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收到了一位网友发来的消息,说,自己表哥三岁多的儿子吃葡萄后噎住了,家人不懂急救,孩子最后没救回来。看完之后,我心疼了很久。 这个消息也让我想起了前几天那则同样令人扼腕的新闻:一个6岁的孩子吃花生导致窒息,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就不幸身亡。 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让人揪心的视频,在电梯里,孩子的母亲想尽一切办法救孩子,倒背、将孩子头朝下扛在肩上拍背,但依然无力回天。 美国儿科协会曾在网站上刊登了一篇名为《防止儿童窒息》的文章,该文指出: “ 窒息,是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食物、硬币和玩具是造成窒息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幼儿因为吃东西导致的窒息,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新闻里上演着。让人叹息的是大多时候都是悲剧收场,当然,也有孩子偶尔能遇到懂得急救知识的人,最后被救回来的幸运事件。 比如长沙3岁的叶叶在跟随父母参加婚宴的途中,不慎被一颗糖果卡喉,出现了脸色苍白的症状。碰巧在场的宾客里有一位护士,紧急采取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化险为夷。 对于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现场急救至关重要。 因为,异物会滞留在儿童的呼吸道(或气管),阻止氧气进入肺部和身体其他部位。 而一旦大脑缺氧超过四分钟,就会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和死亡。 那么,正确的急救方法到底该怎样做?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这种窒息的危险? 小暖查询了一些权威资料,又详细向“急救科普人”公众号作者、原北京急救中心急救医生、美国心脏协会AHA国康国际培训中心急救培训主任导师张元春医生进行请教,将急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 尽管文中提到的方法,小暖也希望大家一辈子都不会用到,但这却是每个人都应该而且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远离危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阻止悲剧发生的能力。 气道异物梗阻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当孩子被异物卡喉,出现气道梗阻时,会出现以下症状: 轻度气道异物梗阻
重度气道异物梗阻
如何做才能救命? 提到气道异物梗阻,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海姆立克急救法。但其实,并不是所有儿童,在任何年龄都适用于这种方法,千万不要因为用错了方法,错失了最佳的急救时间。 一岁以前的婴儿 对这个年龄段的小婴儿,如果使用海姆立克法冲击上腹部,是很容易对他们的肝脏造成损伤的。 所以,如果发生异物卡喉的婴儿,属于轻度窒息,意识尚清醒,剧烈咳嗽,那么我们可以先观察看看婴儿是否能自己将异物咳出。 一旦婴儿不能咳嗽、哭泣或呼吸,要立即采用“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的方法,帮助异物排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图片来自美国心脏协会) 具体步骤如下: 1、 坐在椅子上,小心地将婴儿的脸朝上放在你的一只前臂上,用那只手抓住婴儿的头颈部。 2、用另一只手抓住婴儿的下颌,把他翻过来,让他脸朝下,放在你的另一只前臂上。 3、把你拖着婴儿的手臂放在大腿上,保证婴儿的头低于胸部。 4、用你的手掌后部,在婴儿的肩胛骨之间用力地、明显地向前向下拍打五次(每秒一次,连续拍打),检查婴儿口中是否有异物排出。 5、如果没有,用手(那只一直在给婴儿拍背的手)抓住婴儿的后脑,双臂夹住婴儿,小心地把他翻过来,将婴儿的脸朝上放在你的另一侧手臂上。 6、将你托着婴儿的手臂放在大腿上,保证婴儿的头低于胸部。 7、将双指放在婴儿胸部的中央,刚好在乳头连线的下缘,做胸部冲击,向下按压胸部约4cm,连续5次,检查婴儿口中是否有异物排出。 8、如果没有,继续对婴儿重复交替进行5次的背部击打和5次的胸部挤压,直到异物排出,或者婴儿开始用力咳嗽、哭泣、呼吸。 操作步骤可参考以下视频: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婴儿在这个过程中失去意识,发生昏迷,应该紧急进行心脏复苏(CPR),并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 (图片来自美国心脏协会) 1 确认婴儿是不是无反应、无呼吸 呼喊婴儿,看看他是否有反应(眨眼睛、发出声音等)。如果没有,一边轻轻拍打脚底,一边观察他是否有呼吸(通过胸部、腹部的起伏,听呼吸的声音来判断)。 观察5-10秒之后,如果婴儿既没有反应,又没有呼吸,迅速而轻柔地将婴儿面朝上,放在坚实而平坦的地方。站或跪在婴儿的旁边。 2 做30次胸外按压 用一只手扶住婴儿的前额,将两个手指放在婴儿胸部的中心,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位置,垂直向下按压胸部。按压深度大约4cm,按压频率100-120次每分钟。 记得每一轮按压后,要检查婴儿的口腔里是否有异物排出,如果有请把它取出。 ![]() 3 做两次人工呼吸 将一只手放在婴儿的额头上,两根手指略微抬起婴儿下颌,以打开气道。 用你的嘴把婴儿的鼻子和嘴完全封住。正常呼吸,向婴儿的鼻子和嘴巴吹气,一秒钟一次,吹两次气,并观察婴儿的胸部是否有起伏。 ![]() 4 重复步骤 继续进行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直到救援人员赶来,或者婴儿恢复了明显的生命迹象。 以下操作视频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供大家参考。 需要提醒的是里面的按压速度说的是每分钟至少100次,而按照目前权威建议更准确的来说大概是100-120次右。 一岁以上的儿童 在面对一岁以上儿童出现气道异物梗阻情况时,如果孩子属于轻度窒息,意识清醒,剧烈呛咳,此时不用给孩子做海姆立克法急救,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咳嗽,帮助异物排出。 但如果孩子不能咳嗽、哭泣或呼吸,我们应该立刻使用海姆立克法进行紧急救援。 ![]() (图片来自美国心脏协会) 救援的同时,一定记得拨打120呼救。 具体步骤如下: 1、腹部挤压5次 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呈弓步,伸到孩子的两腿之间,跪在孩子的身后。用一只手握拳,将拳头拇指一侧对准孩子肚脐以上两横指的位置。 用另一只手搂住他的腰,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地推挤腹部5次。查看口中是否有异物排出。 ![]() 2、如果没有异物排出,继续重复进行5次腹部挤压,直到异物被排出,或者孩子开始用力咳嗽、说话、哭泣、呼吸。 视频操作方法可以参考前文婴儿部分下面的视频,里面是包括婴儿和儿童的两类操作手法的。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失去意识,发生昏迷,应该紧急进行心脏复苏(CPR),并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CPR的具体步骤和1岁以前略有不同: ![]() 1、 将两指按压改为手掌按压 用一只手的手掌根,垂直向下按压孩子的胸骨下半部分(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注意按压的时候要保持手臂伸直。 如果一只手按压,没有达到有效的深度,或者你的力气比较小,就可以用双手重叠在一起的方法,垂直向下按压。 2、 按压深度约为5cm。 3、 人工呼吸的时候,一手压住孩子的额头,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孩子的鼻子,另一只手抬起孩子的下颌。用你的嘴包裹住他的嘴,然后往嘴里吹气。 4、 如果有AED,可以根据机器上的操作步骤,进行使用。 除以上几点不同之外,其他的步骤和手法和1岁前婴儿的心脏复苏方法相同。 以下操作视频仍然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需要注意的仍然是按压速度最好做到一分钟内100-120次。 写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有一个疑问,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关于六岁小孩吃花生窒息身亡的新闻中,孩子的妈妈将孩子头朝下扛在肩上拍背,为什么依然不起作用呢? 那是因为,在电梯里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失去了意识。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一旦孩子失去意识,此时在用海姆立克法是没有意义的,应该首先进行心肺复苏。 ![]() 此外,小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千万不要把手伸到孩子嘴里去抠。除非你真的能看到异物,否则可能会把异物推向孩子的喉咙深处。 如果是单独与儿童在一起,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时候,可以开启免提,记住别停下手里的急救。 即便通过你的急救,帮助孩子排出了异物,也别大意,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更加保险。 ![]() 为什么儿童更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情况? 实际上,气道异物梗阻会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以下几个原因,让儿童发生此类危险的频率更高:
![]() 如何防止儿童发生此类危险? 平日里我们可以在提供食物、细小玩具,以及规范儿童进餐习惯等方面多加注意,这样会大大降低发生此类危险的几率。 1 尽量不要给婴幼儿提供高风险的食物。 以下食物应远离4岁以下儿童: 热狗 坚果和种子 大块的肉或奶酪 整个葡萄、桂圆 硬糖或粘糖 爆米花 棉花糖 花生酱块 生蔬菜块 口香糖 汤圆等糯制食物 2 为孩子的玩具把关 不要让小孩子玩含有小球、弹珠等小部件的玩具。 在孩子口欲期,更不要给孩子玩可以完全放进嘴里的玩具。 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应留意外包装上的年龄指导,并定期检查玩具是否完好。 ![]() 3 将细小的危险物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以下物品,应该远离婴幼儿: 硬币 纽扣 可完全放入嘴里的小球 气球 小蝴蝶结,发夹,橡皮筋 钢笔或笔帽 纽扣式电池 冰箱磁贴 颗粒状的宠物食品 4 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者一边走、跑、躺着一边吃东西。告诉孩子,如果嘴里有食物,就尽量不要说话。 不要让孩子把食物扔到空中,然后用嘴接住,或在嘴里塞进大量食物。 ![]() 事关孩子安全的事情,无小事,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每一场悲剧的发生,都是一次最沉痛的警醒。 将危险远离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冷静的判断、对急救知识的掌握,都将会成为那根化险为夷、挽救生命的稻草! 而且,急救知识也不能仅仅是“学过”而已,听懂、看懂离学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急诊科普人张元春医生曾提醒过大家,急救是知识,更是技能,只有反复的学习、练习,才不会遗忘,在紧急情况下才真正会实施急救。 为了孩子的安全,请家长们花一点时间来学习以上的急救方法吧,这样才能在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救回孩子,不给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 参考来源: |
|
来自: 婧子76oepx3pxr > 《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