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晓剑|问题意识与艺术批评的建设——《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编后记

 WQ_AI_LYS_999 2019-10-29

问题意识与艺术批评的建设

——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编后记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Construction of Art Criticism:

The Postscript of An Anthology of 20th-century Western Art Criticism


摘要:艺术批评的状况在中国依然有待改进。这首先需推动艺术批评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基础文献的积累、批评观念史的梳理、批评方法论的研究,以及针对批评的理论反思等。《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的选编是针对国内批评界现状、基于明确的问题意识的产物;全书从批评的典范之作,到批评的基本范畴、方法、反思,涵摄内容宽广,进阶层级有序,体现了编辑体例上的创新。编者希望用西方的经典文献,为中国艺术批评的建设提供一份历史的参照。

文章来源:原文发表于《艺术当代》2018年第五期。


 我求学的时候,曾很多次想象一部批评文选的理想模样:其选文应具典范性,能为学习艺术批评者提供写作示范;入选作者应具代表性,当为某种艺术观念或某种批评方法的大家,其判断已经经受了时间的检验;文集既要体现编者的倾向和立场,具有显明编者问题意识的主线,又能兼顾批评方法、批评家和批评对象的多样性;而最重要的是,它应该为专业院校有心深入艺术批评的学生,勾勒艺术批评发展的大致脉络,乃至提供可资凭借的进阶线路。

 当这次真的有幸接到协助沈语冰老师编辑《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的任务,进入搜抉文章、寻找译者、构思体例、设计框架诸种环节时,才一次次感受到事情的复杂和困难——理想的原则在落实为实际的文本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过程堪称曲折与艰难。好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在多位热心朋友的倾力帮助下,这部选集终于初成规模,可以跟大家见面了。

《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封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选集的框架设置,这也是编者颇费苦心、又最为自得之处。最初,面对浩如烟海的批评文献,我们为如何用一个合理的结构来呈现20世纪艺术批评的概貌而犯难、而犹疑不决。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由沈老师给出了眼下这个框架。我们认为,对于广大读者来说,领略20世纪西方批评的典范之作,对艺术批评有初步认识,是首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了解20世纪艺术批评中的核心范畴,深入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并在反思中对批评写作有真正的领会。因此,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以“批评的典范”来涵括20世纪各个时期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希望为一般读者提供批评写作的示范;以“批评的理论”来容纳20世纪艺术批评中的基本范畴、主要方法,以及对相关理论和批评本身的反思。大致说来,上下两编各有侧重,我们认为,这样的设置比较好的体现了艺术批评的不同层次,也符合一般的学习进路。

  就上编“批评的典范”来说,我们对文章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几点。第一是尽量选择具有时代性、具有现场感的批评文章。学者们考证指出,批评(criticism)这个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希腊语,当时有“仲裁、评判”之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艺术批评家承担着为公众“评判”艺术作品优劣的责任,即便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评价性艺术批评”(evaluative art criticism)已经失落、文化分析和理论运用成为潮流的情况下,公众也还秉持这种前见。这是在要求批评家,对同时代产生的、还不具有一个历史的作品,对该时代还悬而未决的艺术现象,率先做出判断。因此,艺术史家、批评家列奥·施坦伯格说,艺术界洪流的流向还不明确的时候,要经过一些冒险的批评家的多次试切,某些河道才得以成形。20世纪公认的优秀批评家,都因对于同时代艺术家和艺术现象的“先知先觉”的判断而受人推崇,比如罗杰·弗莱之于后印象派,阿波利奈尔之于立体派,格林伯格、罗森伯格之于抽象表现主义,弗雷德(在否定的意义上)之于极简艺术,等等。这些已经被时间所证明的代表批评家的代表文章,是本选集上编优先要采用的。

塞尚 《从马赛看埃斯塔克海湾》

1885,99.6 x 80 cm

 

毕加索《带玩具船的少女》(又名《在海滩上》)

1937 ,129.1 x 194 cm

  我们同时也考虑到批评家方法和立场的多样性。因此,在这个部分会出现罗森伯格、格林伯格、施坦伯格“三伯格同框”的情形,也会出现弗雷德与罗莎琳·克劳斯关于极简艺术的“对垒”,读者可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其中的差异,进而体会他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关于艺术的“真相”。我们还特意收录国内极少介绍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代表-克劳德·莱贲茨津的文章,相信他对弗兰克·斯特拉别开生面的评论,可与形式主义批评相参。此外,在艺术批评的几种主要类型中,哲学家的写作也是相当独特的风景,比如梅洛·庞蒂之于塞尚,海德格尔之于梵高,不过我们在选编时对此类文章作了最大的节制,因为那是一个完全可以单独成册、别有意趣的选题。我们单单选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的一篇短文,主要是因为所评论的对象是当时著名艺术家丹尼尔·布伦。

德·库宁,《女人I》

1950-52年,192.7-147.3cm

弗兰克·斯特拉的特型画”Ctesiphon I“ 1968

丹尼尔·布伦,《相交的轴线》,装置作品 1983

 当然,我们还顾及批评对于时代重要主题的把握。所以,希尔顿·克莱默论后现代主义,戴夫·希基对“审美回归”的呼吁,道格拉斯·克林普对博物馆的反思,让·克莱尔对当代艺术家伦理责任的审视,以及对艺术家、策展人影响较深的“关系美学”,我们都尽量有所覆盖。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瓦尔特·本雅明的《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还有本雅明·布赫洛侧重历史梳理的名篇《1962-1969年的概念艺术:从管理美学到体制批评》,也被我们置于这个部分。

马列维奇《黑色方块》

1915,79.5 x 79.5 cm

(2)马列维奇《黑色方块》1915,79.5 x 79.5 cm

莫里斯·路易斯

《达勒特·卡夫(Dalet Kaf)》1959

 下编“批评的理论”,我们又区分出三个层次:“范畴”“方法”“反思”。“范畴”部分,主要集中于“前卫”与“新前卫”,“现代”与“后现代”、“当代”,还有“文化工业”、“自律”这些关键词。选入的几位作者,都是最重量级的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彼得·比格尔、本雅明·布赫洛,其法兰克福学派背景构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线索;而格林伯格与阿瑟·丹托,在美国批评语境中既有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又有立场上的对立关系。

  读者可能注意到了,“方法”部分共收入了10篇文章,体量很大。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艺术批评中广为使用也广受争议,本文选中哈尔·福斯特的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及其他多位批评家实践中,都涉及其理论。因此,我们特别选入拉康的《图画是什么》,这大概是该讲稿第一次被翻译为中文。需要一提的是,美国学者詹姆斯·克利福德的《散居族裔》看起来跟艺术批评没有直接关系,但这篇人类学名作引用率极高,而且可以为我们勾勒有关“散居族裔”的一个大的理论背景;哈尔·福斯特《作为民族志学者的艺术家》则专门讨论当代艺术中的民族志转向,这是用人类学视野来理解当代艺术的一个典范之作,因而得到身边朋友的极力推荐。同时,我们还收入几篇专门讨论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艺术社会史等方法的通论性文章,它们为读者从总体上把握这些方法论将有所助益。

理查德·埃斯蒂斯(Richard Estes)

《时代广场》,布面油画,2004

弗莱德·威尔逊,《开采博物馆》1992

  “反思”部分,首先要说的是T.J.克拉克的名篇《格林伯格的艺术理论》。1980年代初,克拉克以该文评析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理论,引起了另一位现代主义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的强烈反弹,从而成就了艺术社会史与现代主义批评之间的一次精彩交锋。该文对理解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批评,对理解克拉克本人的现代主义观念,均为一个范本。朗西埃的《文本中的绘画》,其实也把格林伯格作为主要的论辩对象,但大大拓展了论题,为我们理解现代艺术体制,乃至时下热门的语-图关系提供了别具一格的视角。我们还选入伊夫-阿兰·博瓦的名著《绘画之为模型》的导论《抵制要挟》,读者们可以听听来自“法国理论”故乡的博瓦对艺术研究中运用理论的反思。整个选集,以格罗伊斯《批评的反思》结束:此文篇幅不长,但以格罗伊斯一贯的简明与深刻,对艺术批评曾经的定位、今天的处境做了精到的概述,对前卫批评的阐释尤为发人深省。

马塞尔·杜尚《泉》现成品1917

Piet Cornelies Mondrian

Composition No.II 1920

  需略作说明的是,在整个下编“批评的理论”中,除了拉康,我们还是尽量限定在基于艺术批评的理论(或对理论的运用),而舍弃了对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具有重要影响的福柯、罗兰·巴特、德勒兹,也较少涉及当下红火的巴丢、阿甘本等这些左翼理论家的批评。他们对于当代艺术无疑具有自己的洞见,但就如前文所说的哲学家的艺术写作一样,那是一个另外可以独立成书的选题。

  至此,已经大概可以看出我们选编文章的主导取向了:那就是尽量聚焦于专业的艺术批评家,而对哲学家、社会学家或者统称的理论家的文献加以限制。同时,读者也注意到了,选集里基本没有艺术家本人的创作谈或者运动宣言——那也是一个可以独立的庞大的谈艺录系列。

  之所以做这样的限定,有我们的考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艺术界流行感想式的、美文式的评论,或沉迷于过于玄虚的哲学之思,或热衷于过于宏大的社会学分析。伊夫-阿兰·博瓦在《抵制要挟》中向我们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法国的类似情形:当时法国艺术批评的主流,是作家和哲学家的写作。他说,大洋彼岸的格林伯格代表了对法国艺术批评的极端平庸实践的一次重击,并给年轻学者极大影响:“格氏的形式分析对我们而言就像一次非凡的启航,就像艺术批评的入门规则,没了它,我们就不能写出什么对于画家的严肃论述了。”他发现,在60年代晚期70年代早期,已经被反格林伯格话语所占据的美国批评,比同一时期的法国批评要优越得多。他显然感觉到,美国艺术批评更为专业。博瓦的这句话“艺术批评应该少一些‘灵感激发的’散文,多一些严肃的讨论”,无疑对今天中国的批评也依然适用。

 格林伯格

Jackson Pollock ,Mural,1943

唐纳德·贾德,无题,1973

  更明确地说,我们这个选集试图致力于批评的专业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天所追求的专业化依然还以格林伯格,或者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美国批评,或者《十月》杂志所标举的那种批评为标准,毋宁说,我们想用这些文本为中国艺术批评的专业化目标提供一个历史的参照,我们希望将来能够产出具有类似影响的批评家和批评。

  也正因为着眼于专业训练这个目的,我们的选文相对而言侧重于学院背景的批评。在美国,学院派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大概以《十月》杂志的创立为标志,这当然与当时大学的进一步扩张、系科的进一步分化有关联。而眼下的中国也处于类似阶段,艺术批评的学科建设正越来越成为共识,这个选集希望为此添砖加瓦。这也是本选集突出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的原因。但是,这种突出并不意味着要把西方语境中发生的艺术批评方法现成套用到中国艺术上。在此有必要引用伊夫-阿兰·博瓦的论述:他驳斥了那种对理论的不加选择的诉求,即把理论当成解决问题的一组现成工具,当成一种奇迹般的解决办法,而不管问题本身是什么;他说罗兰·巴特从来就不“运用”一个理论,概念必须由一个人的探究对象所铸造。我们完全同意这些说法,之所以依然坚持突出方法论,原因有二:一,我们希望可以从那些文章中感觉到,在西方批评家那里,活生生的艺术现场、广阔的文化语境如何促生了那些方法;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认为方法论意识是专业意识的一个体现,它实际上导向一种自我限定的意识——只有基于这种自我限定的意识,才可能达致批评的严格性和严肃性,避免信口开河、真理在握的“民科”姿态。

 《十月》杂志 封面

  读者们在阅读中或许会发现,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批评文章是越来越难读了。这固然跟我们选文的取向(侧重学院派)有关,但更主要的是跟西方批评界的整体发展趋势有关。格罗伊斯认为,艺术批评在日益小众化,文本的纯粹文本性[the pure textuality of the text]在这个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批评家通过背离公众趣味、通过写作而把自己变成艺术家。这当然说的只是某一类批评家,但一个基本的事实确实是,当艺术批评经过专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积淀大量的专业术语、行话、惯例,后续的批评写作不管是继承还是突破,总是要承载这些传统而做出反应,其结果就是它的专业标准在不断变高,理解的准入门槛在不断提升。因此,越来越不容易读是可以想象的;更何况那些批评发生于另一个文化语境,嵌合在远离我们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之中。

  总的来说,该选集的成型,与我们所面对的情境有关,是我们问题意识的产物。也因此,它的倾向性既是优点,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种局限。我们所处的当下,哈尔·福斯特概括为“后批评状况”,国内批评界则有“批评失语”之慨,艺术批评正前所未有地寄望于社会学理论、政治哲学的加持。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认为,对于批评的专业性的呼吁,对于批评的学科建设的加强,依然切合中国的实际,而且这与各种理论的介入,及关于艺术的交叉研究、跨学科研究并不必然冲突。批评事业的繁盛,大概会是在它对自身领域有清醒认识,而周边思想正处活跃、人文学科整体趋强之时……

  译事繁杂,编务亦琐碎,虽然已经尽力,但错讹之处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编辑过程中,偶尔读到乾嘉学派钱大昕的中肯之言:“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但议论须平允,词气须谦和,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则余无足观’耳。”我们希望在公允平和的学术氛围中,能有更多有志者共同参与艺术批评的建设。

附:

沈语冰、张晓剑主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


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萃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献之精华40篇,其中近一半为新译,涵盖罗杰·弗莱、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迈克尔·弗雷德、T.J.克拉克、罗莎琳·克劳斯、本雅明·布赫洛、哈尔·福斯特、伊夫-阿兰·博瓦、格罗伊斯等重要批评家的名篇佳作,包罗形式分析、图像学、艺术社会史、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前卫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等主要批评方法。选集以各个时期的典范之作呈现20世纪艺术批评发展的脉络,同时也凝练艺术批评的基本范畴,反思艺术批评写作的基本理据,为深入认识艺术批评的方方面面提供参照。从批评的典范,到批评的理论,本选集涵摄内容宽广,进阶层级有序,体现了编辑体例上的创新。既适合一般艺术爱好者收藏翻阅,也适合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史的专业学习者用来作为参考书。一书在手,可总览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的“地形”概貌。

主编简介

 沈语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文献翻译与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艺术学理论卷》艺术批评分支主编,《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集刊》主编,“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执行主编。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图像与意义》等,其中《20世纪艺术批评》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或合作译有《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等12部,其中《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获AAC第八届“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年度艺术类出版物最终提名奖。因“长期致力于系统翻译介绍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为中国艺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丰富了中文世界的学术视野”,获第二届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艺术理论奖。

 张晓剑,于浙江大学取得文学学士(汉语言文学)、哲学硕士(美学)、哲学博士(美学),现为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现当代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文献翻译与研究”;合作译著有《艺术与物性》《杜尚之后的康德》,独立译著有《专注性与剧场性》(即出);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新美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