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前列腺癌吗? 中医学上无前列腺癌这一病名,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属于“症积”、“癃闭”、“血尿”、“血精”、“虚劳”等范畴。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发病率较欧美各国为低,但近20年有上升趋势。前列腺癌的发病与年龄平行,常发生于中、青年男性,已婚男性发病率高于未婚男性,70—90岁为本病高发年龄段。据国外统计,50岁以下男性很少发生;50—60岁发病占前列腺癌的1/3;70岁以上约占1/2;80岁以上约占3/4。 前列腺癌的病因 前列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大量临床资料提示与性激素有关。可能是体内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比例失调,特别是雄激素的变化。有研究发现在性活力较高的人群中,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而在睾丸切除后的病人中很少发生;在肝硬化的病人中,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雌激素水平升高,因此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不高。此病与年龄、人种、家庭、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等也有关。还有资料表明,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如镉)、淋球菌感染、前列腺慢性炎症及增生、高脂饮食、过量饮用咖啡和酒类等也与前列腺癌发生有关。 前列腺癌的原发部位 前列腺癌通常起源于腺体的外周带,因此,直肠指诊(DRE)可以触及。少数情况下起源于前内侧前列腺,即移行带。移行带是良性前列腺结节性增生的好发部位。中央带是前列腺的主要部分,此带很少发生癌变,但前列腺癌大时可侵及此带,从病理学角度讲,前列腺癌常为多中心性。 前列腺癌的转移部位 前列腺癌有骨转移倾向,成骨性骨转移是非淋巴结转移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另外,前列腺癌经常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肺和肝转移常发生于前列腺癌的晚期。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有“三无”特点:无任何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无特殊发现;直肠指诊无异常改变。随着癌肿的逐渐增大,导致膀胱颈部受压,后尿道受压出现梗阻症状,晚期出现转移时会伴随出现相应的症状。 1、梗阻症状:尿频、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增多、尿流变细、尿程变长、尿潴留、尿失禁、血尿等。 2、转移症状:晚期出现骨转移时有骨痛、脊髓压迫症状、病理性骨折;转移至肺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转移至肝时可出现肝区疼痛、肝肿大;转移至淋巴结可出现相应处的淋巴肿大,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锁骨下淋巴肿大及下肢水肿等。 3、全身症状:全身症状表现为消瘦、乏力、低热、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肾功能衰竭等。 前列腺癌的检查与诊断 前列腺癌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则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有: 直肠指诊:经直肠手指可摸到单个结节,亦可为结节状团块,坚硬如石。 化验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PSA),大于每毫升10纳克应高度怀疑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PAP)测定;精浆蛋白(r-sm)测定;尿液及前列腺液细胞学检查。 经直肠或经腹B超检查:可发现前列腺占位癌变,准确性较高。 前列腺活检:手引导经会阴或经直肠穿刺活检;B超引导经直肠活检,准确性高。 骨扫描、CT、磁共振、胸部X线片及骨X线片:可检查淋巴结及肺、肝、骨骼等转移情况。 前列腺癌的TNM定义 原发肿瘤(T) 临床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O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临床隐性肿瘤,既不能触及,影像学也无法发现 T1a肿瘤偶然发现,病变小于前列腺组织的5% T1b肿瘤偶然发现,病变大于前列腺组织的5% T1c肿瘤经穿刺活检证实(例如,由于PSA升高) T2 肿瘤局限于前列腺* T2a肿瘤累及一叶的一半或更少 T2b肿瘤累及一叶的一半以上但仅累及一叶 T2c肿瘤累及两叶 T3 肿瘤突破前列腺被膜 T3a肿瘤侵犯达被膜外(单侧或双侧) T3b肿瘤侵犯一侧或双侧精囊 T4 肿瘤固定或除精囊外还侵犯邻近其他器官:膀胱颈部、尿道外括约肌、直肠、肛提肌和(或)盆壁 注:*穿刺活检发现肿瘤位于一叶或两叶。但临床能触及,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者被定为T1c。 **肿瘤侵犯达前列腺尖部或达前列腺包膜(但未突破包膜)被定为T3而非T2。 病理(PT) PT2* 局限于前列腺内 PT2a 单侧,累及一叶的一半或更少 PT2b 单侧,累及超过一叶的一半但未累及两叶 PT2c 病变累及前列腺两叶 PT3 前列腺外侵犯 PT3a 前列腺外侵犯** PT3b 侵犯精囊 PT4 侵犯膀胱、直肠 注:*没有PT1分级。 **阳性切缘应用R1描述(镜下肿瘤残留)。 区域淋巴结(N) 临床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一个或多个) 病理 PNX 无区域淋巴结标本 PNO 无阳性的区域淋巴结 P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一个或多个)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无法用任何方式评估) MO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1a 非区域淋巴结转移 M1b 骨转移(单一或多发) M1c 单一或多发其他部位转移,伴或不伴骨转移 注:*有多于一个转移灶存在时,选用最高级别的分期,PM1c是最严重的远外转移。 前列腺癌的分期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 这种分类适用于腺癌和鳞癌,但不适用于前列腺肉瘤和移行细胞癌。描述腺癌的形容词包括:黏液状、小细胞的、乳头状、导管的和神经内分泌的。前列腺的移行细胞癌归为尿道肿瘤,需组织学证实。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G) Gleason评分被认为是最佳的分级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考虑到了前列腺癌固有的异质性,而且因为这种方法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Gleason评分分为主要方式和次要方式。每一方式评分为1-5分,主要方式与次要方式加在一起为总分。因此,每一病人只能得2-10分(如病变为单一结构,则评分乘以2即为总分。例如,病变为单一的Gleason3分病变,则报告评分为3+3)。 Gx 分级无法评估 G1 高分化(轻度间变)(Gleason评分2-4) G2 中分化(中度间变)(Gleason评分 5-6) G3-4 低化化/未分化(重度间变)(Gleason评分 7-10) 前列腺癌的预后特点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肿瘤分级和分期均与预后有明显关系。越来越多的分子标记物(如DNA倍体测定、p53及bcl-2)对肿瘤诊断时的分期及治疗后的结局均有预测作用。现已出版了许多数学算法,用于整合这些数据,预测局部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度或治疗无效的危险度。 最近的研究表明,Gleason评分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对1500例前列腺癌进行前瞻性随机研究后指出,Gleason评分是唯一能预测病人前列腺癌特异死亡的指标。结合AJCC分期,研究人员表示能将患者分成4个亚群本预测5年、10年、15年的前列腺癌特异生存率。RTOG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如果治疗前患者血清PSA大于20ng/ml,则放疗很可能失败。发生远处转移更需要行内分泌治疗。最近研究证实,PSA大于20ng/ml者死于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因此,除了AJCC临床分期,治疗前患者血清PSA浓度和Gleason评分可对预后提供重要信息,而且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其他的临床特征,诸如活检阳性针数、存在周围神经浸润对预后也能提供较为重要的信息。然而,这些因素对前列腺癌生存的单独影响还没得到长期的多中心研究证实。 前列腺癌的治疗 手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局限在前列腺以内的病变。 放疗:前列腺癌对放疗敏感,放疗为中晚期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 内分泌治疗:睾丸切除术可使多数前列腺癌消退或稳定,手术简单,近期疗效较好。或给予雌激素、抗雄激素药物,可使40%肿瘤消退,40%稳定。 化疗:前列腺癌对化疗不敏感,仅用于内分泌治疗失败者。 中医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适用于各期的治疗,配合西医各种治疗手段,可减毒增效,改善生存质量,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 前列腺癌的食疗 前列腺癌的发生与进食高动物性脂肪有关,同时又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故应保持平衡的营养结构,合理的饮食是至关重要的。 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多食具有抗癌作用及含维生素(A、B、C、E)微量原素(硒、钙、铁等)的食物,因这些食物对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常见食物有芦笋、香菇、猕猴桃、绿茶等。食疗方如下: 1、玉米须车前饮:玉米须50克,车前子20克,生甘草10克。将车前子用纱布包裹,与玉米须、生甘草一起加清水500毫升煎煮、剩400毫升,去渣温服,每日3次,有清热利尿的功效,适宜于湿热型前列腺癌患者。 2、赤小豆茅根汤:赤小豆、白茅根各100克,洗净后先将白茅根加适量水煎煮后取汁,再放入赤小豆,待豆煮烂后,调味食用。本品具有清热利湿,凉血祛瘀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血瘀型患者。 3芪杞瘦肉粥:黄芪30克,枸杞30克,猪瘦肉50克,大米100克。先将黄芪、枸杞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取汁,入猪瘦肉及大米同煮成糊粥,调味后食用,有益气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两虚的前列腺癌患者。 4、黄芪薏仁粥:黄芪50克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取汁,加入薏米100克煮至熟烂,加入少许冰糖,经常食用,适用于前列腺癌、年老体弱者。 5、绿茶饮:上好绿茶,经常泡饮,可使小便保持畅通,适用于前列腺癌未曾手术者或放疗者。 前列腺癌的饮食禁忌 1、 忌食含有雄性激素的药物(如鹿茸、海马等)。 2、 忌食含有雄性激素的食品(如韭菜、韭菜花、动物生殖器等)。 3、 戒烟酒。 4、 控制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量。 5、 忌食辛辣、发物及有剌激性的食品,烹调时少用煎、炸、熏、烤等烹调方法。 【 新 版 每 日 链 接 】 @所有大连、省内各地、及沈阳的肿瘤患者:刘光瑞老会长,在沈阳奉出诊时间变更如下:(望周知,并请相互转达) 每周一、周四上午:9:30 — 12:00 出诊、会诊。 (平时来奉看中医的患者,由助手(徒弟)李美静、蒋钰为负责接诊,并与我微信视频或语音连线,指导处方用药) 温馨提示:来诊时请携带相关病历资料、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单(复印件)等,并将病理报告单再另外复印一份,留下来,以缩短书写病历和排队等候的时间。 请您支持老会长,点击一下“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