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起点不高,怎么学好经方?

 中医药方便 2019-10-29
近些年来,中医学术经方热,这着实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中医学术确实应该回归经典,中医确实应该注重临床,这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历史发展的观点可以得出的结论。
但是,中医本来就不好学,中医经典更是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特别是许多人的中医基础本来就一般,应该怎么学经方呢?目前,全国众多中医前辈和中医同道们从六经入手、从方证入门、从经方的类方切入等等,都是有益的尝试,即使如此,我认识的许多中医同道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仍旧有诸多的困惑。基于此,我提出如下几个观点和解决的具体办法,为经方的传承做一些探索,希望对中医同道们在中医经典学习之路上有所帮助。

一、历史地了解中医流派

近几天无意中看战国时代的相关影视作品,当年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场景也是颇为令人赞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出现多个流派,战国时代即使是其中的法家学派,仍旧有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的区别。同样的道理,到了汉代,由于研究和应用重点的区别,中医有医经派和经方派之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经方流派,从神农本草经到伤寒论,再到后来的百家争鸣,都讲解一个方证,因为从缘起的神农本草经,就是什么药能够治疗什么症状,到后来的千金方,仍旧是什么方子能够治疗什么症状,或者什么病用什么方子来治疗。而其中治疗的依据,就是神农本草经当中对药物的四气五味的认识,应用药物气和味的偏性来影响和调整人体的气血,来通闭解结,以反之于平,这就是经方流派的原始思路。如果我们学经方,用后世的归经思想甚至是现代科学对药物、方剂的研究来理解和应用经方,就偏离的古人的原始思路,让我们的中医学习徒增茫然。

二、客观地看待仲景成就

从历史的观点,客观地看待张仲景的成就,令我们对中华医圣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首先,在东汉末年瘟疫横行,从西汉鼎盛的汉武帝时期6000万人口,到三国末年魏蜀吴合计竟只有770多万,人口竟然减少了87%左右,只剩下13%,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称为伤寒的瘟疫,我们能够感受到张仲景为什么要写伤寒论,没有深厚的中医积淀,不是悲天悯人的苍生大医,这是做不到的。当然,仲景书当中的方子可不是独为伤寒而设,而是传承历代前贤在经方方面的成就,加以完善和补充而成。
此外,查看中医古籍,神农本草经中是没有脉诊的,辅行诀中也无脉诊,即使是到了唐代的千金方,除了收录仲景书的内容外,也几乎没有脉诊的内容。因为,从脉诊的缘起看,这是从研究经络的医经派发展出来的诊断方法之一。而张仲景又是创新性地把中医的脉证尽可能广泛地应用到经方的应用当中来,这种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力度之大、意义之大、实效提升之大,后世能够继承者都甚少,令人敬佩之至。

三、历史地认识六经辨证

我们翻查古籍就会发现,仲景之前的经方流派并没有六经辨证的依据,而仲景应用的六经辨证来指导经方的应用,并且仅限于在伤寒论当中应用,可见还是为了更好地指导那个年代横行肆虐的伤寒。
其实,在仲景之前,六经辨证古已有之,并且有多种认识,仅黄帝内经中就有5种以上对六经的认识和不同的应用思路。但是,仲景的六经辨证与其他我们能够查到的六经辨证,从具体内涵上却和其他六经多有不同之处,即使是仲景非常推崇善于诊断的医祖扁鹊,其使用的六经辨证也与仲景多有不同。
因此,如欲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仲景的六经辨证理论,仍旧应用从仲景书中查。

四、深入地把握类方学习

仲景书属于经方流派,仲景乃是经方流派的杰出传人。而经方是讲究方证的,我们从神农本草经、千金方等古籍当中,都能够读出经方流派对方证的重视,因此,学经方要把握方证。
什么是方证呢?就是临床治病,需要把辨证具体到应用哪一张方,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治疗的方向。如何把握方证呢?从仲景书看,就是从症状和脉象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也就是脉证结合。那么,方子那么多,逐个掌握方证,岂不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当然如此,化繁为简学习的方法,就是通过类方来学习和研究。
类方,就是把相似的一类方来一起研究,这既节约了时间,也明确了相近经方之间的细致区别。
总之,从历史的观点了解中医流派,对仲景书有一个总体认识;通过客观地看待仲景的成就,来把握仲景的脉诊和六经辨证;通过类方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快速掌握常用经方,从而更好地把握简洁高效的经方的临床应用,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疾病痛苦。
以上仅为简述,为了解决起点不高的中医同道学经方,为了解决许多人在经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惑,为了把个人已经掌握的直接高效应用经方的经验和更多的中医同道分享,第一次举办的持续5天的经方训练营将于11月6日在北京召开,还有几个席位,欢迎到现场来深度交流!

二0一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