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基层,一起强大 努力践行麻醉学科的使命担当 ——采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黄宇光教授

 BOSS_TZ 2019-10-29

编者按:

——采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黄宇光教授

记者 宋亚波

麻醉学分会40周年大事记(1979—2019)

回顾过去,自1949年尚德延教授在兰州创建中国第一个麻醉科,中国麻醉学科建设已走过近70个年头。改革开放以来,麻醉学科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1979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1989年,卫生部“12号文件”,正式宣布麻醉学科为独立于外科的临床二级学科;同年我国第一个省级临床麻醉质控中心——浙江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成立;2011年,国家麻醉质控中心成立;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麻醉学科启动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遴选认定了382个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公布了麻醉、重症医学等6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等四项文件,为中国麻醉学科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均质化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40周年。随着国家的强大和现代医学的进步,麻醉学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生了质的飞越,为老百姓的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全社会以及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刚性需求”是麻醉学科最大的本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40年过去了,从全国范围来说,麻醉医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难以满足现代医学发展和患者的需求。黄宇光教授介绍到,2018年,中国手术室的手术量超过6000万人次,占全球手术室年手术总量的1/7,光看手术量,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麻醉大国,加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社会对于分娩镇痛的需求明显增多,但目前全国分娩镇痛比例仍不足10%,建议尊重产妇的意愿,提供必要的分娩镇痛。分娩镇痛多数采用硬膜外给药镇痛,主要是由麻醉医生完成的,但与之对应的是我国麻醉医生的严重缺口,按照欧美国家每万人2.4名麻醉医生的标准,我国应配备30多万名麻醉医生,而目前中国仅9万多名麻醉科医生全力守在临床一线。黄宇光教授指出:“麻醉的发展不仅关系到麻醉学科本身,更多的是关系到手术科室甚至非手术科室的发展,是医院多学科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如今麻醉的刚性需求让专业人员紧缺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限制麻醉学科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了解决麻醉医生短缺问题,过去1年间,国家层面密集出台4份红头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从增加麻醉医师培养数量、优化麻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拓宽麻醉医疗服务领域等方面布局。“刚性需求成为麻醉学科最大的本钱”。黄宇光教授指出,“对于一个专业,1年内连续发布4份红头文件,这是前所未有的,麻醉学科的春天来了。”

倡导“四大麻醉”理念  践行学科使命担当

谈及学科未来发展道路时,黄宇光教授对麻醉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定位,即“安全麻醉、学术麻醉、品质麻醉和人文麻醉”,在学科理念的导向下,全面有序的发展,努力践行麻醉学科的使命担当。 

1.“安全麻醉”是底线。“功不抵过,这是我们麻醉医生应该一直牢记的,无论之前我们做了多少工作,都是加0,患者安全才是1,只有保证了临床安全,后面的工作才有意义,否则一切归零。”

2.“学术麻醉”是创新。“学术交流是促进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学术团体,在临床、基础、科研、教学等方面都要创新,必须围绕学科的创新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品质麻醉”是高度。“在安全麻醉的基础上,让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能得到最佳的医疗效果,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满意,并在成本与效益方面实现合理化,从而提升患者就医的可及性和满意度。”

4.“人文麻醉”是以人为本。①以患者为本:“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作为专业学者,不仅仅只是提供技术的服务,要对鲜活的生命予以情感的呵护和心灵的安慰”;②以员工为本:“极致的患者就医体验背后需要有良好工作机制的团队支撑。因此,要呵护好麻醉医生这个宝贵的群体,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注基层,一起强大  实现学科发展的均质化与全覆盖

我国的麻醉事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中国麻醉的整体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2018年《柳叶刀》发布了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2016年间医疗可及性和品质指数(HAQ),中国是同等发展国家中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排名高居第48位,同时也是区域差别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北京(HAQ=91.5)和西藏(HAQ=48)的差距高达43.5,高于印度的30.8和日本的4.8。黄宇光教授指出,反思过去和现在,麻醉学科的优势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的差异较大,麻醉资源下沉,逐步实现“均质化”发展的全覆盖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做好“均质化”的发展、实现优质医疗的全覆盖,是我们“健康中国2030”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

2013年,黄宇光教授任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时,开展了两项活动:①“传承行动”:邀请老一代的专家传授多年来的临床和研究经验,通过传帮带有助于麻醉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的提高。②“牵手行动”:有100余家北京地区的各级医院的麻醉科参与。该行动借助医学会平台,推动北京三甲医院麻醉科与二级医院、郊区县医院麻醉科一对一结对、帮扶,利用大医院麻醉科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帮助基层医院麻醉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整体提升。这种行业牵手互助模式在提升麻醉学科发展的同时,对缓解当前“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进行了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面对全国麻醉学科“全覆盖、均质化”的发展,黄宇光教授表示:“要让学会的阳光雨露照满每一个角落,可借鉴‘纵向传承、横向牵手’的发展模式”。因此,今年的全国麻醉年会全力推进“麻醉扶贫”:①全额资助31个省市自治区的百家县级医院200多位麻醉科主任和麻醉医生参会;②举办9场“百家基层医院麻醉面对面”专题活动,进行基层麻醉科现状汇报与调研;③举办4场“基层医院麻醉科主任与CSA委员面对面访谈”;④举办4场“基层麻醉学组:基层麻醉病例大查房”活动,大家共同关注基层麻醉的发展、分享麻醉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将成为年会的一大亮点。

“金秋时节逢盛会,西子湖畔聚群贤。”中华医学会第27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多学科同仁,将全面展示和分享现代医学和麻醉学科的最新进展,相信必将为麻醉学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