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小建中汤(《金匮要略》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踏遍青山的中医 2019-10-29

    【小建中汤】村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条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读方笔记之一:此方按《伤寒论》的解法,是表证未解,而津已损耗。表未解故四肢酸痛;津损耗,故悸,衄,腹中痛,梦失精,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读方笔记之二:治虚劳之方甚多,如薯蓣丸,如炙甘草汤,如八味肾气丸,如后世之十全大补汤,为何这里先用小建中汤?一是有四肢酸痛的证据,故先桂枝汤;二是有里急的证据,故先芍药甘草汤而加大芍药的量;三是津损,故加大芍药的量,并用胶饴。

    读方笔记之三:薯蓣丸、炙甘草汤、八味肾气丸,以及后世之十全大补汤,均各有其侧重。如薯蓣丸气血两虚而有寒邪风邪入侵;炙甘草汤气血两虚而心悸、难眠;八味肾气丸津虚而腰痛、少腹急、小便不利;十全大补汤气血两虚而偏寒,以及黄芪建中汤,则是表证未解而里急、气虚,等等,总要耐心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