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事会里席位分配的奥秘(创始人必读)

 草民一介斋 2019-10-29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公司的重大决策通常都是由董事会来决定的。如此重要的机构,一定要了解清楚其游戏规则,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被动。

董事会也有游戏规则:

       我的一个学生,某公司老板的夫人向我咨询这样一件事,她先生占公司67%的股份,另外两个小股东分别占11%和22%的股权,两个小股东提议成立三人董事会,三个股东做董事,并且各占一个席位,有一个小股东甚至提出要让自己的老婆担任监事,公司老板同意了。我的学生认为这样做不对,可是她的先生却认为没有问题,两个人为此吵得不可开交,她就打电话问我这样是不是可以。显然,她老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在股东会,他有67%的投票权,但是在董事会,他却只有三分之一(33%)的投票权,这就意味着他的控制权从67%降到了33%,这无疑会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隐患。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建设自己的董事会?

        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董事会也可以说是公司的大脑。公司能不能良好运转,特别是规模企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有没有一个优秀的董事会。CE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有一个优秀的董事会。GE董事会曾经非常自信地表示,他们在一天之内就可以找到适合GE的优秀CEO。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比如经营规模达到2000万元左右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董事会的建设了;如果公司里有很多股东,为了处理各股东的关系,也不得不成立董事会;或者公司虽然不大,股东也不多,但是希望借助外脑健康发展,就也要成立董事会。要成立董事会,首先要对其游戏规则有一定的认识,才不至于陷入被动。

席位分配要与股份比例相匹配:

        中小企业在刚开始成立董事会时不需要很多人,人太多会使董事会行动迟缓,而且容易出现分歧,形成小帮派,影响决策达成。人太少,又难以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结构。所以对中小企业来说,董事会席位的设计通常应该保持三席或五席,最多是七席,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五加二或减二。

        股东在董事会的席位最好和其股份比例相对应,就是在股东会的投票权和在董事会的投票权比例基本相当为好,偏差不要太大,不然就会有股东丧失一部分权利,而另外的股东得到额外权利,造成责权利不相匹配。在前面的案例中,我学生的先生有两倍于两个小股东的股份,却只拥有一个董事席位,相差太悬殊,轻易就丧失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未来在决策公司事务时就会非常被动,经营风险也比较大。一般情况是,出资多的人相对来说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也比较大,而权利能跟风险和责任对应才是比较合理的。

       怎么做才能保证这种对应呢?还是以这家公司为例来说明。他们可以设立三席董事会,老板方占两席,另外两个股东占一席,老板方除了自己以外,还可以提名自己身边的人占一席,这样她先生在董事会就有三分之二的控制权,另外两个小股东有三分之一控制权,这和他们在股东会的控制权比例是基本吻合的,这种设计不会出大毛病。董事的席位分配要跟股份比例相匹配是董事会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

董事会不要和经营层重叠:

        当前,在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特别是中小企业中,经常会出现董事会和经营层的高度重叠。如果一家公司的所有股东都是内部股东,都在公司做事,他们要成立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就很可能都是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在经营层面的副手、下属,那么董事会成员就和公司的高管会人员是同一拨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董事会成员之间有上下级关系或者利益关系,那么在做决策表决时就会受影响。一是很难有人能够逾越上下级关系提反对意见;二是已经习惯了执行,角色的转变比较难,所以很难做到完全的独立、客观、公正,会直接影响表决结果的可信度。如此一来,公司决策的正确性就会受影响,董事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失去了意义。当董事会隐含着这样的不健康因素时,久了便会形同虚设,甚至可能会带来利益纷争。所以,董事会最好不要和经营层重叠。

引进外部董事:

        如果公司出现董事会和经营层重叠的问题,或者股东太少,比如就夫妻两个人,可以考虑引进外部董事。

       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包括独立董事和灰色董事。独立董事是可以在董事会中保持完全独立人格的人,除了担任董事之外与公司没有任何关联。灰色董事是与公司有关联的外部董事,比如不参与公司经营的外部股东,因为是不在经营层面,所以与公司任何人都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但是和公司会有利益的关联,仅可以保持相对的独立。

        外部董事一般都是在管理方面有一定经验和认识的人,或者是这个行业的专家,或者在某一领域学有所长,比如法律、会计、金融等。他们的意见能够弥补内部董事知识结构的不足和思维的局限,使决策更富理性。他们可以从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公司的管理决策、评价公司绩效,避免内部董事“当局者迷”或是过分“自恋”。外部董事,特别是独立董事,监护的是整体股东的利益,尤其是在有潜在利益冲突的时候,独立董事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帮助公司进行决策。当投资者意识到其利益有人维护的时候会感到安全,公司也会踏实安全地前行。由此可见,引进外部董事可以确保董事会有效运作、健康发展。

       如果公司有外部股东,则外部股东可以作为投资人进入董事会成为外部董事。有外部股东做董事与再请一个外人做独立董事并不矛盾,而是对董事会的建设更有意义。

结语:

        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董事会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我们以前没有这样的经营文化。董事会是把靠权力主导逐步转变为靠规则主导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从人治转为法治的关键一步,是从个人决策到集体决策的关键一步,也是公司从草莽阶段到规范治理的关键一步。对企业成长来说,这必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做就比不做强,哪怕先是一个形式,先成立起来,然后再慢慢地积累经验,一步一步地去完善、去改进,终会把董事会建成一个成熟、优秀的董事会。

        奉送大家一句话,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说过:不要用兄弟情谊追求共同利益,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