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不通百病生”,14条主要经络,各有不同的表现,全在这里。我们常说经络不通,那么,人身上有那么多经络,自己“不通”的到底是哪一条呢? 一般来说,我们常说的经络,大概就指:督脉、任脉、以及“十二经络”,共计14条主要经络。其中,任督二脉属于“奇经八脉”。之所以将它们和“十二经络”相提并论,因为有“督脉为诸阳之海”、“任脉为诸阴之海”的说法。  当然,并非说舍此之外的其它经络就不会有“不通”的可能,它们同样也有阻塞不通的时候,只是没有那么常被提起而已。 既然最常说的“经络不通”就有14条经络之多,那么,我们如何去判断,自己到底是属于哪条经络不通呢? 如下,大致分列了各条经络淤塞不通时的一些常见现象,以供大家参考:
2、任脉: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消化不良、胸臆气喘等阴津不足之像; 3、足少阳胆经: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痰湿、结节积聚。有膝关节或下肢问题,晨起口苦,失眠,多梦,易头痛,两侧痛,颈项不适; 4、足厥阴肝经: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胸胁胀满、小便黄。黑眼圈、目倦神疲、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眩晕,面色白,下肢无力,易疲倦、易惊恐; 5、手太阴肺经: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胸闷、皮肤的斑疹,咽喉干燥,声音嘶哑,四肢发冷,失眠。 6、手阳明大肠经: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牙痛,咽痛,颊肿,鼻炎,手臂无力等; 7、足阳明胃经: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喜冷饮、口唇干裂、口臭、腹胀,胃酸过多、灼热、大便干秘、小便黄、口腔糜烂、牙龈肿痛出血; 8、足太阴脾经: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消瘦或肥胖,消化不好,胃胀,呕吐,肢倦乏力,嗜睡,全身酸软,肢体无力; 9、手少阴心经: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心慌,胸闷,气短,手脚凉,自汗或出冷汗;乏力、失眠、健忘,经常有晕眩感。
11、足太阳膀胱经: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尿频尿多;尿黄。小便异常,头项强痛,脊背痛,目刺痛,腰痛如折; 12、足少阴肾经: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软;月经不调;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手足心热、燥热不安、口渴,颧红腮热,少尿,尿黄,口干,或者“三高”;
14、手少阳三焦经: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上肢无力麻木,面色白,呼吸浅,尿少,精神与身体倦怠,忧郁,肌肉松弛无力,听力障碍; 上述14条主要经络,各有各的表现,日常养生时,我们也可以对照一下,大致判断自己到底和哪条经络有关,从而选择更合适的调理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