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脸上出现3个变化,小心肝硬化找上门了,及时检查,别拖延

 营养师雪姐姐 2019-10-30

肝硬化,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变硬了,是很多肝病的一个终末期表现。

据统计,80%以上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肝硬化。

脸上出现3个变化,小心肝硬化找上门了,及时检查,别拖延

1、长出红色“蜘蛛痣”

蜘蛛痣,对于诊断肝病变,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蜘蛛痣,通畅情况下,在人脸部,颈部,胸部等,毛细血管密集的地方,比较容易出现。

形状像是一个小点,周围有辐射状的毛细血管,看起来就是细细的蜘蛛脚,所以被称为“蜘蛛痣”。

研究发现,有蜘蛛痣的人,85%有肝脏组织病变,其中,30%为肝硬化。

所以,一旦出现蜘蛛痣,要及时检查,切莫忽视拖延。

2、脸色发黑、晦暗

据临床统计,约有1/3的肝硬化病人面部、眼眶周围会暗沉、黝黑。

这主要是因为肝功能下降,而引发黑色素沉积。

因此,长期脸色发黑,一定要注意及时检查。

3、眼睛发黄、皮肤变黄

眼睛发黄,或皮肤发黄,是黄疸症状之一。

据研究调查发现,有过半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这种症状。

这是因为肝硬化导致胆汁无法排出,胆红素升高导致的。

此外,肝硬化来临,还会有这几个异常:

1、有出血倾向,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现出血点或淤斑。

2、男性睾丸萎缩,女性月经紊乱。

3、慢性消化不良,饮食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

4、左侧腹部,可明显感觉有肿块,这种情况多提示脾脏肿大。

这三类人,容易被肝硬化找上,希望你不在其中

1、喝酒者

酒,是一把双刃剑。

长期喝酒,约75%发生脂肪肝,40%发生酒精性肝炎,8%-29%发生肝硬化。

因此,喝酒者,一旦出现“蜘蛛痣”,要小心肝硬化,最好去查查。

2、脂肪肝者

脂肪肝,可是说是肝硬化的“序曲”。

一旦,脂肪肝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大量的肝细胞内,长期脂肪堆积,使其血液、氧气供应及自身代谢均会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

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就会成为肝硬化。

3、肝炎病毒感染者

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这些肝炎,转化为慢性肝炎后,就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肝炎病毒感染者,一定要小心,一但发现“类似”蜘蛛痣的情况,一定不要忽视,及时检查很重要。

养护肝脏健康,做好四件事

1、常饮茶,排肝毒

肝受损,影响解毒排毒,容易导致肝脏积毒过多。

而肝毒过多,又会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进入恶性循环。

因此,要注意,多帮助肝脏排毒,减轻肝脏负担,助力肝脏健康。

用护肝排毒小植物,泡水代茶饮,可促进人体排毒,健康肝脏负担。

白古丁根红茶,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预防肝损伤。

白古丁,十分常见,其根茎,具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将其洗净,发酵后,泡水喝,可降低寒性,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白古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古丁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经常泡上一杯,排肝毒,防肝损,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2、睡子午觉,补肝血

肝血,具有滋养肝脏,营养机体的功能。

然而,生活中,熬夜消耗肝血,久视伤肝血。

所以,保护肝脏,还要注意补肝血,来滋养肝脏健康。

睡好子午觉,补肝血。

中医讲:人卧,血归肝。睡眠养肝血,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子时要熟睡,养肝血的同时,还有助于肝脏休息,促进肝脏的自我恢复。

午时小憩,可补充睡眠,有益肝肾健康,同样有利于滋养肝血。

3、好心情,疏肝郁

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

情绪的变化,对于肝脏来说,尤为重要。

一旦经常生气、发怒、脾气暴躁等,会给肝脏“添堵”,损害健康。

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疏肝理气,解郁散结,有益肝脏健康。

经常微笑,可疏肝郁,促进肝气抒发,更利于肝脏健康。多微笑,保持美丽的心情,是非常重要护肝事宜,莫忽视。

此外,还可以喝点花茶,有助于疏肝理气,改善心情。

4、通肝经,强健肝脏

肝气一通,百脉皆通,疏通肝脏经络,可强健肝脏功能,助力人体健康。

想要疏通肝经,重点在于“推”字。

推腿,坐下,先把左腿弯曲,膝盖放平,让双手掌交叠按在左大腿根部内侧,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各五十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