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多大的孩子适合读四大名著?又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名著? 从孩子心智发展来说,一般11、12岁左右就能读原著(文言文版)。但是,能读≠能把原文看透。若孩子不排斥,可以提早接触,只是根据不同年龄段,要注意版本和角度的问题。 【1-2年级阶段:绘本阅读,形成故事概念和阅读兴趣。】 这个年级段的学生,处于识字学词阶段,适合看绘本类的四大名著,拆分成一个个单独篇章的故事最佳。以色彩鲜艳的连环画为主,配上少量的台词或文本,由家长读给孩子听。 指导技巧:家长除了朗读绘本,还需要给孩子设问题,让孩子边看边培养思考习惯。比如讲到《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可以指着化身问孩子:“这三个化身能不能看出是同一个人阿?为什么只有孙悟空能看透她?为什么唐僧生气了?”让孩子对故事情节更加深刻。 阅读效果:孩子能对名著中的代表人物有印象,能说出这些人物的一些形容词,对故事有一定印象。比如对诸葛亮,孩子记得他很聪明,随身带着一把鹅毛扇,被别人三次请出山,就行了。 【3-4年级阶段:青少年版/无障碍版阅读(现代白话文),能记忆古诗情节和复述。】 这个年级段的学生,开始学文章片段,适合看现代白话文的四大名著,配上插画最佳。这里可以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家长读一段,孩子读一段。 指导技巧:针对经典情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梳理线索。比如《林冲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可以和孩子梳理故事节点,写出“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这几步,以及林冲的情感变化“吃惊→愤怒→绝望”。 阅读效果:孩子能完整复述名著中的代表人物和事件,表达自己对人物的喜爱偏好。比如孩子能讲出武松打虎的完整故事,记得最经典的台词,认为武松的厉害在于勇,就很棒了。 【5-6年级阶段:注释版/原著阅读(古白话文),能多角度解读情节与人物。】 这个年级段的学生,能够流畅阅读长篇文章,而且开始形成是非观。适合看搭配字词注释的,基础好的直接看原著也没问题。家长可以选择听孩子读,也能让他自己默读。 指导技巧:针对一些复杂的大事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主动发问,提出他的兴趣点/困惑点。比如对经典人物,交流他的性格、是非等。比如《红楼梦》的贾府人物关系,陪孩子画一幅人物关系图。 阅读效果:孩子能多角度解读情节与人物,对人物不再像之前是片面的好/坏评价,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角度。对于整本书,脑子里也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