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梅 近年来,随着中老年合唱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积极加入合唱队伍。合唱并不是简单的唱歌,如想达到理想的合唱效果,音准、节奏必须准确;吐字必须清晰;音色必须统一和谐。此外,演唱时有明显的强弱、快慢对比,才能产生神奇、美妙的律动感,唱出各种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获得圆满的音效。如何让中老年人唱好合唱?对此,笔者总结自己一段时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坚持基础训练 I.要学习掌握合唱发声法。“合唱唱法”强调“合”字,是在合唱中运用美声发声的位置方法,注重共性消除个性的演唱方法,从而达到音色的统一、音量的统一、发声方法的统一和音乐表现的统一。如何做到这几个“统一”呢?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带领学员反复练习,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训练,直至达到最美妙的合唱效果。 2.要进行合唱理念的引导。合唱理念强调队员要了解个人与整体的关系。正如吴灵芬教授所指出的:我们合唱队要求个体服从全体,合唱队里没有我,只有我们。这取决于合唱队员或者乐队队员的耳朵,通过耳朵去辨别,调整自己的声音,让自己融入集体声音,调整自己的共鸣腔和发声位置,这样才能做到和谐。”合唱团中演唱水平高的人,必须要学会有意识地“自我控制”,控制自己的音色和那种洪亮、“大波浪”过瘾式的演唱方法,去服从整体的声音,因此那些独唱水平高的成员在唱合唱时就要“受点委屈”。指挥大师马革顺教授指出:“当你想开怀畅唱之时,即是你犯错误之时。”实践证明,独唱水平高的成员,如果不懂合唱的基本要求,他的突出表现将成为合唱中的破坏因素。 慎重选择曲目 选好演唱曲目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对于中老年合唱团队而言尤其如此。难度适当、富有表现力的曲目能够激发合唱队员更高的参与热情,从而增强队员的自信心,提高排练效率,最终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那么,怎样选曲目呢? 1.曲目本身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并有一定的难度。旋律较简单、篇幅较短小、缺少合唱织体的歌曲,已经很.难激发起队员们的学习兴趣和挑战热情。但如果一味追求高难度的曲目,又会让队员们力不从心,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所选曲目除了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难度亦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 把握科学方法 中老年朋友大多喜爱歌唱,有的刚刚步入退休生活就满怀激情来到老年大学合唱班,但是这部分学员缺乏音乐基础知识,演唱个性比较突出,声音的控制能力较差,很难达到理想的合唱声音和效果。学习唱歌是要讲究方法的,在此,笔者给想学习合唱的老年学员一点小建议: 好看和分享,对我是鼓励。 关注加收藏,找我不费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