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针

 山东中医竹林 2014-02-12

纵观国内针术界比较热门的一些针法,从诊治理论上来划分,大体上分为中医经脈气血论和西医运动解剖理论的两大类别。当然了,这两大类下面又细分为好多种不同的门派观点,我这里讲的是九针,所以只谈跟针法有关的。按针具针形来看,真正中医理论指导之下的各种针法,几乎都是以纤细毫针为治疗手段;而西医理论指导下的针法,大多以刀、钩、棒等形状的针具为主,具有切割、撬拨、钩割、烧灼等功能。

就我对内经的理解,我必须把我认识到的某些内容说出来,不吐不快。我们都知道,《黄帝内经》的治病理念是调理经脈气血,以恢复人体正常功能作为目的来达到治病功效。古人连体内五脏六腑的形状大小功能部位颜色等等这些全都研究得清清楚楚,不可能反而对外部的肌肉血管神经这些东西没有认知,老祖宗又不是脑残研究一半扔一半。所以古人的针术理论里没有肌肉解剖方面的运用,其实并不是古人不懂解剖,而是刻意为之,以此暗示后人,针术里根本就不需要这些玩意儿。而国内盛行的那些西医运动解剖疗法,却恰恰主要是在肌肉肌腹这些部位做文章,这从根本上就已经与内经本义相佐。

我再重申一句,我讲的这些观点并不是我总结出来的,穴位经脉也不是我发明的,气血理论也不是我研究出来的,我只是将老祖宗埋藏在书中隐秘处的思想挖了一些出来,然后让这些理论重见天日,让更多的人受惠,你千万不要还像以前那样指责冰台发明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我可没那么伟大,我只不过付出了一些脑力劳动而已。我只是背靠内经在宣传内经,我演讲的都是内经里的东西,我是按照我所理解的内经在讲,我说的有理有据,所以我并没有错对不对?即使你认为我说的不对,那也跟我本人没太大关系,你看不懂听不明白是你自己的智力有问题,但你不可以指责我做错了,因为这些道理是老祖宗总结的,说得直白一点,俺只是一个壳子,内瓤子装的是《黄帝内经》部分内容,所以你不能做了买椟还珠的事,然后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椟身上。

《素问?刺要论篇》说:“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刺骨无伤髓”。《素问?调经论篇》说:“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在古人的理念里,针是用来调理经脈血气的,并不直接涉及体内的脏器,而且脏器也是严禁扎的。要调理气血的问题,并不直接扎针破散血气,而是通过调理经络这个气血的载体来做文章。肌肉也不可以直接扎针,要调理肌肉的问题,是通过调理肉与肉的分间之气来起作用。要调理筋骨的问题,也仅仅是在筋和骨上去做文章,不涉及肌肉神经血管。《黄帝内经》除了脏腑功能运化等方面的阐述,主要就是突出“骨度”一篇重点。为啥没有专门讲神经肌肉这些的篇章呢?就是因为九针里所有的针,都不是用来扎肌肉的,也不是用来扎神经血管这些组织的。也就是说从事九针的针者,在解剖方面,能够了解脏腑的功能分布和互相之间的关系,了解人体骨骼的形状和分布这些就行了,其他的如肌肉神经血管等等就无需深入了解。有肌肉动脉主干神经的那些部位,根本就不是要扎针的地方。所以,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如果真正要研究内经九针,首先就必须放下西医的肌肉运动解剖理论。

那么常见的中医针术呢,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以细小的毫针为用,而且具有针具越来越细小的趋势。毫针细小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所有的病,无论皮、肉、血、脉、筋、骨的问题,不分病的大小和深浅,针灸师们统统一律都以毫针为用,成了毫针控,这就不对了。须知,古人设立九针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九针各有其形,各有所宜,病有大小深浅之分,针亦应有大小长短与之相应才对。偏偏千百年来错误的思想早已将九针里面其他的几种针具深埋地下,剩下毫针和锋针支撑门面,而散落民间的某些针术秉承了九针的某些理念,由于没有身份证的黑户口,得不到公众的认可,最后发展到今天,本身就非常不景气的中医针灸,毫针控们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当然会极大地影响到患者对针灸疗效的体会和认识。这种以单一毫针代替所有九针,去治疗变化万千不同病痛的行为,很明显违背了《黄帝内经》的宗旨,类似病深针浅,病大针小等等力不从心的情况必定会频繁发生,因此导致国医针术逐渐衰败,地位等同鸡肋。    

另一点,几乎市面上所有的中医针灸术,都是以固定的穴位作为治疗点,忘记了道法自然,也就没明白气血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关系。针灸师们牢记呆板固定的穴位,以不变的思路和方法去应对万变的症状,这一状况也是有违《黄帝内经》旨意的,所以单纯的毫针,本身就已经注定了临床治疗中一定会有较大比例的患者,出现疗效差强人意的状况。

按古代的医术地位排列,是一针二灸三药,针术是治病的首选。《灵枢》开篇第一句话就说了:“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这里所说的“微针”,并不是仅指毫针,是微妙精妙的针法之意,由此可见古人对针术的重视程度。按道理,中医针灸经历几百上千年的发展,本应该欣欣向荣,成为主宰医疗市场的权威才对,目前的现状如何呢?针灸历史几千年,到了近代,一些已经西化的中医们对传承内经的中医理论进行了“科学”化的修改,将本应个性化的诊治思路进行了国标化规范化这样的“发展”,到如今不但没有繁荣昌盛,反而沦落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疗法。

只是可惜《黄帝内经》九针也被毫针控们间接地影响了,人们丝毫不会去分析思考内经九针的诊治思路有多么的优越,不明白九针到底是怎样调理气血经脉的,全部都把眼睛放在了针具外形上,看到的大都只是意淫出来的阴暗面,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就是危险、痛苦、野蛮等等字眼,很少有人会相信这么粗这么大的针,会没有危险,会没有痛苦,会没有副作用。

我们无从得知九针从什么年代开始失传的,自《内经》之后,汉宋明清以来的大量针灸典籍,都是以毫针为主要研究对象,均没有见到关于九针运用和发挥方面的阐述。现代虽然有新九针出炉,但已经与古九针的原貌原义几乎扯不上关系了。明代汪机在《针灸问对》开篇有这么一段话:“今之针士。决痈用锋针铍针。其他诸病。无分皮肤肌肉血脉筋骨。皆用毫针。余者置而不用。甚有背于经旨矣。”根据汪机所言,证明至少在明代,九针除毫针锋针之外,其余几支针就已经早已无人运用。

本人常有感于此,倾力钻研针术十载有余,苦读《黄帝内经》,常为之茶饭不思寝食不安,无奈经文深奥无比,百思仍不得其解,收获寥寥无几。直至某一日突然受到某种自然现象的启发,方才渐渐明白内经某些章节之原始本义。开悟之后,索性怀揣内经,完全融入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历经几度春秋,终于豁然开朗,将失传千年的九针原型,挖掘整理出来。并将此九针之术运用于临床治疗,在疗效方面竟然获得极大成功,深受学生和患者的好评。在深深感慨古人无限智慧之余,也意识到这些针法针术必须广为传播,让天下民众受益,方才不负老祖宗们著书《黄帝内经》之本意。

那么,接下来,我就带着大家来看看,九针到底是什么,到底能起到怎样的治疗作用?

九针,包括了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这九种针具。其中,有两支针我首先要重点说一下,一个是铍针,一个是镵针,因为这关系到为什么我后面推出的是“立新七针”而不是立新八针更不是立新九针。

 我们都知道,铍针是主治痈疮大脓的,现代人由于生活质量环境习俗等等都跟古人有很大的变化,身上长痈疮的人很少了,加上西医在外科方面的治疗也非常不错,所以中医铍针几乎没有运用的机会,因此铍针被我排除了研究范围。另一个是镵针,镵针主治“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镵针是皮肤浅刺的,专门扎皮肤反应点异常之处,如果正常的皮肤,就不要扎,说穿了,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皮肤反应点疗法,两千年前老祖宗们早已明白告诉我们了,结果现在才有某些人睡醒了,突然发明了“反应点”。

镵针其实也是我临床上最常用的针具之一,疗效非常不错,常常是在皮肤上寻找到异常反应点,就那么非常浅的轻轻点刺一下,患者刚才还很痛苦的症状立刻荡然无存,不可思议的事瞬间发生,神奇吧?请记住,并不是所有病痛都是镵针适应症的,所以不可能每个患者用针在反应点上浅刺一下就都能见效的。但镵针真的是个宝贝,只不过,我是用一次性注射针头或采血针来代替镵针了,这样既卫生又方便,所以就没有专门制作一支镵针来用。对于古人来说,一两千年前的古人,针具是没有专业生产厂家提供,也没有商店可以购买,而且几乎找不到可以替代九针的产品,所以大多针具都必须自己打造。而我们现在有很多现成的针器可以代替镵针,特别像我这样宁愿多动脑子也不愿意多动手的懒人,我干嘛还非要去做一支镵针出来运用?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平常里只听到我说七针而不是说九针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灵枢经里的一些章节中,关于九针的描写: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一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俞,取以四时”。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氂,且员其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合于经络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梃,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

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岐伯曰:一曰鑱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三曰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六曰员利针,取法于氂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者也。七曰毫针,取注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针形毕矣,此九针大小长短法也”。

通过对以上这几段经文的分析总结,我结合自己治疗颈腰椎骨关节病痛方面多年的临床经验,合理合情的去运用九针(实际上是八针),结果发现很多时候的疗效,都远远超出我以前的那些针法和诊治思路创造的疗效。于是激发了我进一步挖掘整理九针的激情,然后我将九针里其中七种针具,即员针、鍉针、锋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聚合为一个优势针术组合,配以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道法自然”气血思路,作为诊治理论指导,因疗效方面常能收到令患者立刻重获新生之奇效,故冠名為“立新七針”。虽然名称叫“立新七针”,实际上所有组成成员都还是《黄帝内经》九针里的七种针具,并没有不一样的名称。虽然这些针具我挖出来了,是我苦思苦想领悟出来的,但我还没无耻到独自私藏的境界,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来共同分享。我对立新七针的定义是:“依据道法自然的气血理论作为治疗思路,辩证选择不同的针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按顺序针刺经络所过的某些部位,清理或修复经络中失调或瘀堵的气血,令气血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从根本上达到祛除病痛的一种方法或手段”。

我前面说过,实际上我在临床中运用的应该是还包括镵针在内的八种针具,可是我为什么不取名“立新八针”?其实我不解释你也知道为什么,因为,这个八针,很丑很难听对不对?也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耻笑“八婆针”,呵呵,别以为不可能,这几年我见识太多专业医生无赖无耻的一面了,他穿个马甲很变态的辱骂污蔑你,你根本就拿他没办法。再说了,从易的角度来讲,数字八本身也不适合用于针术的概括上,所以我只能取名七针,也有点“七剑下天山”的武侠味道,似乎感觉这七支针踏入平静似水的江湖之后,必将掀起惊涛骇浪。我取名七针,并不代表我的诊治就拘泥于七支针,如果了解我的人就知道,我这个人在治疗上是法无定法的,思维活跃。

还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吗?这两年在网上我曾七番八次的提醒过大家,我们学医,应该注重的是掌握诊治思路,而不要在一些牛角尖上去死做文章。想想吧,我都是追求道法自然的人,怎么可能让数字完全约束我呢?

接下来,我将逐一讲解“立新七针”所囊括的七种针具,她们的形状及其治疗理论,让大家更加的明白灵枢经里的九针到底是什么。

一:员针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于病所”。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

古人写书,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或许是故意为之,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定。古人们往往喜欢把一些简单明了的事复杂化,同一件事情非要用很多种不同表达方式来反复阐述,令人产生翩翩联想,一些没有立场的后人钻进这个陷阱之后就再也没走出来过。古人又喜欢把一些深奥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很多不同表现方式的事物被他们归纳成一两句话,让一些立场坚定的后人打死也不相信大道竟然至简。结果我们就看到两种现象,一种是把本来就长篇大论的内经解读得更加冗繁复杂,穷经皓首之后依然是一无所得。一种是直接的否定老祖宗的智慧,转身认了别人的祖宗为自己的祖宗。其实如果我们稍微懂得变化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原来老祖宗早已把一切都表达得清清楚楚了,关键的关键,就是你不能完全相信老祖宗的话,也不能完全不信老祖宗的话,说穿了,我们要践行内经,必须遵循那四个字“信解行证”。

俺有点啰嗦,旁边欲望强烈的人早已等不及了,唉,现代人咋这么焦躁啊,眼看爱已慢慢开始转变为恨,也罢,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还是直接讲针吧。

要研究《黄帝内经》,就不能忽视灵枢经,要研究灵枢经,就必须首先把九针搞明白。我常常纳闷,说某大虾研究灵枢一辈子了,结果我就没看到他介绍过九针是啥样子,具体涉及九针的地方他总是一带而过,我只能怀疑他根本就没明白,你说他研究这一辈子不是瞎折腾是啥嘛?就好比我向你议论某人如何如何等等,结果我和你一样,咱俩谁都不认识也木见过这人,那我们聊他半天有多大意义哩?同样道理,要研究九针,首先必须弄明白九针的具体形状和长短大小粗细等等。我们看九针论里关于员针的描写:“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这个絮针,也就是缝棉被的针,过去农村都要缝棉被,针比较粗,长度一般在67厘米左右,粗的针身直径大约有1.5毫米左右,这是手工针的尺寸。我们现在用的棉絮针是机器制造的,有一个标准尺寸,我特意的买了国营企业生产的东风牌棉絮针来看,针身直径1.04毫米左右,针孔处直径1.34毫米左右。相对于今古两个时代,我们更应该参考手工制作絮针的尺寸,这样我们就能够大概知道员针的针身粗细了。

接下来是针尖,员针的针尖,形状是锋如卵形。卵,就是鸟蛋,见过鸟蛋的人都知道,椭圆的形状。筩,在古汉语里是“竹管”的意思,筩其身,怎么理解?如果是用竹管一样的针身,那就是空心的,可前面又是卵其锋,这员针怎么用竹管前头顶个鸟蛋来形容呢?如是空心的话,这么细的针做成空心的,我们且不考虑两千年前的工艺制造水平能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我只考虑古人这样做有何意义?难道两千年前的古人真的在玩注射?咱老祖宗不能这么变态吧?

所以我一直很纳闷,看遍了国内外大师名医们的各种解释,都没有找到能够让我认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员针筩其身就说明员针是空心的,有人甚至认为“筩其身”是翻印出错,前阵子在新华书店看到有一本五六公分厚的注解《黄帝内经》,作者还认为“卵其锋”与理不符,哪有针做成圆形的道理呢,他认为疑是谬误。我觉得不该如此,古书里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换位思考,不能动不动就怀疑古人印刷刻板出错,否则那才是真的与理不符,一两千年前哪来那么多盗版啊?而且九针里面,筩其身的只有员针和锋针,我们来看看《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在讲到员针的时候,说“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讲到锋针的时候,说“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这锋针是刃三隅,也就是由三个锋利刃口边组成的三棱形针尖,那么针身为什么也要“筩其身”呢?总不能说锋针也是用来注射的吧?

好多年以前,我曾经看到过一枚大约是清代或民国时期的三菱针,前面大中间小后有柄,是象鹅颈形一样的。现在根据“筩”是竹管的意思,由此我想到,小时候在农村,玩过竹管做的水枪,水枪竹筒一头是竹节隔,在上面钻个小孔,水枪内的竹棍比较小,后面有一个手柄,在竹棍前头绑一团布,运用活塞原理,前后抽送就可以吸水和射水。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人所说的“筩其身”就是竹管套在外面的意思。那么继续推理一下,我们就明白了,锋针与员针这两种针,都是跟皮肉分间部位打交道,调理经水的,难怪长度都是一寸六分呢。

员针的前面针头如卵形,卵的形状,是椭圆的,所以由此我分析得出结论,员针的形状,就是前面椭圆后面细小,如水枪活塞一样的形状了。

那么功用方面呢?有人认为员针是体表按摩棒,这个观点无法令我信服。灵枢又名针经,是讲针术的,何况总共才九支针,古人不可能愚蠢到还要从中分出一两支来做按摩棒,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而且灵枢里写的明明白白,员针是用来揩摩分间,泻分气。泻在古汉语里有抒发卸除之意,相当于疏通的意思。经络有天人地之分,也就是表层,浅层,深层的分布。肉间分气,可以理解为位于皮下肉层的经络通道里的气血。从解剖学来看,人体皮下肌肉的位置,并不是很深的层次,脂肪厚薄不同,但大部分人都在皮下一两厘米以内,所以古人将员针设计成长一寸六分,这个长度用来疏通肉分是足够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想得通了,员针的作用,就是用来按摩那些因遭受风寒湿侵袭而挛缩僵紧的肌肉软组织的,相当于一个体内按摩棒。员针并不直接刺激损伤肌肉,是用来进入皮下到包裹肌肉的筋膜之间,去揉摩,疏导气血,因为这个部位,才是古人所说的肉的分隔,也就是肉分处。分间气充盈了,肌肉才能够得到正常血气的濡养,才不至于产生僵硬挛缩疼痛等状况。道理?道理就如同田地里的泥土,必须有水气的濡养才能够让庄家正常生长,如果缺少了水气的濡养,泥土就会干涸龟裂。那么这个土地干涸发硬了,你去把泥土搞得死去活来的有啥用?其实这泥土也是受害者啊!傻子都知道干泥巴要用水来糅合,难道你还不明白这些道理?

   当然了,这只是针对局部问题的治疗方法,如果除了局部问题之外周围或远端也有问题,这一招所起的作用就有限了。所以以后遇到肌肉的疼痛,脑子里第一反应就不要直接哪儿痛搞哪里,以痛为输并不适合所有情况。具体的思路以后再讲,我这里只是先提醒一下,免得某些小盆友误解,这样大家就明白,哦,难怪我们有时候疼痛处贴膏药皮肉都贴烂了还是痛,做按摩,疼痛处皮肉都揉肿了,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比原来更痛......

员针是没有针尖的,前边是椭圆形,摩擦力和阻力相对比较小,很方便在分间前后滑行,滑行过程中必然是被肉体软组织紧紧包裹着,卵形对这些软组织的伤害很小,当然不会“伤肉分”。而且从物理力学方面来分析,圆的东西才容易产生变动,气流遇到圆的物体,就会产生旋转的能量,大家如果小时候玩过竹子做的水枪,就知道水枪内的活塞竹竿是什么样子,前头缠绕一团圆形的布,运用活塞原理抽送,就可以吸水进去,射水出来。所以员针除了在肉分间来回的揩摩之外,还可以采用抽送的手法,因为抽送过程中,分内的滞留气就会被员针带动,从而被动的产生循环。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这一自然现象在人体气血的调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功用,也不可小视。这个结论也可以反证我前面说员针形状是如活塞状是对的,如果你还不相信,如果你是男的,就看看自家胯下那活儿,什么形状?不是梯形不是棱形也不是扁的也不是方的,对吧?如果你已经成年结婚,你说说你使用这器具的时候是怎么用的?……你别笑得那么邪恶淫荡,一瞧你就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如果要听我说,就端正心态,其实这道理就是内经里所说的“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古人又没有那么多可以参考的教科书,他们要发明一件针具,都是靠上观天下察地中通人事得来的,你以为只有化验单影像片分子细胞这些才是科学的啊?

既然是通过按摩肉分间来达到调理气血的目的,那么所治疗的痛症,肯定就是表现一般的肌肉疼痛,不会是很猛烈的剧痛那种了,也就是肉痹。肉痹,由风寒湿邪气侵于肌肉所致,也就是临床常见的肌肉硬结、疼痛、麻木、萎缩等症状。再说简单一点,就是用于皮下肉上堆积瘀堵不通的地方。千百年来,中医从来没有一种针具是伸入体内去起按摩作用的,现在我根据古人对员针的描述,在临床实践中把这支疗效非常好的“体内按摩棒”,挖掘整理出来了,依然取名“员针”。

那么员针是如何进针治疗的呢?内经针法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多种针法,在《灵枢官针第七》其中用于治疗肉分的病,采用的是九刺之“分刺”和五刺之“合谷刺”这二种针法。“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说明员针是在肉分之间运行的。“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左右鸡足,鸡足分散的形状,说明要象鸡爪一样朝几个方向揉摩等,还不明白,你就先去看看鸡爪什么形状吧。而且要“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手法要轻柔,千万不要用很大力量在里面乱捅乱戳,更不要用锐利的器具去切断钩破筋膜,如果损坏分肉之间的筋膜对患者来说不是件好事,因为内经认为分间是精气输注营行的地方,也就是气血的运行通道,如果你把这个通道戳破了,到处都布满孔洞,精气所过的时候就会乱串,那么精气就会枯竭。这道理就像我们一支队伍在道路上前进,结果路上到处都是陷阱,这里陷一个下去那里掉几个进去,这样我们队伍走到最后人员就所剩无几了。

总结来说,员针就是在病变的旁边斜刺进针,到达肌肉筋膜层,然后朝前方和左右几个方向抽送按摩,治疗肌痹,这就是员针的针法。

员针是主治肌痹的,那什么是肌痹呢?《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肌痹,也就是肌肉的疼痛,临床中是最常见的,也是相对比较好治疗的,常见的按摩拔罐膏药药酒热熨等等方法都很容易收到非常好的功效。前面这段经文中,“刺大分、小分”这句话,我曾见过很多种翻译意思,感觉大都有点偏离古人的原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经文里有肉分之说,我认为这个大小分,其实应该是指的不同厚薄处肌肉的筋膜。“多发针而深之”,有人认为是扎很多支针,而且是长针深刺,这观点也无法令我认同。按古人的诊治理念,他们不可能把患者扎得像只刺猬一样似的,这一招是现代某些聪明人想出来的办法,古人哪有这么高级的智慧啊,我总觉得古人的智慧其实非常简单,所以肯定不会是在多个部位扎很多针。古人有万箭齐发之说,这万箭不是分布很多地方射出来,应该是集中在一起,射出去才看到很多箭发出来的庞大阵势。再看看“深之”,意思应该是朝肌肉分间去深入,所以我认为应该是进针之后朝多个方向送针。因为是肌肉病变,只需按摩肌肉的分间,疏通分间气即可,就不要去刺激筋骨,如果伤了筋骨就会加重病情。

原文“诸分尽热”,从表面理解,意思似乎是所有的肌肉筋膜都发热了,这员针又没有热量,又怎么做得到呢?其实不难理解,我都明白,肌肉受寒就会挛缩僵硬,自然就感到发凉发冷,气血不足润养继而就会产生疼痛,遇热则舒展柔软,病痛自然也就缓解了,临床验证也果然如此。所以我理解所谓的“诸分尽热”,应该是运用员针按摩分间,使得气血疏通之后,局部以及前方的肌肉得到气血的濡养,自然很快就变软了,这也应了我前面所理解的朝多个方向运针按摩揩磨,令分间肌肉变软,这样前后左右气血尽通,分间气血疏通了。有了正常的气血充盈其中,诸分也就恢复了正常的温度,患者就不会再感到发凉寒冷,这就是诸分尽热的理解,这个热,指的是正常的体温,也就是相对受寒发凉而言是“热”,而不是高出正常体温太多的那种热。

二:鍉针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鍉,一直以来,都被研究内经九针的人们读作di,这一点是我跟他们理解最大的不同之处,我认为鍉字应该读作拼音chí,具体观点稍后再做解释。我们先看看现行的教科书和主流导向,都将古九针里的鍉针叫做鍉(音di)针,认为是古代的一个同义字,通“镝”,类似箭头。这种理解方式根本就与灵枢经所描述的鍉针形状“锋如黍粟之锐”不符合,也不通情理,古代箭是用来杀人或猎杀动物的,箭头的形状是非常尖锐的,怎么可能与这“黍粟之锐”的鍉针扯上联系?然后这鍉针的“必大其身”又怎么去理解呢?通常的理解认为“大”就是指针身很粗大,是为了便于拿握,由此就产生了鍉针也是一支体外按摩棒的说法。比如目前国内市面上销售的根据臆想而复制的所谓“青铜古九针”标本,鍉针就是一根很粗的棍子。又如山西师怀堂老师所设计发明的新九针,其中鍉(音di)针也就是一支带小圆头的粗柄的体表外用按摩棒。对于这些针具外形以及解释和理解方式,我一直无法认同。

在内经里,古人将十二经脈比喻成十二经水,十二经水是指我国古代的十二条河流。既然古人把经脉看做河流,而鍉针是调理经脈之气的,那么这鍉针就一定应该与河流有某些关联才好理解。我们常说大河,小河,大路,小路,这里的大小之分,就是宽和窄的意思,那么我有理由认为,鍉针的“大其身”,其实就是针身比较宽一些的意思。话说回来,即使我认可鍉针是一支按摩棒,那么鍉针的长度“长三寸半”又怎么理解?难道这支体外按摩棒,也非要做成3.5寸这么长才可以做点穴按摩?11.523寸这些长度就不可以吗?道理何在啊?呵呵。

我曾经翻遍了能找到的国内外《黄帝内经》各种版本,查阅名医们的各种解释,但都没有看到能够让我认同的解释,很多的人都认为鍉针就是一支按摩棒。查百度:“鍉针…又称推针,是通过对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晕啊,我认为不该如此理解,在中国古代,针灸和按摩是分科行医的,针术与按摩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密切的关联。《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而《灵枢》又叫《针经》,里面用了大量的篇幅文字讲述九针的形状和功效。既然是讲针的专著,而且九针里其他的针具都是刺入性针具,不可能到了鍉针这里却成了一支用于体表的按摩棒。退一万步来讲,就算鍉针是用于体表按摩的推针,那么你用这推针在体表上按摩点穴,别拿个例说事,我只问你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做出来的疗效能不能难达到内经所说的那种效若风吹云的境界?如果直接用于体内去疏通经脈堵塞之处的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鍉,其实是一个多音字,古汉语里的鍉除了音di通“镝”之外,还有一个读音是chí,意思是钥匙。在中国古代的锁,钥匙的形状是一条宽扁的铜片,前面有倒成直角的挡块或凹型口,插入锁里往前一推,把卡簧推开,锁就打开了,现在年纪大一点的老人们都熟悉这种钥匙的形状。古代民风淳朴,常常是路不拾遗,即使七十年代我们乡下很多人外出的时候,家里都是门不闭户的,路人口渴要讨口水喝,径直推门而入,到水缸里舀水喝,喝完出去的时候再把门掩上,不像现在,厚重的防盗门还给你撬开了偷。所以古人的锁,是用来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最常见的就是门锁了,一般门锁的大小,长度也就在三寸左右,那锁匙的长度也就一横掌多一点,大约应该是三寸半了。所以我根据观察古代生活中的日用品,才找到答案,因此,我认为古九针里的鍉针,不应该叫鍉(di)针,应该是叫做鍉(chí)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这里的井荥分俞,是形容词加动词,所出为井,所溜为荥,并不仅仅代表五输穴的井穴和荥穴,我认为应该泛指气血流淌循行之处,需要让经脈里被堵的气血流淌过去,所以分俞就是鍉针的针法了,用鍉针来疏通经脉之气,粟黍一样的针头可以挤开堵塞之处,这就是分俞之意,就像打开一个开关,用钥匙打开锁一样,我觉得这样理解更符合情理。

   所以鍉针的形状就是如同古代钥匙一样,针身微宽,呈扁平长条形状,长就如钥匙一样三寸半,针尖如粟黍之锐的样子。黍,是我国北方一种粮食作物,黍去皮以后,叫黄米,比小米稍大。粟就是小米,中国古称粟,粒的直径大约12毫米左右。“如黍粟之锐”,也就是针头如同小米黄米大小,为微圆形。这样一来,鍉针的形状和粗细就推理出来了。

我为什么想到鍉针是一把钥匙?因为鍉针的功用,是“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我们先来分析这个“按”字,一般通常都会理解为按、压等动词,如果这样理解的话,你肯定就会联想到按摩点压等手法方面去,那你把鍉针理解成一支按摩棒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在古汉语里,“按”除了有按压的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是依据或按照,比如“按理、按章、按期、按说”等等意思。那么这个“按脉”,其实应该是依照经脉循行的路线去使用鍉针。所谓“按脉勿陷”,这个陷,意思就是不要刺入肌肉里去,不能穿破筋膜层。“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致”在这里是获得的意思。也就是说,在经脈里经气受堵的地方,用鍉针去疏通陷堵之处,重新修复经气通路,以恢复经脉之气的正常循行。既然我们是想要起到疏通作用,我们不用钥匙一样的鍉针来打开,难道还用如同箭一样的兵器去搞伤害与破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的。

从内经所述经脈的作用和功能来分析,人体经脈的位置,不会是很深的层次,应该就在皮下肉上这一部位,《灵枢?经脉第十》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在分肉间这个部位里面主要是筋膜成分。经脈是一个与皮肤平行的横向层面,是人体气血循行的路线,经脈走向有顺逆之分,就像公路上的车,双向车道各走各的,你走另一侧的路就叫逆行。我为什么会这样理解经脈?这是我在临床观察总结的,我发现很多慢性疼痛患者,检查摸到他们某些部位的皮肉,经常会有粘连在一起的感觉,皮肤是提不起来的,如果强行提拉患者会非常痛,这种患者用常规毫针很难彻底治愈。练过传统气功易筋经里揉腹功的人就能明白,功法的要点是用手带动皮肤将皮下肉上的筋膜层揉开,令精气充盈其中,这样就能起到强身健体抗击外力的作用。如果你不懂易筋经,那还有一个简单的常识能够让你认识这一观点,如果某人用拳头打你的腹部,你会本能的鼓肚子不?如果不鼓肚子就会被直接打得震动内脏里去,非常痛苦,如果你把肚子像气球一样鼓起来,就能够大大缓解外力对脏腑的伤害。那么这个肚子里是什么东西鼓起来的?不是你的肌肉,不是你的肠子,也不是你的胃,更不是你的肺,实际上就是皮下肉上这一层筋膜里充盈的气。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天生阳气就很足,经脈也是通畅的,所以他一绷紧身子全身皮肉都充盈了气,就产生很大力量,很容易的做出铁板桥来,而老年人皮下肉上筋膜层里气虚,就出现皮肉松弛的现象,你让那种皮肉松弛一抓一大把的人做铁板桥,试试看他能不能做得好?呵呵,这就是我在以前写的日志《法简效宏》里所要想表达的理念,可惜没几个人看懂了我的用意。当你明白这些道理之后,你就知道了,筋膜对人来说非常重要,是不可以损伤的。所以为什么我这几年坚决反对医生们用小针刀钩针之类去切割患者筋膜的行为呢,道理就在这里,因为我太了解了,那些热门治疗手段可谓伤人于无形。损伤筋膜有害无益,而西医们没有气血理念,是不明白也打死不相信这些道理的。如果说你非要认为这些手段对患者没有影响,那么请大家留意观察一下筋膜被割破损坏的那些患者,看看经过医生的几次治疗之后,他们气色的变化吧,症状或许有一定的缓解,但气色一定是越来越差。而内经针术则非常注重气血,注重来龙去脉的整体调理,所以患者在病痛逐渐被治愈的同时,气色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经脈之气是否充足,对治疗疾病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揉腹,但很多人都是用很大的力量去搓揉腹内深处的肠器官,以为直接揉肠子就可以帮助排泄大便。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并不好,有的患者越揉肚子反而感觉越气胀大便不通,道理就在一个“顺”字上。气顺才能有力,这样才能够正常排泄大便,粪便不是靠你的外力去帮助他排出来,也不能依靠开塞露之类来滑肠,否则这个患者终究不能自力更生。气不顺你把肠子揉烂了也不行,但懂得顺水推舟的话,其实只需非常轻的揉就有效果,关键是你要能查出患者哪些地方堵塞导致的气不足,然后顺应经脈,把气给调和过来。

古人治病,讲究的就是一个“顺”字。大家可以去读一下《灵枢?师传第二十九》里面这一段话:“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理解这段话,你就能理解治病为什么要顺。而鍉针这样一个扁平的针体,最能顺应经络之经气所在层面。古人将鍉针设计成长三寸半,用这个长度用来疏通经脉之气是比较合理的,如同钥匙开锁一样,形容针到病除。在临床上我曾用长短不一的鍉针反复对比过,最后还是感觉三寸半的长度用起来最顺手。

所以现在我们就知道了,九针里面这个鍉针的作用其实非常重要,她是用来疏通那些因遭受风寒湿侵袭而气血受到瘀堵,导致肌肤塌陷,经脈之气不足的。要补充这个气,只有打开闭塞之处,让气能正常通过,这才能够补气,所以我认为鍉针相当于一个经脈的管道疏通器。鍉针的运用,主要是进入皮下脂肪层与包裹肌肉的筋膜层两者之间的间隙里面,去抽送,从而疏导气血。由于鍉针没有针尖,前边是如小黄米一样的微圆形,摩擦力和阻力相对比较小,很方便在分间前后滑行。软组织紧紧包裹着圆形的针头,但对这些软组织并不会造成伤害,因为鍉针在抽送过程中是用的挤开的方法而不是切割的手段。鍉针的圆形针头能够将塌陷粘连的筋膜组织挤开,但并没有强行撕裂,紧连着针头的是鍉针那扁而薄的针身,所以筋膜在还没达到撕裂程度的时候立刻又松弹了回来,张弛有度。这样筋膜就不至于被粗针一直强行分离撑开,继而产生撕裂与损伤。同时鍉针的形状和针法,也有点类似活塞的作用,经脈里被瘀阻的血气就会被鍉针的活塞带动,从而被动的产生循环。经脈里正气循行通常了,也就很自然的将邪气祛除开了。

既然是通过疏通经络来达到调理气血的目的,那么所治疗的病症,就是经络不通,经络瘀堵导致的病痛。千百年来,中医从来没有这样一种针具,能够具有伸入体内去疏通经脈塌陷堵塞之处的功能,现在我根据古人对鍉针的描述,在临床实践中把这支体内管道疏通器,发掘并设计出来了,依然取名“鍉针”。

鍉针的针法,应该是十二刺之“浮刺”。《灵枢官针第七》:“浮刺者,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我据此理解,就用鍉针在病变部位的旁边斜刺进入,在皮下肉上之间抽送运行,治疗因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肌筋膜挛缩塌陷。因为经脈不通,经脈的前方就会缺少气血,继而肌肉就会急,也就是挛缩,就会产生疼痛。

   很多人可能会在鍉针与员针的功用上糊涂,有人甚至认为这几个针的形状都差不多嘛,其实用大针直接全都能代替了,呵呵,我除了佩服还是只能佩服,你这超高智商啊,连这么绝的招术都想得出来。那么这两种针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内经里已经写得很明白了,一个是顺着经脈前后横向疏通,一个是用于局部上下左右进行揩摩。两种针具的治疗机理不一样,当然,功效也是无法互相代替的。九针各有所宜,各司其职,古人不可能无凭无故的设计九支针出来,而且从九针各自的功用介绍来看,根本没有哪一支针是多余的。据说有人认为只需用两三支针就足可以代替九针治病,故此对九针之说颇感不屑,呵呵,我真不知道到底是老祖宗脑残还是你脑残。

三:锋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常人的眼中,锋针只是专门用于放血的。其实在灵枢经里,锋针除了刺血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肩负着协助九针兄弟作战的任务。如《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所说:“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圆”。关于大针,我后面还要专门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大针为什么要取法于锋针呢?就是因为大针的形状是“其锋微圆”,圆形的针头缺少创伤能力,无法直接刺入皮肤里去,所以需要锋针兄弟帮忙开孔,然后才能进去完成工作。我常对学生们说,其实我是把立新七针的七支针看成了七个身怀不同绝技的高手,如果仅靠每一支针去独立作战的话,或许取胜的概率并不会很大。但如果七个兄弟牵手,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各施所长互相帮助,那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七针兄弟都能够做到所向披靡。

 锋针也叫三棱针,国内针术界最常见的运用,就是用于瘀络刺血。当然,刺血疗法除了瘀络刺血之外,还有拍打刺血、穴位刺血、先天刺血法等等,具体的介绍我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要想了解,网络上搜一搜就可以查看到相关资料。

 我喜欢用自制的锋针,请匠人采用制作刀具刃口的那种好钢材料来打造,可以打磨得异常锋利,用起来得心应手,感觉非常爽。市面上买来的很廉价的不锈钢三棱针很不好用,即使是售价三十元一支的所谓鹅脖手工三棱针,也因为材料没有钢火,无论怎么磨也不能很锋利,这些三棱针由于没有硬度,一扎皮肤针尖就软,很容易产生倒钩,这样的针不但疗效不好,反而增加患者痛苦。我一直很执着的认为,古人所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绝对是真理!我们针者手里的针具,其实就类似武士手里的兵器,必须做到知彼知己针人合一的境界,如果拿了一件不称手的兵器,很难让你将浑身本事施展出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九针里的锋针是用于治疗经络痼痹的,“痼痹”即是顽疾。所谓久病必瘀,在治疗一些重病久病方面,刺血确实是很有必要的。《灵枢?寿夭刚柔篇》说:“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意思是说,锋针刺血治病,应该观察血络有无改变,如果发现有血络结聚现象就要用锋针祛除这些瘀血。直接把瘀血放掉总比用药物去活血化瘀的效果要快得多,而且不用担忧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这是调血最好最快的方法,常常能够取得非常神奇的疗效。

  《素问?举痛论篇》:“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既然经脈是“环周不休”的,如果气血滞留瘀堵其中某一处,就会造成整个经脈的不通畅,气血就不能完成环周,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瘀堵之处,刺其血让邪有出路,令气血循环恢复正常,病痛也就痊愈了。其实说穿了,针术治病,诀窍就是一个“通”字,通了就既是补也是泄,我只需对这个气血不通的“周”加以修缮和维护,然后调动患者自身的气血去修复他身上的病痛,只要患者的气血能量还比较正常,这些病痛哪里还有不能好的呢?

 瘀络刺血也是我最常用的针术之一,只不过,我所理解的内经锋针的针法,与大家通常所想象的有所不同。正是由于我的理解方式与别人不同,所以才造就了立新七针的针法出来。我如果是靠捡别人的或偷盗别人的东西,或炒剩饭去忽悠的话,那些曾付出天价学费来跟我学习回去的学生,不可能一如既往的尊重和拥护我。学医的人一定要善于思考总结,就拿锋针来说,大家通常只考虑锋针在什么穴位刺血效果才好,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过灵枢经九针里的锋针为什么长一寸六分。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吧,如果仅仅是用于皮肤浅表层的瘀络刺血的话,其实有半寸长也绰绰有余了啊。

 我曾研究过安徽王氏刺血针术,他们的锋针算是扎得比较深的了,有些部位进针深度一寸有余,但王氏刺血是以国标穴位为主要部位,这与我理解的内经锋针似乎有些差异。有些针灸门派则更注重寻找畸络刺血,国内有一些刺血名家认为,畸络实际上是血管的结,与筋结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一个是肌肉的结,一个是血管的结,都要治疗使其松散开。这是他们的一些观点,也许是因为我没啥文化就喜欢胡思乱想,所以我对这些观点并不完全赞同。搞临床的人都知道,很多患者在病痛或相关部位都会出现一些筋节,现在一些热门针法就喜欢用带刃口的针或稍粗一点的毫针去扎这些筋结,想让它松开。同样的,很多医生也喜欢用锋针直接去刺皮肤上暴凸的畸络血管,目的是想通过祛除瘀血以疏通经脈。而现实的状况如何呢?我们看到多数情况下,扎筋结的疗效并不会太持久,刺瘀络的医生把畸络里的血大量泄掉了,结果疗效还是不显著,其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医生在扎这些结节的时候,并不明白这些结节到底是怎么回事,心中医理不明,下手必定茫然。

 这些结节怎么来的,内经里讲的清清楚楚,但不是我这篇文章要讲的内容,我这里只讲锋针。在《灵枢?经脉第十》里有这么一段文字:“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我们仔细看这一句:“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这里讲到一个“结”,我看过很多的灵枢注解版本,都解释说“结”就是聚集,指瘀血聚集的意思,也就是瘀络。张介宾也说这个结,就是“血络粗突倍于常”,意思是血管明显鼓起的地方。可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如果经文表达的真是如他们所说这个意思,那就表达得有点重复了。我们看后面有“甚血者”这三个字,甚,古文在这里的意思本来就有“厉害”、“很多”等意思,这也是说瘀血很多很明显的地方,其实就与张介宾他们理解的“瘀血聚集的地方”是同一个意思,这显然不符合古人常理的,也有悖九针里面锋针长一寸六分这个尺寸的用意。

 瘀络就是结?结就是瘀络?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没答案。直到前年夏天的雨水季节,有一天大雨磅礴,家里楼顶的下水道被盆景掉落的树叶及杂物等堵塞,结果雨水很快就从阳台倒灌进屋,导致了家里楼下水漫金山,我手忙脚乱不停地用水瓢使劲往外舀水,无奈天上瓢泼大雨不停的泻下,我忙活半天屋子里还是不停的漫水进来,最后没办法,我只好寻找到下水道被堵塞的地方,用棍子将它捅开,让水有出路,这才渐渐恢复平静。这一生活现象把我点醒了,这岂不正是《灵枢?经脉篇》所说的“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吗?大节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理解成大的关节,错!这个“节”,在灵枢经开篇的九针十二原第一里就解释过:“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大,我前面说过,你不能单纯的理解成大小的大,气血通路瘀堵了,络脉过不去,就如下水道堵塞一样,聚集的水流就逐渐变大并倒灌横流。所以大节的意思就是形容神气游行出入的通道被堵塞了。经脈是血气的道路,如果前方给堵了,络脉过不去,又不能跑到左右的线路去,因为那不是它的线路,更无法进入体内里面去,就只能往外皮肤薄弱处挤,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皮肤上暴凸的畸络。

 既然络脉是“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我根据观察自然生活现象,就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看到的畸络,并不一定就是瘀堵处。作为治疗来说,并不一定看到畸络就直接刺,我们应该寻找到形成畸络的根源,也就是瘀血堆积壅塞之处的那个结,“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用锋针刺散这个结。这个结不一定在皮肤表面上,但总归是在分肉之间,所以锋针才需要有一寸六分的长度。如果你用针直接刺畸络,有可能你刺的这只是一个表象而已,治标不治本。类似你虽然烧掉野草,但草根还在,必然是春风吹又生。这样扎针,能起多大作用呢?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某些医生治疗膝关节积液采取抽水和注射消炎药之类的“医疗行为”是多么的无知和愚蠢了,银针烧热了去消炎也是一个道理,膏药外敷也是一个道理,或许有效,那是因为瘀堵的地方正好就是你看到积水的地方,但如果你看到的积水是由于远处下水道堵了而流淌漫过来的呢?如果你不想办法找到并疏通那个结,这病就很难治好的,呵呵呵。

 所以在立新七针的针术里,锋针除了常规刺血用途,还承担有一个解结的任务,叫做“散结针法”。锋针的作用是“令可以泻热出血”,这个热,是指经脉中瘀血堆积阻塞久了而产生的热邪,就像垃圾堆久了中心里面会发热自燃一样道理,这时候要用工具把垃圾堆挑散才能泄掉这些热量,所以这个“泻热”并不是说一定是患者发热发烧的时候采用锋针刺血。除了泻热之外,锋针还主治“痼痹”,这跟自然界河沟里水流是一个道理,如果河床里垃圾淤泥堆积阻塞久了,它就会紧紧依附在河床上,我们只靠水流去冲洗,是很难疏通开的。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利用一些锐利的工具先捣散这些淤泥,然后流水才可以带走冲洗干净这些淤泥。治病也是这个道理,如果病痛久治不愈,大多都是经脈之中形成了“痼痹”,我们必须用锋针去捣散这个“结”。

 看到你拎柄针刀冷笑着朝我飘过来,我就知道你想说什么,你别想趁机抓这个把柄替针刀做解释,内经锋针的治疗目的与小针刀的意图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我们不得不承认,针刀横冲直撞的或许碰巧能松解开一些“结”,所以有时候也能起到一些效果。但针刀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主动切割刺破筋膜为目的,或刺破肌肉进去以达骨面刺激,由于你的锋利刀刃,所以这一路过去留下的都是伤害。我常常把这个行为打比喻给学生们听:你路过就路过吧,干嘛你借道而行却非要把路人甲和路人乙都捅一刀呢?人家没犯法也没惹你啊。

 内经锋针的这个捣散针法,不是主观搞破坏,只是顺着经脈通道而入,并且只在筋膜层的空间内进行斜刺或平刺,目的只是分离筋膜层里的“痼结”,并不需要将筋膜横断面割破,更不会去扎肌肉,因为内经认为伤筋伤肉都是错的,老祖宗的教条很明白:“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刺骨无伤髓”,你想解决谁就针对谁,别伤害无辜。锋针“必刺其结上”,在没有结的地方,是不可以用锋针刺的。大家无须担心锋利三棱针的伤害性,你如果要担心,就必须先弄明白九针各种针具所针对的治疗部位。内经讲的明明白白,锋针并不是用来扎到肌肉里面去的,即使在筋膜层里穿刺,也只是针对筋膜层里的痼痹,这些痼痹用毫针或其他圆钝的针具是无法松散开的,必须用锋针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锋针的作用就是破血、散血。所以用锋针做“散结针法”是正当的,也是安全的。

 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来看,解结比较好用的针具还是锋针,锋利的三个棱可以将痼结充分的刺散。

四:员利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员利针者,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灵枢?官针第七》:“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氂,且员其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员利针,取法于氂,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癰痹者也”。

在开篇之前,我要先做一些说明,其实九针里面,我最推崇的得意之作,就是员利针了,这支针也最能代表我付出的心血。所以一年前,在我还没将员利针推向网络的时候,我就给她拿到了几项国家专利。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小人抢注专利,我辛苦研究九针这么多年,如果到头来被人家抢注了,反过来限制我研究运用的话,我岂不是喊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我必须先做好正当防卫的准备。

请一定要辨识一下,灵枢经九针里的是叫员利针,不是市售那种圆利针哦,否则你后面必定越看越糊涂。要解读内经九针之员利针,首先必须为员利针正名。现在很多人都以为市面上销售的圆利针就是灵枢经里的员利针,其实两种针的形状不同,功效也是不一样的。就文字来说,员与圆是两码事,古汉语文字是以象形字为主,这个“員”字用来表示员利针是很合乎情理的,前面一个圆头,后面连着一个圆柱,与员针一样,是以象形义命名。而“圓”字则表示员被框住围了起来,如果用来给针具取名,就表示受限无法施展,于理不符。而且我们现在公认最权威的灵枢经版本,应该是明代赵府居敬堂的版本了,我们看这书原版影印本上面的员利针字样全都是写的“員利針”,只有在近代的一些铅字印刷版内经书里才出现了“圆利針”。最重要的一点,灵枢经里把员利针的功用写的清清楚楚,是专门用来治疗筋痹的一种针具,是扎筋用的,针的形状是如牛尾巴一样的,而市售圆利针则主要是用于肌肉斜刺,是扎肌肉的。其形状也与灵枢描述的员利针完全不符,它只是一支稍粗一点的毫针。也不能说是粗一点的毫针,因为灵枢经九针里的毫针本来就有这么粗,具体的观点,后面我讲毫针的时候再说。

最早我对员利针产生灵感,是在2009年,那时候我还在和济刺灸诊所坐诊,医术受西医理念影响比较大,治病方面常产生很多疑惑,很多病痛都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疗效不好压力就巨大啊,所以头发白得很快呢。临床搞疼痛的医生就能体会到我说的那种感受,我那几年经常是晚上睡梦中也在给患者扎针治疗,梦中的情景就跟白天诊所里一样的在忙碌。有一天晚上做梦,一个中年妇女对我说她膝关节里面痛,蹲下去和起来都痛,我当时就在想,这怎么整呢,然后就看到旁边桌子上有一本书上依稀写有几个字“膝中痛,以员利针,刺膝无疑”,这时候我一下子就醒了,坐在床上发愣,我在努力回想梦里那几个字。然后我就翻阅床头柜上的《灵枢经》,在《灵枢?杂病第二十六》里找到这么一段文字:“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发而间之,针尖如牦,刺膝无疑”。后来我回想这事,常感觉不可思议,我是不信鬼神的,我想应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估计是某天我看灵枢经的时候,这一段文字不经意的印到我脑子里去了,所以才会发生梦里的情景。然后我又翻阅了关于员利针的一些章节,一下子就产生了一些思路,睡不着了,我爬起来,工具箱里翻出榔头钳子锉刀砂布不锈钢焊条这些东西,半夜三更的到楼顶去做了我的第一支员利针。所以我老婆后来对朋友们说我经常半夜起来做针呢,其实并不是经常,就这么偶尔的事。

第一支员利针做出来形状跟现在的员利针还是比较像的,只是那时候对“反小其身”没有理解好,针身做得很细,也没有针柄,总共才长不到两寸,特别是那时候我对员利针的治疗理念完全不清晰。我的手工艺技术还是可以的,针做好了我爱不释手,就放兜里随身揣着。很神奇的事往往也很巧合,我第二天诊所上班的时候,真的就来了一个膝关节痛的妇女,我那时候对用小针刀扎髌下脂肪垫有些经验,所以就想到用昨晚上做的“员利针”来扎髌下脂肪垫试一试,针具消毒之后就从外膝眼(当时理解的犊鼻)进针,斜刺了髌下脂肪垫,有效果!当即患者就活动自如了。我大喜过望,以为自己发明了神针,呵呵,于是后来凡是来了膝痛患者我都用这个方法去治疗,结果大部分疗效都不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遭受几次打击之后,就扔掉了这支员利针。这一治疗理论直接导致了员利针的夭折,直到2010年我从和济诊所辞职专心投入研究九针,才再一次捡起员利针进行研究。我在自己和家人朋友身上做了无数次试验,我的膝关节似乎就是专门用来我做实验的,现在还能看到针孔累累痕迹。随着对灵枢经的逐渐深入理解,并在临床中患者身上不断总结修改员利针的治疗思路,直到2012年申请专利,才算真正成型了。

我讲这些经过,并不是浪费笔墨,也是为了让大家更深刻的认识员利针,做了一个铺垫。《灵枢?九针论》曰:“员利针,取法于氂,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氂,在古代是比喻牛的尾巴,牛尾是什么形状?见过牛的就知道了,就是象一支毛笔一样的,在这里我专门拍了牛和尾巴的照片给大家看。牛尾巴的形状就是“且员且锐,中身微大,反小其身”,所以员利针的形状大概就是如此,前面针尖如毛笔尖的形状,又圆又锐,中部稍微粗一些,后面针身相比之下更细小一些。

员利针的作用,是“令可深内也,主取痈痹”。这句“令可深内”,似乎是说可以扎针进入里面很深的意思。可是员利针的长度,总共才一寸六分,再深又能够深到哪里呢?灵枢经并不主张扎肌肉,所以员利针绝不可能是用来往肌肉深处扎的针。《刺灸心法要诀》有云:“员利针形尖如氂,主治虚邪客于经,暴痹走注历节病,刺之经络实时痛”,从这几句话可以大概了解员利针的功用。根据员利针的长度,也是一寸六分,那么按照我前面的分析来看,这个针所治疗的部位,也应该是在肉分间这个层次。“令可深内也”,说明针头是要扎穿进去的,肉分里除了筋膜就是筋腱了。筋膜是不可以伤的,伤了就会泄漏元气,肉更不可以伤,所以这样推测下来,员利针就是用来治疗筋腱的了。

为什么说员利针是用来扎筋腱的?因为员利针是用于“取暴痹”的,暴,在古汉语里,有突然、猛烈等意思,暴痹就一定是很痛的痹症了,什么痹症才会暴痛呢?在临床中,我经常遇到一些疼痛很剧烈的患者,以前我用粗针扎他们肌肉起止点,效果非常不错,常常立竿见影,只是疗效不稳定。从解剖的角度来看,筋腱是肌肉与骨骼连接的起止端,肌肉的起止点正是筋腱。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的道理,如果寒湿冷凝侵扰筋腱,就会引起筋腱挛缩,筋腱挛缩就会牵扯肌肉,由于筋的力量相比肌肉来说是很大的,互相撕扯之下当然就引起肌肉剧痛。我在02年曾学过中医接骨,那两年治疗一些外伤骨折后遗症患者,观察到很多手腕骨折的患者,打了石膏用三角巾胸前吊着,两三个月后,手腕骨折处倒是长好了,可这时候肘关节和肩关节的筋却缩了,手臂伸不直,抬举也不行。如果强行的伸直或抬举,患者就会发出惨烈嘶叫声,谁都受不了,所以我从中认识到筋缩在治疗一些痛症中的重要性。

《灵枢?官针第七》:“病痹气暴发者,取之以员利针”,如果筋痹发作了,就可以用员利针治疗,尖锐而员形的针尖可以刺破筋腱,然后将“中身微大”也就是鼓起来的身子挤进去,就相似于起到了一个扩张的效果。这个作用有点类似鍉针的原理,员利针是反小其身的,所以尖头圆肚身小的员利针挤进筋里穿过去之后,就是“深内”了,由于针身比较小,所以筋腱纤维在还没被针头扩撑到撕裂的程度时,立刻又缩弹了回来,这样随着员利针一进一出,筋也就张弛有度,不至于被损伤撕裂。筋腱的密度是比较大的,扩张之后,针具抽出之后原本紧张挛缩的筋,立刻就能获得一些不同程度的松懈,症状也就立刻改善,疗效来得远比“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还快。这个道理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观察到:孕妇大肚子绷得紧紧的,生了孩子之后,肚子立刻就松得一塌糊涂。所以要想让变紧的筋腱变松,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它变大,拿大肚子的员利针一扎,一进一出,原本紧张的筋立刻就松了,又不会产生撕裂损坏,肢体正常的活动功能完全不会受到影响。这就是《灵枢经?刺节真邪篇》所说的:“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关于这段话,我曾买过一本巨厚的讲针灸学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后来看到书上注解这段话的时候,说“治大病用锋针,治小病用员利针”,呵呵呵,真不知专家们为啥要这样理解。我说这些并不是刻意揭谁的短,而是确实我们被别人误导太长时间了,总要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我一草根啥也不是,所以不怕得罪人,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老祖宗的智慧就在于总结出来了很多非常安全非常有效的针术,老祖宗推崇的上乘兵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要尽量想办法以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大的胜利。而我们现在很多疗法呢,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这么说并不是踩踏谁,我也任何没资格踩踏谁,因为我是这么一路在临床实战中走过来的,我明白其中各方面的内涵,所以我有发言权。我这两年在网上三番五次的提醒大家,要重视气血要重视气血。就是希望唤醒更多人,今后大家不要一看到这个筋紧了,就用刀刃之类去切断它,人在做天在看哪,何况这样做根本就不是治病解决问题的办法。老祖宗设计的员利针实在是太绝了,可惜疗效这么强大的针具却尘封了两千年。我常在想,如果当初朱汉章老师发明的不是小针刀,而是灵枢员利针,那么现在的疼痛市场,又该是怎样一番景繁荣象呢?至少,不会出现那么多针刀致死致残的医疗事故。

实际上,用员利针刺筋腱,就可以对相连另一头的肌肉起到松减张力的作用,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直接刺激肌肉,比如我们直接用灵枢员利针去扎环跳,很多坐骨神经痛麻之类的症状立刻就会消失。见《灵枢?厥病第二十四》:“足髀不可举,侧而取之,在枢合中,以员利针,大针不可刺”,足是小腿,髀是大腿,“足髀不可举”即泛指整个腿的痛麻等症状,枢合之中就是臀中肌在大转子骨头的附着处,如果不懂解剖,你摸到大转子骨头边缘最紧的那条筋扎不会错。因为员利针不会产生创损,所以员利针扎完之后,患者下床完全可以自由活动不会有任何影响,如果医生懂得合理运用这一针法,患者的症状肯定只会减轻不会加重。请注意,您千万别理解成国标环跳,如果你按国标环跳去扎,就扎到臀中肌肌腹里去了,伤了臀中肌患者走路会跛的。《黄帝明堂经》对环跳的定位是:“环跳,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而取之”,所以真正的环跳并不在肌肉里。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老祖宗为什么说“病在肉,调之分肉”,而不让你直接去调之肉,因为肌肉刺伤了就会痛上加痛更加痛。所以每当我看到某些人用大针长针之类在患者的肌腹上刺、撬、拨、戳的时候,我只好叹息摇头。我要是指出来他这么做是不对,人家老羞成怒之余立刻就会用很多现代医学理论来反驳,结果我反而成了别有用心的人。我要不说呢,看到无辜的患者被他们如此残暴折腾,内心里又实在忍不住想站出来喝止他们。世上任何一个观点都不可能令所有的人认同,总有人跟你唱反调,这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很正常,比如我的《什么是九针》系列写到现在,很多朋友看了我前面的文章都已经认同内经九针的理论非常优越,非常人性化了,可还是有个别人在替那些破坏性疗法辩解:管副作用干嘛只要有效果就行…存在即是合理…不要践踏…不要排挤…不要攻击其他疗法…以和为贵……当然了,我动了别人的奶酪,总会有人公开或半公开骂我的,或借事说事以责难我,这些都无所谓。险恶用心的人大有所在,眼看最近有人借事在媒体网络上泼九针的脏水,故意把李鬼当李逵以混淆是非,我感觉这样下去可能会导致灵枢九针继续尘封两千年,所以我必须将九针内涵写出来,让大家明白真正的九针是啥功效。

作为医疗行为来说,人命关天,疗效更好更合理的医疗技术就应该发扬光大,疗效差的有毒副作用的理当受到质疑与消灭,除非你眼里只认钱不尊重生命。其实我做了这么多努力,只不过希望大家都来重视内经,推广九针,发挥九针应有的功效,振兴中医针灸。虽然我努力的宣扬立新七针,但我一直都讲得明白:我只是挖掘发现了这些针具而已,这些都不是我的智慧,都是老祖宗的智慧。说到这里,我要再次提醒各位一下,我前面讲扎臀中肌附着点所用这个员利针,是灵枢经九针里的员利针哦,也就是如图所示立新七针之员利针,你别拿市面上买来那种圆利针来模仿这样扎,那是做不出这般疗效的。

我们可以借助解剖来理解一下员利针的巧妙之处,骨边缘的肌肉起止点部位的肌腱,正是中医所谓的筋。这些筋,很有韧性和密度,筋直接连接的是肌肉,所以筋的张力大小,就决定着肌肉受到被牵拉力的大小。用“尖如氂”的员利针刺入筋里,可以起到松懈筋张力的作用,就能够让肌肉松软而缓解“肌急”,请注意,我说的是松懈,不是松解。以前我曾在这些部位用0.35的毫针扎,有点效果,但是很不稳定,而且往往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后来我用0.8的粗针去扎,疗效就能提高不少,但相比用员利针去扎,那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当我理解到内经里真正的员利针的寓意之后,不由得欣喜若狂,运用于临床广泛验证,确实疗效出众。

员利针的针法是怎么样的呢?《灵枢?官针篇》中关于治筋痹的针法,有十二刺之恢刺,以及五刺法之关刺。先讲一下恢刺,“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我理解的恢刺就是进针直刺一下,然后向旁边左右各刺一下,然后再前后各刺一下,总共五针,五居中央属土这个理论在内经里还有很大的讲究,那是后话。扎了这几针就可以恢复筋急现象,就如同针刀刺环枕筋膜一样,针刀在筋膜上切割几下,切断了筋膜,筋膜张力当然就减小了,就可以使拘急痉挛的颈项部肌肉松弛,但这一招在内经针术里面是绝对禁止的,从内经气血理论来说,这样做不但危险而且治疗机理也非常谬误。

接下来是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关,也就是四肢的关节,通过人体解剖,我们知道,肌肉附着点的筋或韧带之类,都是附着在四肢关节部位骨缘。渊,在古汉语里是廻水之地,积水的地方,人体关节处正是人体气血所聚积迂回之地,所以渊刺符合关刺之意。为啥又叫岂刺?“岂”在繁体字的写法是“豈”,上面一个山字,下面一个豆,观察自然事物:山是尖的,豆是圆的。篆书文字“岂”的写法上面是山下面是圆形的,所以这里是一个象形取义,这个字的形状就跟员利针是一样的,上尖下圆,所以才“一曰岂刺”。关刺很清楚的指出,筋病要针在筋上,小心不要刺到肌肉出血。刺筋是因为肝主筋的缘故,肝主身之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肝藏血,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就会失养,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所以刺筋痹不要刺到肌肉出血。筋腱大多位于关节附近,所以称为关刺。

员利针是主治筋痹的,那什么是筋痹?《素问?长刺节论篇》这样写的:“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这里这个节,就不是穴位了,就是指的关节。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者为膜。实际上中医所谓的“筋”,也就是解剖学的筋腱这些,筋腱位于皮下,附着于骨关节处,上无肌肉覆盖,少有脂肪充填。因此,筋痹,我理解为也就是筋膜筋腱挛缩现象,也就相似于我们常说的“筋缩症”。临床治疗疼痛,最简单最好治的就是肌痹,一般的针灸火罐按摩膏药等等都可以很轻松的治愈,甚至很多肌痹稍微保养休息一短时间自己也能好。如果涉及筋痹,那就不容易了,不但不能自愈,还会逐渐加重筋缩,而且很多疗法轮番上阵都见效微弱,而员利针则可以法简效宏。当然,如果涉及骨痹,那更是毫针控们望洋兴叹的了,不过这是属于大针的权限范围。

筋缩的发生,有人说是由于缺少锻炼运动,似乎有些道理。但我观察到有些人根本就极少运动锻炼,他却没有筋缩现象发生,比如痴傻之人呆坐在家,不运动,吃了睡睡了吃,却没见他们有筋缩发生。这又是何故?其实老祖先早就告诉我们,“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筋痹就正是风寒湿所致。所以筋缩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风寒湿的侵扰,而筋腱的密度比较大,又是与肌肉关节这些密切联系着的,一旦受寒挛缩就很难自我松展开来,就会紧紧牵拉肌肉关节,形成僵紧板结状态,引起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

治疗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意思是针要扎在筋和韧带之上,也包括肉分里筋膜层的筋结,以及肌肉与骨相结合的肌腱部位,但不可以扎到肌肉里去伤了肌肉,也不可以扎到骨面去伤了骨膜。做骨膜触激术的盆友别跟我急眼,“刺筋无伤骨”这个观点不是我发明的,是内经里的观点。

“病起筋炅,病已止”,炅,是热的意思,因此“筋炅”有筋热之意,根据筋受寒则缩则痹痛生,受热则变软则关节灵活的现象,所以我理解为,筋痹用员利针治疗,让这些挛缩的“筋”变软了,筋痹也就好了。

五:毫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

《灵枢?官针第七》:“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邪之所客于经,舍于络,而为痛痹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

毫针也是我的常用针术之一,在立新七针的组合里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能解决很多其他针具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九针里,毫针的功用非常重要,是其他几支针所不能代替的。现在毫针满世界到处都是,本来无需专门另作叙述,否则就有点多此一举。但我想,我们通过对灵枢经里描述的毫针进行推断论证,可以更深一步了解灵枢九针的奥义。

毫针的针尖“如蚊虻喙”,喙,意思指嘴,蚊虻有人认为是蚊虫,因此他们很坚定的认为毫针就是跟蚊虫的嘴一样非常的细,于是狂热追求0.18甚至更细的毫针,目的是想减轻患者针刺的痛苦,结果在治疗一些痛痹方面疗效甚微。我参考与《黄帝内经》差不多同时代东汉王充写的《论衡》里,有蚊虻一说:“蚊虻之力不如牛马,牛马困于蚊虻,蚊虻乃有势也”。由此我分析,内经所说的蚊虻,应该是牛虻,也叫牛蚊子,这是一种比较大的类似苍蝇一样的吸血昆虫,在乡下喂养牛马的地方常可以看到。夏天常见那种细小叮人的蚊子是叮不动牛马那厚厚皮肤的。而牛虻的嘴那就比较粗了,而且是锥形的,它可以将牛马等动物厚厚的的皮肤刺穿,吮吸其血液,可以想象这个牛虻的“喙”钻透能力是多么厉害。牛尾巴的功能其中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拂扫驱赶那些叮咬它的牛虻,牛虻有时也叮咬人类,小时候在乡下看到被牛蚊子叮咬到的人,会立刻肿起很大一个硬结的包。为了让各位对蚊虻理解得更明白,我在网络上找了几张关于蚊虻的图片供大家参考一下。

根据毫针的尖如同蚊虻的喙这一说法,我很自然的就想到要去看看牛虻的嘴长什么形状,也就因此知道了毫针的针尖跟牛虻的嘴一样,是锥形的尖。可是,有个问题,自然界里可以用来比喻和形容毫针的东西很多,可灵枢经为什么单单要用蚊虻喙来形容毫针的针尖呢?后来我才明白,古人在这里埋了一个伏笔,他这句话其实还表明了毫针的粗细,是跟牛虻的嘴的粗细是差不多的。我曾专门去乡下牛场扑捉几只蚊虻回来做研究,从喙的大小来看,我分析九针里毫针的直径至少都应该在0.5毫米以上。

而《灵枢?九针论》里说“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有人据此认为毫针就是如同毫毛。我们知道,毫毛是非常非常细的,如果按照内经成书年代推算,两千年前到底有没有这种可以制作毫毛一样纤细的金属材料,并且能够运用于针术而不会折断在人体内,这恐怕还真的是个问题。据我收集查找到的资料显示,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于五十年代初从日本引进不锈钢来制作针灸针,之后才有了现代这种纤细的毫针,在此之前的毫针,其实都还是很粗的,明代《针灸大成》里还专门讲到要用马衔铁制成铁丝来打造针灸针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只是比喻毫针的外形类似毫毛一样的修长,针体长度有一寸六分,并不是说毫针就跟毫毛一样细。

古人用蚊虻喙来形容毫针,伏笔里还有另一层意思。牛虻之类的虫子在叮咬牛马的时候,动物们常常是没有感觉的。所以其实古人言下之意已经告诉我们针法了,毫针应该是无痛的,而且“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是在安静的环境下,缓缓的将针挤进穴位,不要有太强的刺激,然后留针候气,让正气顺着过来,将邪气全都驱赶。这样的话,即使针拔出后,正气也已经培养起来了。

毫针长一寸六分,从这个长度来分析,说明毫针设计出来是应用于皮内肉上的经脉气穴,并不针对肌肉深处。这个观点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素问?刺要论篇》里也说:“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刺骨无伤髓”。所以大家要明白,灵枢经有一个中心思想,九针里所有的针具,都不是用来针对肌肉的。现在很多医生把毫针扎进患者肌肉里去,做捻转缠绕上下提插等手法,强行令患者产生胀痛感,其实是损伤了肌肉,往往疗效也并不好,这都是由于对灵枢九针的错误理解造成的。

用针你必须先明白为什么扎针,“邪之所客于经,舍于络,而为痛痹者,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毫针是用来调气的,所以通过用毫针调理经络气血,培养正气,就能够治疗很多痛痹。

古人把九针的毫针设计得比较粗,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由于古代做针的金属材料延伸性柔和韧性都不太好,必须做粗一点。如果针做得太细,扎针就很容易断裂,我们看明代《针灸大成》里还有专门讲“治折针法”,我手里有一些以前收集的民国年间出版国医秘方书籍,其中还能经常看到介绍治针断在人体内的方法。说明至少在民国以前,针灸师扎针治病的时候,经常都有断针的情况发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黄帝内经》成书时代,一两千年前的古人们,他们的毫针能不能做出如头发丝这般纤细来扎。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我多年临床中对比实践,我发现在差不多相同的条件下,粗针确实比细针的疗效要好。说到这里,可能有人立马就会联想到粗针的刺激更强这方面去,其实与强刺激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前面说过,灵枢经九针里的毫针其实并不追求强刺激的,讲究的是“微以久留”,并不需要太明显的针感,微微的有点儿感觉就行了,关键点是留针时间要长。恰恰是因为九针里的毫针不要求有针感,所以较粗与很细的毫针留在穴位里,它们各自所起到的功效,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还不明白,你就去河沟里流淌的水中间,用粗棍子和细铁丝插在水流中间,看看他们各自周围流经的水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吧。呵呵,学内经你如果不结合生活,就凭死看书,就凭你学院里学到那些知识就像读明白?没那么容易。这些观点,灵枢经讲得非常明白,但据我所了解,国内外搞针灸的人,往往谈“粗”色变,似乎只要针粗了就是一种罪过,大多都盲目追求纤细毫针,很少有人思考如何通过针具来提高疗效这个问题。

至于毫针做的非常细小,有没必要?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因为现代的制针技术已经完全不必担心细针容易断的问题了,只要你愿意,你做0.1或者更细的针来扎也没问题。但就灵枢经九针的治疗理论来说,其实并不赞成用太细的毫针,因为九针本身的治疗机理是绝对安全的,所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取得更好的疗效。至于说扎粗针痛苦就一定大,这纯粹是一种意淫。意淫是你在心里的想法,你非要想得这么邪恶,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但我要代表灵枢九针告诉你,扎针产生的痛苦大小,其实并不取决于针的粗细,只不过粗大的针容易让人联想,产生一种恐惧的感觉,那其实只是心理因素占了主导。所以古代一个高明的针者在扎针之前,对患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都是先治“神”,如果这第一步做好了,患者们就会发现原来粗针并不会比纤细毫针更痛,甚至痛苦还更小。疗效自然也很好。当然了,扎针的痛苦大小,除了“神”的决定性作用以外,还取决于针者对病痛的认知深浅以及运针熟练程度。愚医们往往认识不到,自己不在这些方面找问题,却一味只怪针太粗了。如同人穷怪物饥,屋漏怪瓦稀,这种行为非常荒唐。

你只需想一想,牛马等动物的警觉性可以说非常高,你要想悄悄靠近它们,再轻的动作也是远远的就被它们发现了。但它们被牛虻咬了却不知道,往往是被咬完之后皮肤发痒起大包了才有感觉,人家蚊虻是怎么做到的?针术是一种术,进针是靠手法技巧,并不是靠蛮力。虽然是粗针,手法运用好了,并不会有什么痛苦。即使再细的针,你如果手法不熟练,不会正确运针,扎人也是很痛的。做医生,如果你的疗效不好,请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

六:长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灵枢?官针第七》:“病在中者,取以长针”。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病在中,取以长针。这个“中”,是内、里面的意思。那这是指什么病因?《灵枢?九针论》将九针分别对应天地四时阴阳,其中长针对应的是风,“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为深痹也”。八正,指二分、二至、四立,也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八个农历节气。节气交换的时候,气温变化比较突然明显,人体最容易遭受病邪的侵扰。“股肱八节”,指两腋、两肘、两髀、两腘,也就是肩、肘、髋、膝这八大关节,因此,“病在中”,就是指在这些部位关节里面的痹痛,就要用长针来深取,以除风邪。

  “深邪远痹”这个深和远,均指病位在人体的层次深,人体四肢结构表为皮,次为肉,再深为筋,至深为骨。从这个意义上讲,筋骨之间的痹症即为“深邪远痹”。深、远,又有久远、长期之意。邪气深伏,病程较长,治疗起来见效就相对比较困难。《素问?痹论》指出,“其留连筋骨间者痛久”,就是对深邪远痹的又一注释。

长针,“取法于綦针”,《诗经》里有“缟衣綦巾”之说,据此推测綦针应该是缝綦巾衣服之类用的针,巾相对而言是比较轻而薄的,所以綦针应该是比较细的针了,那么由此推论,长针也不会是很粗的针。长针“长七寸”,相当于类似20厘米这么长的针,什么样的“病在中”需要用这么长的针来取?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内经针术理论中九针都是不针对肌肉的,那么不可能这里又要用长针去扎肌肉深刺。再看《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长针的功效是除这八风,风在哪里?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骨解,是指骨缝,腠,指皮肤和肌肉的交接处,按此理解,长针,应该是专门用于八大关节和腰背部皮下透刺的,这些部位都没有直接针对肌肉。

长针用于皮下透刺的比较多见,国内一些针法如芒针、莽针、巨针、赤医针、红医针等等,都可见到这类长针用法,治疗某些疾病的疗效确实不错,只不过有的门派已经不按灵枢规矩办事了,把长针做太长甚至达到一米多长来用,很霸气,呵呵。

皮下透刺我就不讲了,你别用来扎肌肉和胸背部直刺深刺就行,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我悟出来的长针内热针法。

很多人对我表示非常奇怪,说你怎么就想得出来这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哇?呵呵,我说过,我并没有把玩针和治病当成一个必须挣钱的手段,没想过要靠这个养家糊口,我只是一个针术玩家,相当于一个九针发烧友。九十年代我曾是一个HIFI发烧友,痴迷于晶体管、场效应管、电子管、功放、CD机、音箱等等器材设备的制作和改造,疯狂到已经变态的程度,有时候仅仅为了更清晰的听到歌手演唱时发出的一丝轻微气息声,就不惜成本重金投入。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如今我摇身一变成了九针发烧友,我同样是不惜成本,用样是有些变态,疯狂痴迷于九针的研究。所以那些把针术当成挣钱养家发财致富手段的人,你和我追求的境界都不同,怎么跟我比呢?你会很累很累的啊。我有位七针弟子曾这样控诉我:“当我们还在玩毫针的时候,您已经在玩大针了,当我们开始玩大针的时候,您已经在玩立新七针了,当我们开始玩立新七针的时候,您已经在玩纯金七针了,甚至还开始用天然野生麝香来喂养金针……师父,您这样做叫我们情何以堪啊?”

呵呵,如果按照九针玩家的级别来衡量,我至少应该是属于骨灰级别的。按我的生活理念来说,如果玩九针,不能玩出个与众不同,不能玩出个高层次,不能玩出个高品质,不能玩出个技术比别人高高在上,那活着还有啥意思哩?

内经里面讲到有一个燔针,现在的人都认为燔针就是火针,我则不以为然,我认为这是对内经针灸理解方面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关于燔针,内经里依稀散见下列章节之中:

《素问?调经论》:“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

《灵枢?官针第七》:“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灵枢?筋经第十三》:“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焠,是工匠们将金属烧红后浸于水中急速冷却,以控制金属中的含碳量,使打造出来的刀具锋利而坚韧。焠针什么意思呢?不可能是将针烧红了放凉水里,这一行为有点不符合情理。我思前想后,最后认为焠针应该是用火将针烤热来扎针。“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说文》对燔的解释:“燔,热也”,所以燔针就是把针烤热了然后去扎,这才叫焠刺。我们以前在民间尚能够见到民间老中医先将针灸针含在口里,再取出来扎针的情况,有人见了还以为老中医在用口水消毒,嘲笑中医愚昧无知,殊不知这正应了“无知笑有知”那句古话。老中医为什么要先含口里?我们看《灵枢?官针》的解释:“刺燔针则取痹也”,这燔针是用于治疗痹症的,我们都知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本身就是寒凉所致的病痛,如果我们再用冰冷的针去治疗,岂不雪上加霜?《素问遗篇注》里有这样一句话:“用长针,未刺之时,先口内温针,暖而用之”,这也能够解释老中医为什么要口含银针。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的道理,冬天我们的手因为寒冷,手指冷的苍白,所以看到手掌都要小一些,到了夏天,手比较温热,气血充盈掌指,手就显得大一些。气得温而易行,冷则缓行,古代有针灸医生将针投入热汤里取出扎针,也就是这个用意。

所以有人认为燔针就是现在的火针,这个理解肯定是不对的。我们看看现在的火针疗法,针灸师把毫针烧的彤红白亮,然后迅速把上千度高温的针刺入患者肌肤里,这种针法我估计是受到满清十大酷刑的启发研制出来的,不然我真的想不明白这样变态的疗法从何而来。曾有人说火针是源自内经九针的针法,我听了又晕又吐,内经岂能干这等脑残事儿?我且不跟你争论疗效如何,也不跟你争论烧烫伤之后遗留的瘢痕等问题,我只消问你一句:人体这些局部出现冷凉,病因你弄明白没有?如果你不疏通经脉令患者气血来恢复局部体温,你以为用火烧电烤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未免把人体想得太简单了吧,如果气血不足以濡养患处,你把人家皮肤烧烂烤焦了也解决不了问题,过了身也还是会冷的。

《灵枢?寿夭刚柔第六》里有这么一段话:“刺寒痹者内热…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这里提到一个内热,但黄帝并没有问布衣的内热怎么治,只问了大人的内热法。为何布衣和大人有区别呢?布衣为啥就要以火焠之呢?因为劳动人民所受风寒湿更重更深,深达骨缝,“病在骨,焠针”,所以要将加热的长针深入到骨缝里面去治疗。而大人们养尊处优,病邪一般都不能深入,大多只是肌痹筋痹的问题,所以浅刺扎针后再热熨皮肤就能有很好效果。

“寒痹者内热”,何为内热?除了焠和燔让我理解成用火把针烤热再刺入体内,这“内热”二字也让我产生了灵感。《素问?调经论》:“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这里提到“劫刺”,何为劫刺?劫,有强取,劫持之意,《说文》解释: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而通常抢劫打劫的时候动作都是很快的,陌生人悄悄地温柔的从你兜里往外掏钱拿走就不叫抢劫叫偷了。所以从这样来理解,我就想到劫刺与内热的关系,于是立新七针多了一个叫内热针法的名词。把长针刺入痛痹的关节缝隙里,来回快速的抽插,对,抽插,这个动作不用我教,你懂的,然后患者会感觉关节里面像着火一样的发热,但皮表却不会受到损伤。不懂吗?有生活常识的都明白,摩擦能生热啊。呵呵,你们说如果这都不是内热,还有啥是内热?。

特别是骨关节深处寒气聚集,如果天长日久形成骨痹,这时你要是再用冰凉的针进去刺激,就类似于雪上加霜寒更寒,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症状加重啊伙计!这一行为肯定不利于疗效。如果你要用粗银针插进去再在外面点火加热,想把热量带进去驱寒消炎,且不说你这招疗效差强人意,先说你这笨办法,恐怕热量还没带进去多少,外面皮表的肉先被你烫熟了,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二啊伙计。

所以要记住,内经讲“病在骨,焠针”,在用长针、大针之类治疗骨关节痹痛的时候,最好是先加热再扎针,然后视情形采用内热针法,这样疗效会很好的,一些患病多年的膝关节冷痹,很快就治愈了。

七:大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大针者,长四寸,尖如梃,其锋微员,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

《灵枢?官针第七》:“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

《灵枢?九针论七十八》:“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梃,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

在剖析大针之前,我想先讲下与大针相关的一些事情,其实大家明白其中道理之后也会受到一些启发的。网络上曾有人说我是直接把陈超然老师的拨针改名大针,骂我欺世盗名。我一直不怎么做解释,我想清者自清,但最近别有用心的人老是拿大针来说事,让很多不明究竟的人也跟着鄙视我,这种感觉很不爽,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很长时间以来扣在我头上的帽子。

我是089月跟陈超然老师学超然拨针,回家运用过程中疗效有好有坏,但总的感觉是比之前用的针刀钩针之类的疗效要好得多,所以当时我也在爱爱医上也努力宣传超然拨针。到了093月,陈老师到重庆办事,顺便来我诊所,让我安排几个患者他来治疗给我看。我就预约了八个患者,结果没料到陈老师治疗的这八位患者有七个疗效都不好,其中有两个后来症状比原来还加重了,这件事令我很惊讶。这时候我才开始正视拨针,陈老师的拨针肯定是有效的,但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发现他是一位西医理念的医生,这个问题上,他完全忽略了患者的地域差别这个重要的因素,他在江阴用这样的方法可能疗效很好,但重庆的地理气候与江阴完全不一样,重庆本地患者大多身上寒湿都比较重。当时拨针的针法主要是很大力的撬、拨、扫散等动作,会导致深处的肌肉软组织水肿,拨针那种剧烈的针感也是一种气感,而体内寒湿重的人,这种气聚在体内,就会如同凝泣的经水一样久久散不开,影响气血循环,从而影响疗效。所以这类重度寒湿体质的患者,如果纯粹考虑用运动解剖学等西医理念的诊治思路去治疗,疗效大多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我把这件事说出来,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医历程,学习一门医术,我是怎么走进去又怎么走出来的,而不是死守陈规。从内心来讲,我一直很感恩陈超然老师,毕竟,是因为超然拨针才让我逐渐开始认识到灵枢大针的。

之所以让我发现这个道理,是由于我曾去北京山东等地用拨针治疗过几个患者,我发现北方的患者们扎拨针之后针感很快就消失了,疗效也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而我在重庆用拨针治疗的患者,同样的操作方式,往往针感会持续三四天甚至更长时间,很少有患者在经历这种剧烈的针法刺激之后,针感能够快速消失的,见效也比较漫长。这些现象让我对不同地域不同体质的患者的诊治思路产生了重视,其实道理都明摆着:北方冬季虽然寒冷但很干燥,南方虽然潮湿但不寒冷,重庆这地方冬季又寒冷又潮湿,生活风俗饮食习惯地域气温环境差别等等因素,必然导致患者相似症状却有完全不同的病因。所以我不可能把其他地方去学到的老师的针法,一成不变的拿到重庆来用,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不同,用得不好并不一定是老师的医术有什么问题,而是你自己泥古不化了。于是我改变了拨针的诊治思路,把拨针的撬拨扫捅等针法完全扔弃,只把它当做一支粗的针灸针来用,针法是提插捻转点揉为主。后来在灵枢经里看到大针,很合这圆头针的形状,于是我就把已经改为针灸思路的拨针形状的针具叫做大针。但那时候虽然当成针灸针在用,但目标主要还是在腰大肌、多裂肌、回旋肌等脊柱稳定肌群上做文章,还是在扎肌肉。

 后来就是到了2011年,我才开始正式的完全融入灵枢九针里去,随着自己对道法自然方面领悟的越来越深刻,整体气血诊治理念也越来越清晰,彻底的不再用大针去刺激腰大肌多裂肌回旋肌等软组织了,后来的针法就单纯的只是揉磨骨缘为主,不再会造成软组织水肿,刺激也没那么强了,扎完针之后患者再也没有任何不适感觉,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目前的大针,不但外型上已经完全回归到针灸针的行列,诊治思路也不断地完善提高,最终在市场林立的各种针法中独具一格,彻底回归了内经。

《黄帝内经》其实是道法自然的一部医书,内经九针的诊治理论,是“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古人通过观察天文地理人文事物等等这些自然现象,才总结出来九针的。在《灵枢?九针论》中,九针各自对应天地四时阴阳,其中大针对应的是野。“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所以我们就要去自然界看看山野之风水有些什么表现,通过观察,我们就能够大概的明白大针的功用。

人体的关节皮肤,就如同山野一样凹凸起伏,人体之气血,也如同山野里的风水那样营行流动。我们都见过这样一些自然现象:夏季天暑地热的时候,河水流速加快,就容易涨洪水,并且突然的刮风下暴雨;而冬季天寒地冻的时候,冷到一定程度河水快被冻住了,流动速度就会变得很缓慢;最平和的季节,则是春秋两季,这时候天地温和,河水相对而言是很平静的。所以《素问?离合真邪论》指出:“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这段文字就充分的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很重要的关系。我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告诉我,身上寒湿重的人扎针疗效不会太好的,因为寒湿困脾,而脾主运化,所以患者气血不会太好调理。其原因主要是寒湿之气容易产生凝泣,比如我们衣服掉干燥地上捡起来拍拍灰就行了,但掉湿润的地上捡起来粘上面的污垢是拍不掉的,所以病邪流溢在人体里,特别是流转到关节等结构复杂之处,就容易在关节里滞留,气血循行就会受到影响。

大针的形状,是“长四寸,尖如梃,其锋微员”,主治的是“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梃,是古代一种工具,在过去,农村杀猪的时候,杀猪匠要用梃竿,在皮下筋膜层穿捅分离,然后往里面吹气,令肉体软塌的死猪膨胀绷紧,开水烫了好刮毛。这个梃竿的形状就是圆头的圆形长铁棍,所以大针的形状就一目了然。最早我扎“大针”是按照西医理念去运用的,主要是一些撬拨扫捅等针法,幅度也比较大,曾经遇到过两个农村的患者,说我给他们扎针像是在给猪打梃杆,因为我当时正用大针在他皮下朝几个方向来回的捅。当时我没留意患者说的这番话,只是觉得好笑,后来翻阅到内经的这段文字,说大针状如梃,静下来细想,这大针的形状果然有点像杀猪用的挺杆。

其实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错误的运用大针。我看到有人用大针扎肩关节的,有扎臀中肌的,有在腰背肌肉里大力斜刺的、有用来扎膝关节的,还振振有词自己是内经九针的大针。他们这么做有效吗?有的有效,有的没效,因为脑子里全部都是解剖,完全没有考虑气血等问题的影响,所以大部分患者效果都不好,有些还会加重症状。原因就是没明白这支针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扎,患者的病痛到底是哪里的问题。《灵枢?官针》指出“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老祖宗两千年前就提醒了你,行医不能做一个没脑子的愚医,如果该用毫针你却用了大针去扎,该用大针你却用了毫针去治疗,效果都不可能多好的。如果病因在远处,你却在局部扎针,或者病因在浅出你却拿了大针往深处捅,那么你忙活半天也是徒劳,甚至还会大量耗费患者的精气。作为内经针灸来说,针者下针之前,必须明白医理,明白病因,为什么扎这一针,扎完后立刻会有什么效果,后期还会有些什么变化,这些在扎针之前,心里至少应该有个八九成的数,否则你这针扎得就是稀里糊涂的。

我们看看关于大针的主治,“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机关一词”,都涉及到一个词“关节”,关节肯定是指四肢关节了,但你可别以为这就是说在四肢关节处扎针。千万看清楚了,灵枢可是说的“大气不出关节”、“水肿不能通关节”哦,所以这大针肯定不是用于四肢关节处扎针的。那么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才会导致大气不能“出关节”和水肿不能“通关节”呢?

首先分析一下四肢所过的经脉,我们看看手臂,手三阳经从手臂出去到哪里了?大椎,大椎是诸阳之会,如果颈椎下位段出了问题,手三阳经受阻,就会导致关节之气不能出上肢关节。 “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肿,繁体字写法是“腫”肉旁加一个重,只有肉里面水分多了才会重,这就是肿,其实说穿了还是个堵,经脉不通造成的。而我们看到人体最长的一条经脉膀胱经是从腰椎两旁走到腿上去的,如果腰椎部位出了问题,膀胱经受阻,就会导致水气堵塞不能通下肢关节。所以这才是古人说的不能“出关节”和“通关节”,针对的病灶处就是颈椎和腰椎部位了。这也说明了大针只是用于治疗骨病,不是用来扎肌肉的,再次符合《素问?刺要论篇》:“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刺骨无伤髓”这段话的要义。

为什么要这样去分析思考?没办法,写《黄帝内经》的老祖宗们人已经不在了,我们无法问道,唯有从祖宗们留下的片言只语里去分析,结合自然现象,尽量还原老祖宗的思想原貌。我的理由就只有一个,老祖宗们当初并没有谁教会他们精湛的解剖知识,也没有学过高深的现代医学体系,更没有借助复杂的检查仪器和进口医疗设备,不但没让子孙们绝了种,反而不断繁衍了几千年。这一切,不可能只是你近代才几百年历史现代医学的功劳。那么,在那些没有文化“不科学”的年代,“愚昧的”老祖宗们又是怎样去理解和诊治疾病的呢?《黄帝内经》里面其实用了大量的文字解释,很清楚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遵循自然现象。想一想吧,我们要还原老祖宗前年前的思想,不可能去借鉴现在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思想这些,因为这些早已变化了两千年。几千年来,恒古不变的是什么?答案就是一个:自然现象!千年以前水是高处往低处流,千年以后依然如此;千年前太阳出来黑夜就下去了,千年后也是这个道理;千年前有春夏秋冬季节变化,千年后依然存在季节的变化气温不同现象……我们要挖掘千年以前老祖宗们的思想,不借助这些自然现象来理解,还能怎样?

《后汉书·华佗传》里曾对华佗的医术作过这样的描述:“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如此神奇医术,华佗到底是扎哪里治什么病能有这样的疗效?我们都知道华佗发明了华佗夹脊穴,我以前在治疗一些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时候,在他们腰椎脊柱两旁扎粗针,偶尔也能取得这种效如桴鼓的疗效。扎针之前,我告诉患者说一会儿针感会胀到你腿上疼痛的地方去,如果胀到那里了就告诉我,我扎针的时候患者急叫:到了到了,然后出针,患者起来之后,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立刻消失殆尽。这些治疗过程与华佗所治疗的那个病例有非常相似之处。有了这些临床经验作参考,然后我再看看大针的尺寸,长度是四寸,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灵枢经,是唐代王冰注释的明赵府居敬堂的刻本,宋明时期的1寸大约是现在的3厘米,4寸大约是12厘米左右,这么个长度,是应该用在什么部位呢?或许是因为我曾经运用了两三年的“大针”疗法,大多数都是在颈椎腰椎部位做治疗,远期疗效大部分都还不错,所以总结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我在颈腰椎部位治疗也主要是扎华佗夹脊穴,在这个部位,从表皮到达脊椎椎板上的深度,差不多都在3寸左右,肥胖的人主要是胖在肚腹这边,背脊处并不会堆积太多脂肪,四寸也基本上够用。所以我综合我前面的分析,认为四寸大针专门用于颈椎腰椎这些脊椎部位的治疗,是比较合理的。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大针是用于治疗脊柱颈腰椎部位的专用针具了,那这个脊柱部位造成水气不能出或不能通,主要是什么原因呢?《素问?痹论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前面我们分析过了,寒湿性凝滞,必然造成体内深处的气血瘀阻,那么时间久了,滞留的气血就会在骨边缘形成一些病理性堆积物,比如增生之类。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水流经过河道的凹洼或结构复杂之处时,比重较大的砂土淤泥之类就会沉淀在这些地方,形成堆积物。我的这个观点是有根据的,我十来年临床中,阅读过大量患者的X片,观察总结,我发现凡是农村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很年轻就在颈腰的脊椎处开始出现骨质增生,城市里的人则很少出现这种状况,特别是农村中老年患者,更是增生骨赘之类非常厉害。分析原因,过去农村人由于生活工作的条件所致,整天都跟水田湿土打交道,居住条件也是瓦房土墙为多,地面和房屋周围一般都比较潮湿,还很频繁的遭受风雨侵扰,风寒湿对气血的影响就是循环变慢,寒生瘀,瘀性阻滞不流通,就会滞留于骨关节处,长此以往,必然逐渐形成堆积物。所以为什么他们椎关节处附着的增生物质特别多呢,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得知,这些由于风寒湿侵骨所引起的症状,就是骨痹了。关于骨痹,《素问?长刺节论篇》里作了这样的描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正是因为大针是圆头的,无法直接刺入体内,所以这里才特别的说了“取法于锋针”,意思就是说大针是要依靠锋针来协助开皮进针的。“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因为脊椎关节骨痹都在深处,所以刺骨痹就要深刺,但整个过程尽量不要伤到血管和肌肉。“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理解为大针从肌肉不同厚薄处挤进去到达骨面,揩摩骨缘的那些堆积物,当我们感到针下由紧变软了,气血就通畅了,骨痹局部得到气血的润养,体温就会逐渐恢复正常,骨热了,病也就好了。

治疗骨痹,针法采用《灵枢?官针篇》里的“输刺”和“短刺”针法。“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以至骨,以取骨痹”。输,有输送之意,也就是将大针直接扎到骨面。“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磨骨也”。短刺之说,有多种解释,我的理解可能与众不同。这个短,我认为应当是针刺时间上的控制,意思是说扎大针的时间要尽量短一些,为什么要控制扎针时间?因为这大针是用于治疗骨痹的啊,也就是治疗那些体内深处气血瘀阻过久引起的毛病,这类患者的元气,必然已经衰败。而大针粗大,耗散元气是很厉害的,如果长时间的扎针留针,就会耗散更多的元气,于治疗有害无益。所以进针达骨面,只需短时间的摩蹭骨边缘的骨痹结,然后就可以出针了。为什么要摩骨?古汉语里“摩”通“磨”,有摩擦、磨去之意。既然是骨痹,气血瘀阻就必然在深处骨缘缝隙这些地方,附着有淤积之物,圆头大针要磨的正是骨缘的那些赘生物质(结)啊,这才是大针的真正奥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