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嫁娶,门楣都要贴一张红纸条形的'麒麟到此',象征着吉祥如意。 自古以来,麒麟就一直被视为国家奇瑞的象征。 早在汉代,汉武帝下令在未央宫中建'麒麟阁',并铸黄金的'麟趾金'。 唐代,武则天皇后表现出对麒麟的崇敬,她在母亲的坟墓前,她用石头雕刻了一个高大而强大的独角兽,即麒麟,作为陵墓的野兽。 民间嫁娶时在门楣上贴'麒麟到此'的习俗,据说是源于'麒麟送子'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民间有一位画家,夫妻俩相亲相爱,家庭生活美满,可就是老而无子。 这画师偏爱画麒麟,他的屋里,挂满了各种各样、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麒麟画。 一天晚上,他在屋中得意地欣赏挂满四壁的麒麟画,望着笑着,突然,一匹金光闪闪的麒麟,驮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孩子,朝着他走过来。 画师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笑醒了,原来是一场美梦。 第二年,他的老婆果然喜得一子。这孩子出生之后,不但聪明绝顶,智慧超群,还没上学念书便能赋诗作画。 小小年纪还会经常外出,与附近的文人联吟作对,并无师自通,提笔成章,被人们誉为'麒麟神童'。于是'麒麟送子'的故事,便在民间广泛地传开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画了一幅'麒麟送子'的年画:正中一匹龙头、狮尾、鹿身、马足、全身披麟甲的麒麟,背上驮着一个手抱莲蓬的胖孩子,后面跟随的女人,穿戴华贵,温柔典雅。 其寓意是:'连生贵子',背景是祥云缭绕,充满'天赐贵子'的吉祥喜庆气氛。 潮汕民间嫁娶贴'麒麟到此',张贴时也要讲究方法。出嫁的女方,要在新娘出闺前,从家门、巷门、厅门、祠堂门,再到寨门。意为由内到外,表示女子出嫁。 娶亲的男方,须于迎亲花轿未到达之前,从寨门到家门,即从外到内,依次序一个一个地贴进来,意思是,表示娶亲。张贴的位置是门楣的正中,纸条大部分垂下,随风飘逸。 在迎亲礼节上,女方用的'麒麟到此',必须由男方随送娶亲请帖送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