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老米gy0bzxypey 2019-11-01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他是世人眼里的的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

三度剃发出家,袈裟披身却是青楼常客。

留恋青楼,却不与女子鸳鸯颠眠。

他多情、无情,却深情。

西装革履却念佛诵经,青灯古佛却不离酒肉。

他诗画双绝,是黄宾虹嘴里的“仅凭几十幅,就抵得过我一辈子的画。”

精通英、日、法、梵文,于世人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翻译《拜伦诗选》、《悲惨世界》、《汉英辞典》和《梵文典》。

他是陈独秀眼里不可多得的清白之人。

也是鲁迅公开承认的一个特殊的怪朋友。

他生于世家,长于市井。

他是民国怪诞苏曼殊。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苏曼殊作品

一百多年前的日本横滨,有一个叫三郎的孩子出生了,后取名苏曼殊。

他的父亲苏杰生是在日本经商的中国广州人,家族世代巨商,豪门贵宅。

苏杰生在广州老家,有一妻两妾。日本经商时,又娶了日本女子河合仙为妾。河合仙的妹妹河合若子来姐姐家做仆,被苏杰生偶然看到胸口有颗红痣。认定是相书里所说的“女子身有红痣,必生贵子”。

苏杰生与河合若子暗结珠胎,私生下苏曼殊。不久若子离开,孩子交由姐姐河合仙照顾。苏家怕影响家族声誉,对外声称是河合仙所生。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苏曼殊六岁时,同河合仙从日本回到广州居住。因无法忍受家族眼里对“东洋女人”的歧视,何合仙返回日本,留下了苏曼殊。

苏曼殊是庶出,也是私子,还是血统不正的“东洋女人”的孩子,在无人呵护的深宅大院,在父亲不管不闻的无视之下,他受尽欺辱和责骂。在他六岁时,因生了一场传染病,被苏家人扔进柴房自生自灭。

小小的年纪,贵为少爷,却贱如仆人。他第一次感受到人心凉薄。这种凉薄成了纠缠他终其一生的孤独。

从鬼门关扯回一条命的苏曼殊,离开苏家,遁入佛门。他并非看破红尘,只是想找一个遮风挡雨的巢穴。只有这里看不到那些狰狞的嘴脸和刻毒的辱打。

可苏曼殊到底未能放下欲念。不久,因偷吃鸽子肉犯了清规戒律,被赶出寺庙。

虽然再续生发,但佛已然住进了他的心里。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14岁时,父亲为他订下一门亲事,这使他极为反对。父亲的漠视,家族的歧视,早已在他骨子里埋下无羁。他讨厌这种封建礼教包办的婚姻,讨厌他们安排自己的人生。

苏曼殊在街上卖花,想要挣钱去日本找自己的养母河合仙。

河合仙是他记忆里唯一的母亲,他最幸福的时光便是与母亲共度的岁月。那是他人生里至死都不会忘记的温情。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苏曼殊与养母百合仙子

在卖花的街上,他碰到了父亲为他订下婚约的那位姑娘。

姑娘得知苏曼殊卖花是为了筹钱去找在日本的母亲,便解下腰上玉佩交与他做为路费。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被人顾念的感觉。

姑娘与他相约,等他来娶。

可宿命难为,苏曼殊离开后,姑娘因病离世。

苏曼殊在他人生最后的时刻,托友人帮他买块玉佩。算是他对这位未婚妻最后的承诺。

这趟日本寻母改变了苏曼殊的一生。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那是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他认识了一位叫菊子的日本女孩。傍晚的窗下,樱花飞落,他们捧着《拜伦诗集》,少女的眼眸清澈知雅,是苏曼殊从未有过的激动,他人生里第一次开始渴望幸福。

很多年后的苏曼殊不断地问自己,如果没有苏家父辈强硬阻挠,他是不是就会一世安慰,不再成为一个漂泊的浪子。

他还记得与菊子相约湖畔,久久等不来那个熟悉的身影。当他漠然回家时,竟听到了菊子投河的消息。苏家以他不守封建礼教,私定终身,辱没家族,强势问罪菊子的父母。这对懦弱的父母盛怒之下,责打女儿与情郎分手。

多么可笑,这些阻挠他的苏家父辈,家里个个三妻四妾,他们对他如同弃子,从未当过他是苏家的孩子。如今,却说他辱没了苏家声誉。他没有享受过苏家豪族的庇佑,却要为苏家的家规声誉葬送自己的爱情,连累一个如花的生命陪葬。

苏曼殊带着万箭穿心的疼痛,看破也罢,逃避也罢,他又一次剃发为僧。

从此,他袈裟披身,开始了他是僧非僧、口念佛经却留恋尘事、无情却又深情的风雨人生。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青灯古佛,木鱼诵经,只能为这位血气方刚的少年,带来暂时的宁静。疗好了伤的少年,还要重回尘事,看属于他的风景,尝属于他的烟火。

空门之地,有清规戒律,可苏曼殊的骨子里有着不羁的灵魂。

苏曼殊是一个很有悟性的佛者,读经参禅的悟性远远高于许多年长的老僧。

他不想成佛,但佛门却一直对他敞开。

离开寺庙的苏曼殊投身革命事业,在这里他认识了陈独秀、叶澜、章士钊等人,将自己淹没在革命的激流中。他任《国民日日报》的翻译,绘制充满反清意识的《儿童扑满图》、发表《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游走在这些图画与文字间,苏曼殊的才华和诗情尽显淋漓之至。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苏曼殊的画作

革命失败后,苏曼殊更感人生苍凉,再次选择剃度,披上袈裟,重新受戒修禅。

20岁的苏曼殊已是三次出家。在许多人还不谙世事时,他却尝遍人世辛酸,看尽苍凉无奈。

有人说他的一生都在逃离,也有人说他的一生都在回归!

回归也好,逃离也罢,他从来不是世俗眼里的常人。累了就修禅,痊愈就起程。任性而自我。不为佛,不为人,只为自己的心。

但无论如何,他都在做着最真实的自己,修禅时他研习梵文,成为一个年轻得道的僧者。

政界里,他是热血激勇的革命者。

尘事间,他是风流多情的才子。

这种性情的苏曼殊,自然耐不住青灯古佛。所幸,随缘自在,佛门从来,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离开佛门,走进繁华的苏曼殊,成为青楼的常客。别人是为纵情性欲,苏曼殊是为寻求知己。他每天与歌伎聚焦一起,却从不与她们共榻同眠。

他当她们是知己,珍爱和尊重她们。

他自由散漫,却不放浪形骸。

他从一个城游走到另一个城,穿越整个江浙地带。身着西装时,是风度翩翩的才子,身披袈裟时,是风度洒脱的僧人。两者变化,鬼魅无尽,令无数女子迷恋。

曼谷研习梵文时,邂逅华裔女子佩珊,自感六根不净,拒之。

南京时,结识名妓金凤。情深意笃时金凤说“赎我出去,让我们永远在一起”时,他却仓皇而逃。

而当金凤嫁于他人后,他却写下“收将凤纸写相思,莫道人间总不知”。

东京的音乐会上,与弹筝女百助一见如故。当百助以身相许时却被他拒之“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末了,是苏曼殊将百助赠予的全部发饰投于湖中,转身痛哭。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苏曼殊的《春愁图》,画中女子为百助

他被很多女子爱恋,也爱过很多女子,与他交往的歌妓有名有姓者约30多人,但从来发乎情,止乎礼,没有过肉体之欢。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多情却又无情,无情却又深情。他比任何人都坚定爱情,却比任何人都怯懦爱情。

他“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却“忏尽情禅空色相,是色是空本无殊”。最终活成“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归是天涯”。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苏曼殊把题诗的百助照片寄给章士钊等友人

他是情僧,也是“糖僧”。

他一次能吃30包酥糖,每天吃五六十枚甜果,尤其迷恋一种叫摩尔登的外国糖果。为了吃摩尔登,敲掉自己的金牙,血肉模糊地拿到当铺换钱买糖。有时还会典当衣服换糖,搞得自己赤条条不能见客。蒋介石未发迹时,为了给他买糖也当掉过自己的衣服。

他嗜糖如疯,也贪吃如命。

一个下午能吃20个芋头饼,第二天腹痛不能起床。

一次席间,他吃了一盘炒面、两盘虾、十个春卷、外加许多糖果。友人以为他挨饿多日,请他明天再来。他却说:不了,今天吃多了,明天会生病,后天肯定难受,等大后天再来吧。

在日本曾一天饮冰五六斤,痛死过去后,友人以为他死了,恢复后又饮冰如故。

因为胡吃海喝,年纪轻轻就身患重病。甚至病中不听医生劝阻,溜出医院偷吃年糕和冰淇淋,至病情恶化,于34岁病卒。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他穷困潦倒,却奢豪好客,常叫局吃喝,客到开宴,宴毕即散,不留客名,不为答谢。

他的小说令人肝肠寸断,诗画被枊亚子夸赞“千秋绝笔”。以蘸取女子唇上胭脂,作三月桃花。可他是个怪诞,每画完便撕掉,诗人叶楚伧向他多次求画不得,将他骗于李叔同屋内,备好他喜欢的雪茄、摩登糖等。他边吃边画,才有著名的《汾堤吊梦图》。

他身披袈裟却出入青楼,于乱世中当革命先驱,却于34岁吃死自己

苏曼殊《汾堤吊梦图》。

他是天才,却是怪诞,任性,却孤傲。

他虽逝于34岁,却胜于他人百年之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