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周 · 周记 文武合一,内外兼修

 广西梁建闻 2019-10-31

英语突破进入到12周,随着孩子们的进步,现在安排的课程从眼界的开阔度和认知的深度上,都更加胜于以往。本周,老师们带领孩子们接触了他们从没听说过的关于运动的知识、颠覆了以往认为“任何运动都有益身心”的观念,还引导孩子们思考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这个不少成年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颠覆了孩子们以往认为“这种问题是脱离现实的、哲学家才需要思考”的观念。无论每个孩子们在其中的理解程度如何,但相信接触这样一个崭新的知识区域,已经让他们在见识上相比同龄人更胜一筹。

接触中国的武道传统

武道·重拾久违的历史与传统

学堂对武道的训练不亚于文化课学习,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无法理解,但其实背后所体现的是精英教育的原则与思想。因为精英与凡人最大的不同,不是外在的地位或是财富,而是内在的个性素质、心性品质,这在西方统一被称为人的“根性”。而锻造根性最好的方式就在于体育,因此古往今来所有的精英教育中,体育训练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

例如大众熟知的西方常春藤盟校,其前身是大学之间组成的体育联盟,用于相互之间的体育竞技,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形成,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才改名为“常春藤”。而中国一直以来的精英教育也把体育当作教育的重中之重,只不过对于“体育”,中国传统的武道训练和今天所普及、大众熟知的西方体育存在一些不同。

科学研究数据表明,长期进行西方运动的人员(如运动员)身体往往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到了中老年阶段,是各种病症爆发的高峰期。因此学堂认为,西方的很多运动更适合“玩”,但不适合一个人长期持久训练,因为它并不符合体育应有的原则:用于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

那到底什么才是更好的体育训练方式呢?中国传统精英认为,中国真正的内家拳才是最佳的武道修习内容。因为内家拳不仅能让人实现身体越来越好的结果,例如一些内家武林高手即使到了60岁,身体却依然比年轻小伙更好,精力更旺盛。更重要是,内家拳被称为“哲拳”,还能够训练内在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甚至为人处事的原则道理(马云也是因此痴迷于“太极”)。只可惜,这种真正的武道教育已经在中国几乎失传,今天中国看见的,大多都是类似于“雷公太极”这种耍花架子的“内家高手”。因此老师也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见识了真正的武道教育,认识了什么到底是真正的内家拳,与西方体育有何差异?了解后学生纷纷表示,从来没有了解过原来内家拳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么厉害:例如之前以为内家拳就是公园里老人打的体操,想不到真正的内家拳来源于古代战场杀人技,其速度力量都不亚于现代搏击。

但为什么作为中国人,之前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会一点都不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大家还发现中国武道一点点“失传”的原因,根本在于国人自己的不珍惜,但反观日本,一直把武道文化发展的很好,并把这种文化从小融入到日本国民的生活学习中。为此,大家也立志要成为中国未来的精英,恢复中国传统有价值、有思想的文化!

理论课之后,为了体会战胜自我的武道精神,孩子们也体验了一次实战训练。孩子们纷纷戴好护具,一对一在练功房的“擂台”上互攻,(由于孩子们没有经过训练、力量较小,且护具齐全,老师也在旁边全程看护,整个过程非常安全),刚开始,这些从未实战过的孩子难免有些怯场,但打到后面几场,勇气逐渐被激发起来,即使在实战中占了下风的同学也抱着“武道精神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战胜他人”的心念,放下心中的恐惧,愿意再次尝试。这样的体验,比平时告诉孩子“遇到苦难不要轻言放弃”之类的说教显然更为深刻。

相信如果孩子们能把这样面对压力和问题的坚韧和勇气,用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很有帮助。这便是武道训练的价值,也是为何学堂老生和老师把对抗性训练作为学习的一部分——我们认为,通过这类体育活动磨练出来的坚韧、毅力等心性品质,比起书本上的知识,在这个不断变化、充满竞争的时代带给我们的价值要高的多。

用付出之心看待世界

目标和价值观引导:经营人生,改变世界

本周很多孩子打电话的时候,告诉父母这周老师与他们探讨了“人为什么要来到世界上,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估计让不少家长都有些迷茫:为什么要与这些十岁左右的孩子,探讨这种好像专属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于实际生活而言有意义和帮助吗?孩子能够理解吗?

今日的一个教育理论是:孩子最理想的成长状态,并不是在父母或老师的要求下学习,而是他自己内心有一个理想或目标,他会主动自发的学习和成长自己以追求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只有这种孩子发自内心认为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状态,才会激发出内在的所有潜力。因此,聪明的父母和老师,不会去扮演“监工”,总把眼光放在孩子有没有认真完成作业、有没有乖乖听课上,而会去扮演“导师”,引导孩子建立一个让他有激情的人生目标。因此,本周我们便安排了一节课,希望启发这些以往从不知“人生目标”概念的孩子们,能对此有更多的思考:

首先,“人为什么要活在世界上?”这是一个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想过,但细想会发现其实对每个人的生活都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在讨论的最终,老师引导孩子们的重点是: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可以自由的选择你喜欢的答案,只不过,你内心的答案将决定你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你认为人活在世上是没有理由的,也不需要思考理由,那么自然你就会莫名其妙来、糊里糊涂活,会渡过茫然而随波逐流的一生;如果你认为人活在世上是为了享受,那么你会用自己的生命去追求荣华富贵,但根据很多人的经验,最后你会在物质的享受中无法自拔,但内心和精神世界极其匮乏;如果你认为人生的目标是付出、是通过不断的自我提高让世界更好,那就可能会成为类似于乔布斯、马云那样的人。

当然,孩子们最后达成的共识,是更喜欢把“为他人付出”、“提高自己精神品质”这样的目标,作为此生希望追求的目标。因为似乎抱有这种想法的人生,会更有意义、更愉悦一些。

第二部分,以培养孩子们的“付出与建设之心”为目的,老师给孩子们提问:“如果你对自己周围的人或者事物不满意,你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孩子们先回忆以往的做法:一般对某些事不满后的反应就是抱怨、指责、找他人哭诉,能逃的话就逃避。经过分析后,孩子们发现这样的反应,很可能导致未来人生中会像许多平庸者一样,对生活有诸多怨气,但又什么改变都做不出来……而马云曾说过:“有抱怨的地方就有机会,因此,把抱怨留给他人来做”,很多对世界有贡献的人和常人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当常人对周围不满,会认为这是他人的责任,等待他人来解决;但更有成就的人看到问题后,会去想“也许我可以解决”;一旦他们真的解决问题,便收获到更多人的尊重和喜爱……

通过这些讲解,有些孩子自己就发现:人生的目的,并不是来抱怨这个世界,或从世界索要一些什么。而是尽己之力,去创造自己和他人更喜欢的世界。

这节课的内容,可能是众多课程中难度偏大的一节课程,一些孩子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理解。但无论理解程度高低,这样特殊的内容、这些以往从没听到过的问题,在所有孩子的心中都会留下一个特别的回忆。

用推理电影训练思维

“看不见的客人”是住在心中的“鬼”。

另外,本周一班获胜的小组争取到了一次上课的机会。老师带着他们欣赏西班牙年度最佳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除了剧情本身比较精彩之外,老师也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之间的思维以及心理博弈,假设他们自己是侦探,怎么样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找出案件的真相。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他们也非常有兴趣,努力发现陈述中的漏洞,质疑原有的假设。然后老师点评他们的判断是否有逻辑,漏洞在哪里。随着案件的推进,他们的判断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接近事实。

尽管如此,看到结尾孩子们都惊呼不可思议,发现中间好多次都被骗了,但是大大开发了脑洞,意犹未尽,觉得侦探推理课好有趣。这是一种训练学生逻辑思考的方式,不能轻易相信任何结论,除非有事实支撑和严密逻辑推理,否则就是盲从,很可能被人骗。

另外,这部影片还给孩子们另一个启示,就是做事要问心无愧。男主角之所以被律师牵着鼻子走,心理防线一点点被攻破,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自己心中有鬼,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坦坦荡荡,是不容易被控制和诱惑的,正是他心中的贪婪,自私,一步步的把自己葬送掉。孩子们看完后感受很深:原来犯错误之后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承认和改正,试图去掩盖或者逃避错误,甚至为了掩盖一个错误,制造了更多更大的错误,并不会让本应承担的责任更少,反而还可能让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

首次现场配音

不断突破自我,刷新局限

本周六还组织了一次小型的现场配音展示,由免费班的同学配最拿手的一段,邀请老生当评委打分,最后点评配音效果。孩子们第一次站在观众面前配音,不免有些紧张,所以也遇到了一些常见问题:

比如:语音语调模仿不够到位,偶尔有丢词落词现象。老生指出这个问题后,也提供了改进方向:要对配音材料非常熟悉,除了英语准确外,必须关注角色本身的性格和情感变化,否则配出来的声音就是干瘪生硬的,没有感染力。

大部分孩子之前的中式发音都比较明显,为此,我们每天中午的英语角改成了正音训练,由老生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示范纠正,调整发音方式以及语气语调,以期达到一张口就是地道英文的目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普遍改进了不少,尤其是音不准的几个孩子有明显改变,吐字更加清晰,读音的准确率也在提高。但为了练出圆润地道的美式发音,还仍然需要提升。

其次,除了英语上的问题以外,孩子们的仪表气质普遍不够好,有的孩子站在台上身形非常僵硬,有的孩子则身形散漫,在台上做各种小动作,如摸肚子,抓耳朵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长期以来养成的行为习惯,尽管孩子们两个多月来比起自己已经有所改进,但在他们未来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一定会面对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自身气质形象非常重要,而这些必须要从小开始抓紧熏陶训练。

第三,心理素质也不过关。与学堂一些从小就在班级内训练演讲、表达,十岁左右就有过面对上千人演讲经历的老生相比,这些孩子们过往没有类似经历和训练,因此即使是一次台下只有十几个观众的展示,都紧张的无法正常发挥。镇定自若的公众表达能力,将是未来社会非常重要的素质;如果孩子们未来要成为社会中具有影响力的人,那么也还需要更多的训练。

因此后期,为了提高孩子们在台上的气质和心理素质,会让孩子们开始向最厉害的演讲者学习,比如学习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英文演讲,除了学英语以外,还要学习他演讲时超强的控制力,以及王者气质,仔细去琢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这样的高级演讲者共振越多,孩子们的气质也会发生变化。

以上就是本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免费班孩子们的关注,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根据以往的经验,突破最后一个月,孩子们的成长往往会超出老师的预期,所以,让我们一起利用剩下不多的时光,合力帮助孩子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