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中医里面有一个“火神派”,善于使用温阳的办法,并且最近十多年还比较火,于是有一部分人,甚至有些养身馆按摩房也打起了“火神派”的招牌,作为宣传推广自己产品与服务的策略之一。 我接触过许多根正苗红的“火神派”中医同行,他们并不是每位患者都用几百克附子,也不是给每位患者都拼命艾灸,也并不是每位患者都用经方而后世方子一概不用。真正的中医火神派,是很务实的,也很谦逊,学习包容任何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的知识,不仅是中医,也包括现代医学。 所以,为了疗效,他们也是该用附子的时候用附子,该用石膏的时候用石膏,该用大黄的时候用大黄,该用时方的时方就用时方,该用温病方剂的时候就用温病方剂,为了疗效,他们不会每一位患者都用附子干姜,并且也很少到处宣称自己是“火神派”。 “火神派”之所以火起来,他们是有长处的,他们并不是所有病人都用热药都艾灸,而是他们非常善于在适当的病人身上使用附子等温热药,在适当的病情下能够打破常规,用上大剂量附子出奇制胜,然后让病情好转,恢复健康。但是,他们并不是盲目运用,也不是随意增加剂量,而是有根据地去运用,有理论的支撑,有经验的支持,当然最重要的是具体病情的需要。这是他们的长处,他们的优势,我觉得每一位中医都应该学习。 许多医生都有自己特别喜欢或擅长运用的某一类或某一种药物,名医更是如此,比如张景岳擅长用熟地,张锡纯擅长用石膏。前辈们对于自己喜欢擅长运用的药物,肯定有其独到的经验与心得体会,对药物使用的指证特别娴熟,了如指掌,这是我们应当虚心学习的经验。但前辈不可能治疗什么病都用石膏或者熟地,这是不可能的。如同我们每个人口味不同,有些人喜欢吃饺子,但不可能一日三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辈子顿顿吃饺子。 但有些中医爱好者或初学中医的人跑偏了,错误地以为所有的人所有疾病都是阳虚,都应该补阳气,都应该吃附子、干姜。这些人还是临床太少,治的病人太少,多碰几次壁就明白了。 还有些人,有些压根就不是正规中医,却打着“火神派”的旗号,让每个人都去吃附子,让每个顾客都做艾灸,不分寒热虚实,不放过一个顾客,哪怕根本就是个热证,是个禁忌症,统统补阳气,最后却对健康造成伤害,悔之晚矣!与其说这些人会做生意,不如说这是打着“火神派”的旗号玷污“火神派”,玷污中医。 任何的中医流派,火神派、寒凉派、经方派、时方派、温病派、攻邪派、滋阴派、补土派、命门派、方证派……都有其长处与优势,学会了,学透了,学精了,用对证,都可以提高疗效,但若胡乱运用,目空一切,肯定会走向极端。 包括温阳等各种中医治法,只要合理运用的,这就是正规医生。如果层次高一些,运用的很娴熟,特别擅长运用,这就是大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如果只为了经济利益而胡乱运用,不顾及每位患者具体病情,这不仅是玷污中医,更是含灵之巨贼。 |
|
来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