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雅洋何氏宗祠记

 djg宁静佳园 2019-11-01
儒雅洋村口的老宅,仿佛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吴伟峰 摄

  何元均  

  儒雅洋何氏,邑之望族也。始祖孔昭公,于五代后唐成进士,庄宗时官至侍御史,以银青光禄大夫出为节度使,驻节新昌。五代末随吴越王纳土归宋。厥后虽为士庶,仍以孝悌忠信,勖勉子孙。迨至元末,朝政不纲,群雄逐鹿中原。有方氏国珍者,欲占地盘,始祖十六世孙敏中公,为保地方靖村族,乃聚义兵二万有奇,戮力相拒。讵料方氏亦匪亦官,以劫掠所得,遍贿当道官员,终至抚有全浙。敏中公之侄恋、蛮昆仲,防及株连,相与絜眷隐迹于象邑十二都下沙。入明,方氏被迫归附,以其子鸣谦熟习海事,命随信国公汤和修筑沿海卫所。洪武十七年,方鸣谦潜谋不轨,事发族诛。时何氏已传三世,闻讯后皆谓可长此安居。惟恋公之孙仁六公曰不然。以下沙滨海,或有海寇之扰,风涛之虞,未若迁往十一都儒雅洋。此地四面皆山,千万顷云烟竹树,蔚然深秀,山间细流涓涓尽纳缘溪。上游水口曲折,至金谷山脚,撞岩转石折入圣潭后,水势平缓,成大长溪傍村而过,起落二十里许,过淡港而入大海。源远流长,终年不竭。村有驿路通四方。东西、南北去诸海口不过二十里,自元、明以来即成邑内八大市巷之一,每十日逢四、九设两市,八方鱼鲜山货,皆来集散。山水明丽,溪滩开阔,林木荫翳,土地旷厚,远客至此,流连忘返。且民风淳朴,勤俭者居此可无衣食之忧。

  明嘉靖初,何氏六世孙良弼公,德寿俱高,有司选为“介宾”。其弟良奎公少年入庠。后倭寇驾大舟劫掠象山、舟山,沿海数百里同时告急。象二公之孙敬忠、永泰、永洪等携眷来归,请联宗通谱,良弼公等欣然接纳。儒雅洋何氏之有东、西两房,亦自此始。

  明清之际,清兵直下江南,象山县令姜圻抗清殉国。邑多兵多盗,悍兵滥杀平民,兼之以连年饥荒,复有虎灾伤人,百姓尸横道路。顺治初,复颁“迁界”之令。凡沿海居民不论老幼,悉内迁十五至三十里,烧尽海滨房舍及船只,于海口竖栅作关卡,限时动身,派兵把守,违者立斩。家家扶老携幼,哭喊震天。至康熙九年,下沙、下沈、西周等部分村庄,先允准展界复业。儒雅洋何氏幸免此大劫。然族人有难,何能袖手,八九两代子孙,皆曾亲历。康熙中,台湾郑氏回归大陆,清廷开放海禁,象山滨海村岙才告展复。近三十年颠沛流离,全邑人口减降过半。宗谱于此,无明白记载,但读至世略,可见七、八世子孙辈,生、卒、配、葬俱无考者甚多。掩卷沉思,即能窥其端倪也。

  乾隆十年,何氏居此已历十二世。东西两房裔孙,十世为十八人,十一世仅十七人,单薄零落,令人忧恫。虽已承耕读传家孝悌忠信家风,能成大器者尚不多。十一世入庠者唯东房伯伟、伯份而已。伯伟公生而颖异,年十二,道府县三试均列案首,十七乡试,荐卷堂备,惜二十岁而卒。伯份公学名文中,事父至孝,约束诸弟和而有法,友于之谊,里中称之。交游广阔,高朋满座。时西房伯孝公任族长,年届天命,尚无子嗣,日夜忧虑。一风雨飘摇之夜挑灯读书,恍惚间闻一老者猛喝:“何不建宗祠,以安先灵!”翌晨,商之于两房长及庠生文中,亦皆称善。乾隆十年,择日动工,选址于何氏发祥之下畈头,背倚后山,前傍驿路,又前百步,乃一带缘溪。此役也,伯孝公创议建祠,备极勤劳;伯仁公同董厥事,鸠工庀材,经营不辞劳累,族论称贤;遇有难事,则由文中公策划周旋。群策群力,当年竣工。唯正厅五间,粗具规模。乾隆十二年,邑令何公昇莅任象山,以同属何姓,请文中公引谒宗祠,并书赠祠额“二山禋祀”,一时传为美谈。

  传至十世,伯字辈诸公皆作古,西房孟宾公任宗长。时何氏已成村中大族,有宗祠而无宗谱,子孙虽有入庠,而罕有问津乡试者,族人皆以为憾。惟伯修公之子孟献,字廷可,赖继母王孺人自幼熏陶,日夜勤读,力学不倦,声振胶庠,以例贡于乡,成族中惟一贡生。厥后宗长屡以族事与谋。

  宗谱之秉笔,族人皆云非姜公炳璋莫属。姜公进士出身,晚年任邑令于蜀,告病归里,专心著述,以经史学家知名全国,今已杜门谢客。族中与之有交谊者唯文中公与廷可。文中公已归道山,其子孟迁尚在,廷可乃姜公门下弟子。乾隆癸卯,遂遣孟献、孟迁,赴梅溪登门拜谒。念故旧之情,姜公抱病允诺,草成谱序,余事嘱其两子续成。讵料炳璋公当年弃世,谱稿暂束高阁,越五年方完卷。翌年,孟献公复敦聘宁海宿儒魏登龙先生来村塾掌教。初,以宗祠左侧之私宅暂为塾址,以应急用。厥后兼纳异姓,蒙童剧增,乃于后山脚再建私宅,即新大份。宅初成即搬迁,改建旧居为族塾,额曰崇本堂。其命名盖出于《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一句。

  嘉庆道光年间,象山与州郡之间文化交流日趋踊跃。邑之青年才俊,多有负笈甬上,从名师游,博取功名;亦有甬上才俊来邑游学,为邑人撰写寿赋墓铭,结通家之谊。何氏十二世孙洪翱公性明敏,素以敦睦族党为先。道光十二年任宗长,携昆季洪筠、洪文、洪章诸丈,瞻仰州郡大族祠宇,归来仿宁波范氏天一阁祠堂式样,当年改建重修,廓而大之,亦有堂、有台、有厢。尔后诸弟相继任宗长,完善未竟之业,直至光绪十五年,洪文公主持再次修缮,集诸祠之大成,庄严肃穆,美轮美奂。族人共赞:此后岁时荐享,昭穆咸在,子孙可引之勿替矣!凡有远客来家,多引来拜谒。民国十八年八月,行政院长谭延闿来探望炳辉公,亦顺道瞻仰,赞口不绝,并题赠匾额,曰“儒雅堂”。

  抗日战争前后,儒蕉乡乡公所以其地处村口,出入方便,曾长期借此办公。新中国建立后,庙堂祠宇均收归国有。八十年代初,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儒雅洋村即于此处办地毯厂,妇女劳力得以充分发挥,村民日趋小康。讵料竟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三日晨毁于一炬。村盛产毛竹,编织之原料乃筍壳丝。筍壳耐磨损、耐腐蚀,经加工扎成细丝,暴晒至十足干燥,检验入库。此物极易引燃,是日晨,上班者初见烟焰,即奔走相告,以无消防器材,皆逃逸屋外。顷刻间,烟焰蔽天,一村父老,莫不喊天呼地,捶胸顿足。宗祠祠宇及所贮存地毯材料,转眼间成飞灰焦土,断垣残壁。鸣呼痛哉!我何氏于明洪武中始居儒雅洋,经十代人之克勤克俭,始得于清乾隆初建成宗祠,又历三代人近百年之宵衣旰食,方臻完善。令人痛惜者,二山禋祀,未损于大破四旧之时,儒雅之堂,竟毁于改革开放之初。

  儒雅洋乃千年古村,曾迁居于此之氏族甚多,然而能成邑之望族者,唯何氏。究其原因有三:一曰能谨守耕读传家、孝悌忠信之家教家训。何氏居此传十一世,至伯字辈方见庠生两人,幸后继有人,十二世孟迁、孟遵、孟献、孟宾诸公皆于艰难困苦中,奋然而起,建宗祠、修宗谱、办村塾,俨然已望族气象。二曰世代不忘积德累仁,德以律己,仁以待人。见困于荒者则施米谷,迫于寒者则施絮棉,艰于殓者则施棺榇,以义为利,救人急困。世代如此,而成传统。三曰致力于家族乡里之文化建设。何氏珍惜儒雅之名,愿家家成书香门第。虑及读书不易,自乾隆时起,即以族塾为村塾,以崇本堂为塾址,请宿儒掌教,兼纳异姓子弟。清末民初,书塾改称学校。旭蕉公开风气之先,又办广志女子小学。并于崇本堂之侧建承志堂,拟办书院。民国十年,又有何氏子孙,于崇本小学之右,以宗祠为校舍,再办儒雅初级小学。儒雅洋传统文化之深厚积淀,于此可见一斑。

  进入新世纪,为推动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弘扬文化自信,加强新农村建设,县文化局于二OO五年四月,派员作农村文化资源普查,八月,儒雅洋列入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闻讯后全村雀跃。有何氏族裔,第十八世孙善臻公字幼真者,出自教育世家,秉性淳厚,自幼谨守家训家教,好读书,广泛涉猎建筑艺术论著。热心公益事业,喜好古建筑。二OO二年五月,妻周氏久病谢世,十年后子培伦亦已成家。时萦于怀者,惟宗祠乃一村历史文化之基础,迄今仍为断垣残壁中之荒草瓦砾。海内族裔无富商巨贾,募捐无门。转念尝见邑外民间尚存旧祠拆修后大件废料。其中亦有价廉而物美者,乃奋然而起,十几年来奔走于宁波郊县百余趟,见有古旧砖、石、木材成品合适合意者,筹款购得,长途运回。两厢及戏台,皆已安装,虽不同于原状,但在型制上亦有其地域之传承与延续,建筑艺术亦具可贵之欣赏价值,或可成为历史文化名村之另一亮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