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来主义最重要的一句 三人行范文网 www.3rxing.org

 潮大叔 2019-10-29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全文可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相对,提出“拿来”。  第二部分(第3~5)着重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三部分(第6~7段)着重揭露“送来者”的真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来拿)。  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出结论。  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部分(1-4段),着重批判“送去主”,揭露、谴责国民党政府在学术与文艺面媚外卖国的行为及严重后果。  第部分(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内涵。判在接受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义的意义和条件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一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去”,着重批判“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去”“送来”两个角度证明实行“拿来义”的必要性,也便于读者对“送去”“来”加以比较。  文章的前三个部分中有立。第一部分提出“拿来”,第二分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阐述“拿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文章的第部分,以立为主,立中有破,对“拿来主义”作正面的分析,对论点用比喻进行正面的、接的、具体的阐述。  分析文章的思和层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文章的重要内容及其呈现和展开方式。所以分析段层次可以更灵活一点。比如.抓住文中的三个键词语.也可以把文章分为这样三个部分——  一个关键词是第7段开头的“所以”,第一部分是第1到第7段.谈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义”,从论证方法上来说.用的是因果证。  第二个关键词是第8段开头的“如”。第二部分就是第8、第9两段,谈怎样实“拿来主义”,从论证方法来看.用的是比喻证。  第三个关键词是第10段开头的“之”,第三部分就是第10段.总结全文,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或从分析议论文“三段论”结构人手把全文分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第1、第2为引论。作者一开始先从“闭关主义”和“送主义”写起,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出“拿来主”。因为上边谈的都是“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所以下边引出来的当然是“主义”(拿来主义)。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方多种多样。《拿来主义》运用的是引入式。文章开始就紧扣题目,提出问题。第3到第9段为本论分,从反、正两方面分析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后一段为结论部分,共五句话,或总结,或调,或照应,或重申,或阐明,与前边各段处处联,全文浑然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