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微博上看到一条热搜:“一家23人出了11个学霸”,受到了1.6亿人次的阅读关注。 什么情况,家里有矿?带着惊叹与好奇的小编点进了热搜。 “福建三明,90岁高龄的王荣庆夫妇结婚62年,如今四代同堂,一家23人中有3位博士、3位硕士、5位大学生,王荣庆说,“教育子女自己要做表率,营造好家风”。如今,儿女们分散各地工作,老两口心态乐观,看到他们的相片就很开心。” 看完不得不让人感叹,这就是现代版的书香世家啊。 而说起学霸的养成,网友们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原生家庭伴随人的一生: 父母基因遗传很重要: 晒出自己的学霸家庭背景的(拉仇恨的): 为人父母,除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最关心的就是学习成绩了。 那么为什么有的家庭能养出那么多学霸?而有些家庭操碎了心孩子成绩就是不理想呢? 通往学霸的路上,有没有一些特性是共通可复制学习的呢? 看完这个热搜,理解了家长关切孩子的学习和未来成就的心,小编搜集了往年各地考上清北的学霸,总结了学霸孩子都具有的七个特质。 如果您家里有孩子正在上幼小,那更该看看,因为很多重要的习惯和心态,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壹、专注力 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吗? 这可不一定! 有些孩子虽然看起来很努力,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但他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一个班里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这个状态。 有些孩子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也在疯玩,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个班里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这个状态。 所以,决定成绩的并不是孩子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贰、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人的思维方式分为成长型和固定型两种,这也是学霸孩子跟普通孩子的区别。 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乐于接受挑战,能够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未来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 两种思维对比 我们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德韦克教授说,不困难,一些很小的干预,就能产生塑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作用。 学会有技巧地表扬孩子是培养成长型思维十分实用有效的方法。 切记,不要表扬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比如,期末成绩出来了,可不要被喜悦冲昏头脑,要记得肯定孩子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鼓励式:'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 表扬式:'你这次成绩真不错,为你高兴!' 当孩子完成一件对他来说很有挑战的事情时,比如经过一次次失败和坚持后画出一幅令人满意的画,要记得肯定他的坚毅: 鼓励式:'尽管画出这么棒的画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 表扬式:'这幅画太棒了,你就是我们的毕加索!' 当孩子在做作业碰到难题,依然很乐观,并想方设法去解答的时候,可不要忘了抓住机会夸奖他的态度: 鼓励式:'你做作业的态度很棒!妈妈该向你学习,现在妈妈也去攻克工作难题了!' 表扬式:'你在数学上很有天赋,真聪明!' 叁、粗心 身边经常有同学考完试后说:“我竟然忘了这个知识点,粗心了粗心了……” 他真是粗心吗? 不,他就是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基础不扎实而已。所谓的“粗心”“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一个好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高考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数学选择题就是5分,你要是随便粗心两下子,10分就没了,在全省的排名就可能落后好几千!这时候,你再用“粗心”安慰自己,还有啥用? 肆、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才是提升语文能力、人格修养的根本方法。 很多同学都对作文发愁,有的说不会审题,有的说不会描写方法,有的说应试教育的作文没意思…… 但实际上,作文写不出来的原因就一个:读书太少! 举个例子,同样是描写一个人的站姿不优雅,大多数同学都会平淡地凑字数:“她的站姿很不优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而那些读过鲁迅《故乡》的同学,就知道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她站在那里,双手叉腰,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所以你看,课外书读少了,你连生活中最基本的“站”这个小动作都描写不好,作文怎么能写好呢? 伍、努力 我虽然也勉强考上了清华,但是等大学报到之后才发现,我在班里都快垫底了。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个男孩,每天都早早起来,嗷嗷背英语。 跟身边这群牛人待久了我才意识到,最可怕的不是你的竞争者比你聪明,而是人家既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 所以,咱又有啥资本不努力呢? 陆、拖延磨蹭 成绩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对不会今天做;假期里能先玩的,绝对不会先写作业。 拖延症的坏处在于,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不但学习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会变得磨磨蹭蹭。 那么,孩子的拖延症一般都是怎么染上的呢?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书中的一句话: “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妈妈”。 其实,有很多小事都是孩子的本分,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比如吃饭、穿衣、擦屁股。当家长过度代劳的时候,孩子做事就没那么积极了。 所以说,改变孩子拖延毛病的第一步,就是适当对孩子“狠”一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柒、字迹 一手烂字,很可能让孩子无缘重点高中,更别提好大学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在普及“电子阅卷”,高考、中考都是这样,有的地方甚至小升初考试都开始施行了。但是别以为“电子阅卷”对书写的要求就降低了,相反,要求更严了。 如果孩子从小就写字不规范、下笔力道也没练好,那他的答题卡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时,几乎就是一团模糊。 阅卷老师连看都看不清,咋给你分? 所以,从小就好好练字吧,一手漂亮、规范的书写不仅仅能让卷面整洁,还能一定能程度上加快书写速度,让你在中考、高考这样书写量极大的考试中取得优势,不至于答不完。 学霸从来都不是天生的,通过后天的努力,每一位孩子都有学霸的潜力。 但是,这种后天的努力,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努力,父母和家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好的家庭,往往是培养学霸的温床! 让我们言传身教,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下一个学霸,就是你家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