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神、水仙之分

 中医闫大夫 2023-03-20 发布于山东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1)

中医火神、水仙二派,实际乃两种投药倾向,与家传、师授、地理环境有关,非守株待兔一方万人不会改变,仍在辨证施治前提下运用药物,得到社会推许,保持了一定的传化观。
火神医家思想体系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四逆汤、大乌头煎,演绎于王好古正阳散、火焰散、霹雳散,喜开附子、乌头、天雄、硫黄、吴茱萸、荜澄茄、肉桂,和薛立斋、汪机、孙一奎、张景岳益气、温补欣赏人参、熟地黄、鹿角胶本质有别,不属该派范围。临床所遣的黑色附子、乌头为主,把桂枝改为肉桂,提升助火壮命的功力,指出桂枝之心不含这一疗能。近代常言陈伯坛、萧琢如、刘民叔(或祝味菊)、吴佩衡四大附子,就是重点起用附子、乌头、天雄的人物,附子止痛不如乌头,回阳驱寒却独占鳌首,将其列归第一。老朽经验:若心力衰竭、汗出虚脱、阴盛阳竭、命门火衰,每剂给予30-90克,水煎二小时,加肉桂5-10克、干姜10-15克、甘草15-20克。腿足水肿加葶苈子15-30克、茯苓20-50克,能大展鸿图,获得良效
水仙派从朱丹溪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不足开始,主张滋水养阴,同火神派“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相反,倡导“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吴中叶天士、薛生白、缪宜亭,其继承者吴鞠通、王孟英均感受此种影响,张锡纯嗜好石膏、白芍、山药、知母,高僧奎元善投生地黄、山茱萸、麦冬、石斛、玄参、天花粉、何首乌,做为囊中必备,形成又一特色。对茯苓、黄连清热泻火不太崇拜,厌他性燥伤阴反可化火,伐生生之气,津液被耗,易蒙损害。
上述双向系统,属人、邪分理疗法,主要保护人身,目的求得“正生病却”,不应以偏颇视之。火神派门庭狭窄,奉行者少;水仙派对温病、流行性热证治途广阔,占不小优势,故风风火火闯九州。
小郎中按:张老在本文中大致阐述了火神和水仙的历史沿革和传承道路,在文章开头张老就明确了这种传承是受到家传、师授、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师徒授受,私淑传承的关系,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
火神派是以擅长使用乌头、附子类药物为其特色,与后世温补派善用人参、熟地不属一类,有本质区别。附子、乌头类药物善于温阳散寒,针对阳虚外寒疼痛类疗效显著,且能回阳救逆,对于阳气虚脱的急危重症有显著疗效。外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张老在文中分享其用药经验,对于急危重症有明确使用附子的临床指征(身冷畏寒,舌淡红苔白,脉沉微细弱)大剂量使用,严格按照煎煮方法可救急救命,因此临床中很多看似危急重症的医案大多有附子的身影,这也造成了很多人认为能用附子敢于大剂量应用附子的人就是高明医家,因为火神派医家治疗疾病大多一剂或者三五剂就可起死回生,而使用人参、熟地、鹿角胶之类的医家大多水平不及火神派,因为他们的医案描述中治疗一些疾病需要坚持服药几个月更有甚者是几年才好,这真是慢郎中。医案事实如此,医家水平真的差距这么大吗?其实不然,火神使用附子所展示的只是当时救急救危之举,当度过这段危重期后,还能继续使用吗?从大多数临床实际情况下看,后期都要坚持使用温补派和补土派的临证思路来填补亏损,补脾补肾才能收到根基固,少生病或者不生病的状态。而这种填补亏损的治疗方案就不是短期之功,而是要久久坚持才能收到很好疗效。
水仙是以滋阴清热为特色的一个学派,以朱丹溪为代表,后世温病学派受其影响,温热邪气伤阴耗气以存津液为其主要目的,因此滋阴清热就成为其特色。后世温病学派更是在滋阴清热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治法,如:滋阴息风,清热凉营,清热凉血,凉血止血等等。清热或者清热解毒治法在中医临床上应用颇多,甚至都有泛滥之势,这也正应了张老提到的水仙派对温病、流行性热证治途广阔,占不小优势。小郎中认为这和其用药也有关系,清热药偏寒偏凉,属阴,阴主静,用对后疗效较快,即使用错也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太大影响,后期能有机会再改弦更张。而火神派用药偏温,偏热,属阳,主动,且临证中多是危急重症,而附子乌头类药物性质又较为峻烈,一旦用错会出现一些不可估计的后果,因此临证中使用较为谨慎,所以张老提到火神门庭狭窄,奉行者少。
中医自唐宋以来就形成了很多学派,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之所以会形成这些学派,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各个医家从自身角度研究经典在临床中不断实践并针对当时的一些错误思想予以纠正改善,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学派,但是这些医家的思想并不偏颇,并非后世认为的寒凉派只会用寒凉药,滋阴派只会用滋阴药等等。这些学派首先是遵从内经的整体观思想,遵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处方用药,是真正的辨证论治派。这也是张老在文中提到的,仍在辨证施治前提下运用药物,这才是中医根本的学派。任何学派脱离了辨证论治的思想,都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被后世认可中医学派之争由来已久,封神封派之说也从古至今,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闹完一派又出一神,就像流行歌曲一样,一阵风就过了,唯独经典历久弥新,辨证论治亘古未变。现在很多人自称经方派,和当年火神派同出一辙,如果自认经方派而摈弃或者轻视其它学说就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研究经方学习经方是任何一个中医临床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作,毕竟现在还没有任何医家能够超越张仲景的贡献,但张仲景是不是就解决了中医临床中所有的理论问题。肯定不是,不然也不会有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进步,经方很好很重要,但是唯经方不可取,只有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圆融地应用中医基础理论客观分析临床实际症状才能不断地取得临床进步,理法方药缺一不可。
中医学认识人体非常简单,一阴一阳而已,一正一邪而已,保护好机体,达到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即可少生病,不生病,是谓得道。掌握好这个道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牢固树立辨证论治的思想,客观分析临床实际症状,找到症状背后的本质病机,根据病机本质遣方用药即可成为大医、“神”医。何为神?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