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刘志龙教授 近期,我国发布了最新传染病疫情情况,在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居首位为手足口病,该病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占了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1.94%。 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最前线,中医中药始终发挥着其不可磨灭的作用。 今天小师妹整理了刘志龙教授临床使用甘草泻心汤的心得总结,以及相关医案2则。 用上3分钟,同小师妹一起学习甘草泻心汤在临床治疗手足口病及外阴瘙痒的验案2则。 甘草泻心汤 【组成】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人参三两 【方歌】 甘草泻心用芩连 干姜半夏参枣全 心下痞硬下利甚 更治狐惑心热烦 【功用】补虚和中,泄热消痞。 【方解】方中重用炙甘草,取其有缓急作用,“病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更兼有清热解毒之效;人参、大枣补虚益气;取半夏、干姜之辛温,黄连之苦寒,寒热同用,消其寒热互结的痞满,达到寒去热除,痞消正复之效。 【方证要点】 💙中虚湿热痞利证:以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腹泻频作,顽谷不化明显为辨证要点。 主要症状为下利日数十次,完谷不化,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安,口淡不渴,口唇淡白,面部无华,平素可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口内清涎沫多;舌质淡红或者偏红,舌苔薄黄腻,或者黄白相间而腻,脉沉弦。 💙常用于舞蹈病、夜游症、走马牙疳、癫痫、小儿慢惊风、口舌糜烂、肠鸣腹泻、前后阴溃疡、舌皲裂疼痛、脏躁、不射精、便秘、噤口痢、手足口病等属于半夏泻心汤证但有少气,多涎,恶闻食臭者。 💙体质要求:多见唇红、舌红、烦躁、心悸、失眠、脉滑等。 【类似方证鉴别】
原文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8) 医案举例 01 手足口病案(唐医易医案) 龙某,男,2006年1月生。 2011年5月27日就诊: 家长代诉:周二起手足口病,目前咳嗽有痰,口腔溃疡,舌糜,唇口起泡溃疡,手掌起泡,2至3天未有大便,发烧37.5℃~38.8℃。 舌脉:脉浮弦滑细,一息六至。 处方 炙甘草20g,黄连5g,黄芩5g 干姜5g,党参6g,姜半夏5g,桔梗6g 3剂 2011年5月29日复诊: 刻诊:前药后症状大为减轻,手掌的疱疹已经痊愈,口唇也好了不少,大便也有了,目前咳嗽有痰,有喷嚏有涕,舌色正常,看到多处溃疡。 舌脉:舌苔白厚腻。指纹色淡紫,脉浮弦滑,一息六至。 处方 炙甘草20g,黄连5g,黄芩5g 干姜5g,党参6g,姜半夏5g,桔梗6g 6剂 2011年6月5日家长诉:前药后手足口病彻底好了。 医案举例 02 阴道瘙痒案( 黎崇裕医案) 女,27岁,2012年10月3日就诊。 主诉及刻诊:产后1年半,孕前曾有一次人流史,现反复外阴瘙痒。脉细。 处方 甘草12g,黄芩10g,党参10g 干姜10g,黄连3g,小红枣4枚 姜半夏12g,丹皮10g,桃仁10g 桂枝10g,茯苓10g,白芍10g 赤石脂10g,天花粉10g,乌梅3枚 1剂 回访:说已完全好了。 注:此方治疗女性阴道瘙痒效果奇佳,不可忽视。 无论是手足口病,还是外阴瘙痒,对于甘草泻心汤均并非是专病专方。 中医治疗疾病,永远都要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最最扎实的理论用于实践,在临床中发挥出中医中药最好的临床疗效! 华医世界,专注于培养最有疗效的中医人,今晚19:30,第九期“万人学伤寒”,刘志龙教授将为大家讲授《张仲景用药配伍技巧》。 |
|
来自: 彼案 > 《发皮肤体表.过敏.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