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如何区分烦与躁?

 中医药方便 2019-10-29

中医书友会第222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烦,扰也。可用心烦意乱一词作解;躁,形声词,从足,喿声兼表字义,足是人的脚,而脚的作用是使人能够走动,喿是出现众多的事物,合起来的意思是生出要走动的众多事物。那我们在临床中如何区分烦躁呐?(编辑/唐义超)

烦、躁有别琐谈

作者/柴中元


烦与躁常并称,如《内经·至真要大论》说:“少阳之复,大热将至,心热烦躁。”又说:“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脐下反动,呕逆躁烦。”或因之而以为“烦躁”、“躁烦”同义。如《中医词释》说:“躁烦,即烦躁。”实则“胸中热郁不安为烦,手足扰动不宁为躁。”烦、躁两者,有一定的区别。烦与躁虽多并见,亦可分见。成无己认为:“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笔者认为,烦躁是烦而兼躁,以烦为主;躁烦是以躁为主,躁而兼烦。欲明此义,当先知烦、躁之区别。在古籍中,于烦、躁分际者固有之,然烦、躁分论而各含蕴义者亦不乏其例。
《金匮要略·虚劳篇》说:“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黄疸篇》说:“腹满,舌萎黄,躁不得睡,属黄家。”《黄帝针经·五乱篇》说:“气乱于心,则烦心密默,俯首静伏。”说明烦者虽心中闷乱,懊恼不眠,外观其形,也可俯首静伏。而躁则不安而动,肢体扰乱不宁,其形不静,若神虽乱而形静默,就无所谓躁。但总因烦躁每相兼见,仲景论中,亦时有“烦躁”、“烦而躁”等提法,后人由是而不注意分论处各别之蕴义,故常致注经之失误,如黄疸篇上条,仲景是就少阴黄疸言,证是属虚寒夹瘀,并非热证,而注者不明“躁属阴盛”之理,咸谓湿热,殊觉非是。盖此条之属寒非热,与同书《腹满篇》“病者萎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条互参自知。
考诸《辞海》:烦之本义为热头痛,而躁为不安静。《辞源》则曰:烦,闷也。躁,动也,扰也。但由于烦亦可引申为烦躁,后人遂不复别其异,致使在近代医书中,烦、躁两者,如油入面,几不可复别其楮叶。但若研读古医籍,实当知阴躁阳烦之异同(《明理论》曾有“烦也躁也,有阴阳之别焉,烦阳也,躁阴也”之说)。

古医家中,李杲深识仲景烦、躁分论之旨,《东垣十书》说:“仲景分之为二:烦也,躁也。”并加发挥说:盖火入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又说:“夫烦者扰扰心乱,兀兀欲吐,怔忡不安;躁者无时而热,冷汗自出,少时则止。经曰:阴躁者是也,仲景以栀子色赤而味苦,入心而治烦;盐豉色黑而味咸,入肾而治躁,名栀子豉汤,乃神药也。”李氏论该方,并有“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之说,两者可以互参。
笔者认为:躁固属肾,烦则属心,喻昌“烦为心烦,栀子入肺以治烦,”又云栀子入心以治烦,所论有欠完善,故有人曾提疑问说:“烦者为心之烦,躁者为心之躁,何烦为肺、躁为肾也?”对此,李杲作了这样的解释:“夫心者君火也,与邪热相接,上下通热,金以之而烁,水以之而亏,独存者火尔,故肺肾与心合而为烦躁也。此烦虽肺,躁虽肾,其实心火为之也。”这是说烦属肺、躁属肾,但都与心有关,若烦躁并见,是肺肾与心三脏相合,其说就解释烦躁兼见之病机,可备一格、但就何以云栀子入肺治烦,又云入心治烦来说,仍难使人满意。
就阴阳学说论烦、躁,大体躁属阴盛,烦属阳胜,此无疑义。但阴阳可以转化,故《医学入门》说:“烦为阳之相胜”,又说:“烦极则反发厥者,乃阴所致,言热极则反,与阴盛发躁同。

陶华认为躁是从烦发展而来,《伤寒六书》说:“烦为扰乱,而躁为愤怒,躁为先烦而渐致躁也。伤寒烦躁,则有阴阳虚实之别,心热则烦,阳实阴虚;肾热则躁,阴实阳虚。烦则热之轻,躁则热之甚也。”躁是否均从烦发展而来?这一点很值得怀疑。陶氏论躁,说肾热是阴实阳虚,则可知此“热之甚”原是假热,诚以肾躁是阴盛,虽热之甚而本质属寒,故陶氏又说:“阴极发躁(笔者注:此极即盛之意),或阴毒火邪。投热药反剧者,不可用凉药,仍与热剂,用四物汤辈。”而心烦则不论属实热属虚热,均不可主以热药,此明甚。

对躁虽属寒但阴中有阳、烦虽属热但阳中有阴的问题,王肯堂曾有很好的论述,《证治准绳》说:“先贤治烦躁,俱作有属热者,有属寒者治。独烦不躁者,多属热,唯悸而烦者为虚寒;治独躁不烦者,多属寒,唯火邪者为热。盖烦者心中烦、胸中烦,为内热也;躁者,身体手足躁扰,或裸体不欲近衣,或欲在井中,为外热也。内热者,有本之热;外热者,多是无根之火,故属寒也。”烦属热为阳胜,躁属寒为阴盛,此虽非绝对,但不失为一种从经验中升华而来的理性认识,故值得重视。
从判断疾病之轻重来说,前人经验,但烦不躁者轻,仅躁不烦者重。如《医门法律》说:“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盖脉不至,阳已先绝,不烦而躁,孤阴顷刻自尽矣。”由是我们还可知,所谓“躁属阴盛”,是指阴邪盛,因为阴邪盛,才致真阳失守,出现假热,此假热虽属阴(邪)盛阳(正)衰,但真阴亦是不足,故治疗不但要以附子、干姜类热药破阴以回阳,并应加补药如人参、甘草之类于其中,或用肾气丸或六味回阳饮类方加减,使逐邪而不损正,方克有济。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