。这样看来就可以推断,官针是一种疗效奇妙,且由铍针、员利针、锋针、鑱针、毫针等组成的九针,即九针乃官针。九针包括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大针、长针,以后会对九针针具详细讲解。

      言归正传,九针为什么要被称作官针呢?先来看看这个“官”字是怎么理解的。“官,吏事君也”,出自《说文》,也就是说,官是帮君王办事的一类群体,地位远高于寻常百姓。官,亦有官方之意。官方一般理解为政府方面,古代指设官府。所以,官代表地位显赫,权威的意思。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写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不难看出,当时针刺在疾病的治疗中地位极高。那么为什么古人治病首选针刺呢?还是在《内经》中找答案吧。“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见苍天。”—《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看看,擅长用针的医者,治病可以做到如风吹开遮挡眼眸的乌云,显露苍天,如拔掉身体上的刺,如污染洁白的雪,如解开绳索的结,如疏通堵塞的水道一样立竿见影,虽然疾病时间久远,仍可以治愈。说不可以治的,那时因为没有真正掌握治病的本领。

      几千年前针刺是寻常百姓很难享受的一种治疗方法,为什么呢?一则掌握针刺要领的医者极少,多效力于君王臣子。二则当时制作针具的材料十分稀有,故一般都是王公贵族们才享受的起。

      综上所述,针刺一般服务于君王臣子,针刺如此神奇速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并位列诸多治疗手段之首,故称作官针。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如有不当,望诸位看官斧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