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最后的实权人物,宁死不跟日本人合作,晚年把王府捐给新中国

 历史的皇宫 2019-10-28

光绪帝载湉和慈禧太后先后一命呜呼,大清朝皇位由溥仪继承,但溥仪不过是3岁的幼儿,实权落到一个叫载沣的亲王手中。这个载沣亲王不是别人,正是光绪帝载湉的亲弟弟,溥仪的亲生父亲,大清朝最后一个拥有实权的人物。

载沣是第一代醇亲王奕譞的第五子,光绪九年(1883年)在北京醇亲王府出生,光绪十六年(1890年)承袭父亲奕譞的醇亲王爵位,此时他才7岁。

影视作品中的载沣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德国要求清廷选派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皇族去德国,亲自为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一事道歉。清廷苦思冥想,最后决定派17岁的醇亲王载沣前去。载沣是仍在位的光绪帝的亲弟弟,还娶了慈禧太后养女瓜尔佳·幼兰,由载沣前去最合适不过。

在德国,载沣见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虽然载沣为已经为克林德一事道歉,但他拒绝跪拜威廉二世的无理要求。载沣义正辞严地说:“我是大清国子民,只跪拜大清国皇帝!”载沣坚守民族气节,却令德国人非常不满,但因为是清朝特派使臣,德国人无可奈何。

影视作品中的载沣

载沣在德国的强硬表现令清廷上下非常振奋,特别是慈禧太后。等到载沣回国,慈禧太后任命载沣为军机大臣,参与决断军政大事,载沣从此成为晚清炙手可热的人物。

按照慈禧太后的遗诏,载沣年幼的长子溥仪继承皇位,由载沣担任摄政王辅政。虽说是辅政,但载沣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军政大权,成为继慈禧太后之后,晚清最后的实权人物。

清朝的最后三年,载沣为挽救统治做了一些努力,包括预备立宪、整顿吏治、训练新军、鼓励工商等,但收效甚微,无法为清朝续命。

载沣年轻时的真实照片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载沣深知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宣布辞去摄政王的职位,他深知自己三年实权统治饱受指责和怀疑。当载沣辞去摄政王职位回到醇亲王府当天,跟家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从此以后,我可以安心在家带孩子啦!”

清朝覆灭后,不时出现复辟活动,但载沣保持低调,从不参与。

后来日本人谋划建立伪满洲国,还是扶植前清废帝溥仪做皇帝。当溥仪向载沣谈起此事,有爱国之心的载沣痛骂溥仪卖国求荣,致国家完整和民族团结于不顾。日本人知道载沣在满清皇族仍有很高威望,找他合作建立伪满洲国,载沣痛陈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严词拒绝,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载沣与儿女们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房产办公和建设,载沣知道自己一辈子没有为国家和民族做过什么,于是把自己仅存的私人房产,也就是他的醇亲王府献给国家,这是载沣为国家和民族做的最后一件好事。

1951年,载沣年老多病,在北京家中去世,终年68岁。载沣的一生,见证了饱受磨难的近代中国,复兴为新中国的艰难路程。

北京醇亲王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