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读到有关九针的地方就不知所云? 有没有感觉 临床上单一的毫针疗法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内经“九针”究竟为何物? 今天小编带大家溯本求源, 回归内经看针具, 从器出发,了解内经! 1 镵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 镵(chan)针“头大末锐”的结构是用于皮肤浅刺的,治疗病在皮毛的“皮痹”浅刺皮肤反应点异常之处。“肤白勿取”指的是正常的皮肤不可以胡乱针刺。 2 员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于病所。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 员针针尖卵圆,主要治疗肌痹。即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肤之间(分肉间)的粘连不通所致的病症。员针并不直接刺激损伤肌肉,施针时先以锋针破皮,然后以员针进入到肌肉之间,其光滑卵圆的针尖既能揩摩疏通分肉间的粘连,又不损伤肌肉,从而达到疏导气血通路的效果。虽然员针看上去很粗大,实际确很安全,因为针尖“圆滑”,不会伤及血管神经。所以员针可不是体外按压穴位所用,员针是一个真正的“体内按摩棒”。 3 鍉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输。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鍉(chi)针针尖如“黍粟”无锋,针身宽而扁平,正能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安全有效的疏通皮下肉上的堵塞不通之处,以恢复经脈之气的正常循行。 4 锋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锋针是刺络放血用的,用于治疗经络痼痹。当经脉营血不循常道,成为“离经之血”时,就会影响到正常气血的运行,成为致病的因素。临床治病时要观察患者血络有无改变,如果发现有血络结聚现象就可以用锋针祛除瘀血。刺络放血用好了,在治疗一些重病久病方面,疗效是很强大的。另外,锋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它是“开路先锋”,对于员针、鍉针、大针这些钝头的针具,需要先用锋针来破皮,才能刺入人体。所以,临床应用上,九针是配合作战的。 ![]() 5 铍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灵枢·官针第七》: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 铍(pi)针是主治痈疮大脓的。古代针灸大夫也治疗很多“疮疡肿毒”,就需要形如剑锋的铍针来切开排脓。由于现代西医外科这方面的治疗非常不错 ,因此用铍针的机会很少了。 ![]() 6 员利针 ![]() ![]()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员利针主要是用来治疗筋痹的。人身上肌腱等“筋”的挛缩会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疼痛,一旦病到筋的层次,一般的毫针、刮痧、推拿等很难真正让筋放松下来。员利针“且员其锐”的针尖可以刺过筋结,然后将“中身微大”的身子挤进去,从而达到“松筋而不伤筋”的效果,以此来解除筋痹。 ![]() 7 毫针 ![]() ![]()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 毫针是现今针灸临床常用的针灸,一门针灸学都围绕它展开,此处就不加赘述了。 ![]() 8 长针 ![]() ![]()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中者,取以长针。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长针针长七寸,可以深入到“骨解腰脊节腠之间”这些人体相对比较深的位置,治疗“深邪远痹”。 ![]() 9 大针 ![]() ![]()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大针者,长四寸,尖如梃,其锋微员,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 大针尖端是微扁的,类似于针刀的形状,但与针刀不同的地方是尖端没有刃口,其锋是微圆的。这种扁而微圆的针尖可以直接针刺到骨面,以针磨骨,用于治疗骨痹。 注:内经九针失传已久,近代又被重新重视起来,当代医家陈立新先生博采众长解读九针最为系统完善,本文资料多来自立新先生。 精心沉思 ![]() ![]() 看完了九针是不是有些心动,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去读《内经》原文,回归《内经》学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