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收藏到底可不可行 钧窑瓷器丰富多彩的铜红窑变釉的成功烧制,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一览无余的单色格局,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并为以后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钧瓷在宋初已负盛名,宋代中期得到很大发展,很快饮誉全国,声震京都,进入了名窑的行列,被喜文弄墨、善诗长画、喜爱花石的徽宗皇帝赵佶所看中。为了满足宫廷建造园林和美化生活的需要,选派职官,集中民窑优 秀工匠,在阳翟县(今禹州市)钧台附近设立官窑,为宫廷烧造贡瓷。 ![]() 民钧瓷器相对陈设器数量较多,价格低一些。拍场常见盘、碗之外,尚有鸡心罐、双系罐、盖罐、长颈瓶、葫芦瓶、三香炉等,胎粗釉差品较多,精品价格在百万元以上。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经著 名收藏家张宗宪之手的8.5厘米高宋代天蓝釉紫红斑鸡心罐,拍至169.5万港币,类似鸡心罐市场上并不多见。2010年以后,香港、北京市场上民钧陈设器数量渐多,有行家认为主要受到香港市场高古瓷器行情走高影响所致。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曾经徐展堂在望山庄收藏过的元代钧窑天青釉紫斑龙纹团花大炉拍至82.8万元,大炉高37.5厘米,平口双立耳、直颈圆腹,下承三足,炉口外沿贴塑梅花,炉颈贴塑团菊,另侧颈腹间腹贴塑行龙,通体施肥厚的月白釉,局部现玫瑰紫斑。 ![]() 钧瓷的原产地在禹州,只有禹州产的钧瓷才是“道地产品”。其釉面呈色具有活 性,五彩渗化而南方一些地方生产的钧瓷均为仿钧,虽然有一些钧瓷的特征,但是其釉色大都由人力设置“窑变”,缺乏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