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橡树 | 断剑,也许是假象: 德浪河谷之战全解读(上)

 My图文收藏馆 2019-11-01

题记:很久没看新闻联播了。一年?五年?我想,至少二十年。

于是,深秋时寒意稍微染身,大盘狂跌,如我这般身单力薄。见势不妙自然寒颤哆嗦。正唏嘘想拧开电视看看新闻联播,却想起早就卖了电视。

还是消遣吧。

前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德浪河谷之战,大致有了很多新的想法。无论军迷或者职业军人,最喜欢的往往都不是未来的战争,而是战史。

我也不例外。隔空与朋友们聊聊战史,抱团取暖,以此释怀

德浪河谷之战规模不大,甚至称不上是一次战役。

但是,德浪河谷之战在某个意义上,却是继二战纳粹袭击波兰、盟军登陆诺曼底、美军原子弹轰炸日本以来,堪堪算得上是近现代战争史上极具标志性的一次作战。

由德浪河谷之战开始,战争便由机械化、原子战争时代踏入了信息时代。

表面上看,在1965年德浪河谷之战中,双方投入战场的武器似乎也只有航母、战机、直升机和若干机械化时代的火炮、自动火器等等。

双方攻防作战虽然激烈,外行也看不到更多类似伊拉克战争出现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鲜内容。

所以,在无论国内专业或业余的战史评价上,德浪河谷之战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场特种、特殊化的机械化作战。

托电视台军事娱乐节目的福。德浪河谷之战后近四十年,信息化战争概念为大家相对熟悉。

不过,即便目前,国内的电视娱乐节目的“专家们”说起信息化作战,最多也是架起嘴炮,密切关注着信息时代战争的电子和信息对抗、互联网及媒体的情报战等等局部而已。

狭隘、保守去理解信息时代作战,自然陷入了信息时代作战约等于一场没有硝烟斗争的误区。

比如,很多军事“专家”不去研究什么才是信息战,而非要纠缠网络就有“上甘岭”的娱乐。

就此喋喋不休赚钱的“专家”不少,真正潜心研究信息战为强国强军的人却真是不多。

战争不像经济。经济专家跑偏,最多把房市、债市、汇市、股市等整得七荤八素。如果军事专家跑偏,后果真是不可想象。当然,这是闲话。

无论当事的越南、美国,当然也包括军迷们,对德浪河谷之战看法各异有诸多原因。

越南是好面子,越南喜欢摆出自己强大的样子,战史资料上却不容易找到他们自己记载的败绩。

美国历来是闷头骡子嚼麸子,找得到他们一塌糊涂的战史,却很难看到他们最新的武器。

至于网络、电视一般的专家,大多是看《南征北战》成长起来的嘎子,热情而单纯。

说起军事他们如数家珍,归根结底最崇拜的,不是前苏俄模式的大兵团气势如虹的猛冲猛打,便是类似诸葛亮、刘伯温一类的军神们掐指一算的运筹帷幄。

所以,说说规模不大的德浪河谷之战,其实还是有些许的睁眼看世界的价值。

表面上看,在1965年发生的德浪河谷之战,参战双方确实是以若干机械化时代的火炮、自动火器等等,相互死磕,猛打。是一场货真价实的机械化战争。

然而,详细回顾这一战事,其实不难发现,表面上看似机械化特种、特殊作战的德浪河谷之战,其实出现了被忽视着的太多的新的战争的革命

那么,请您戴上钢盔,与橡树同行,一起踏上1965年深秋的越南,让我们去看看德浪河谷到底发生过什么。

1964年6月1日,美军在檀香山会议后,确定 “逐步扩大”介入越战计划。

6月20日,威斯特摩兰升任美驻南越军援司令部司令。

说到这里,必须要说一下威斯特摩兰将军。

威斯特摩兰毕业于西点军校,参加过二战。在1952年作为第187空降团团长,参战朝鲜战争,指挥实施过两次空降作战。

战后,他先后担任著名的101空降师师长和西点军校校长,并且在1963年出任美军重要机动打击集群的第18空降军担任军长。

威斯特摩兰将军是一位传奇性人物。他38岁即升为准将,42岁晋升少将,是当时美军陆军最年轻少将。

和家喻户晓的麦克阿瑟一样,威斯特摩兰将军也是美军一位“创世纪”性的军中明星。

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和美驻越南部队总司令威斯特摩兰

早在1964年1月,威斯特摩兰便在西贡就任美国驻南越军援司令部副司令。

按照后来美国说法,威斯特摩兰在扑朔迷离的越南内战乱局对越南战争详细分析和建议,使得白宫在解决越南问题上,有了更权威、更专业的军事方向。

威斯特摩兰分析复杂的越南战局,认为越战将会扩大,而新的战争更需要新的思维和战法。

于是,1964年2月,白宫认可了威斯特摩兰的建议,专门为他组建了一个相当超前的“研究与观察大队”。

这个大队集中了战区的美军各军种、主要参战部队代表及美军情报部门代表,用以整合和最大效率发挥美军战力。

当然,事关白宫对越南战争的决策。所以,这个大队除威斯特摩兰指挥之外,实施的所有活动,要受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特设办公室专门监督。

这个“研究与观察大队”,即是世界上第一支非常规战争联合特遣部队,或者说第一个特种作战的“联合司令部”。

1965年2月,美军实施“滚雷行动”。就此,越南战争规模迅速扩大化。

在强势美军狂轰滥炸下,北越军队损失惨烈。此刻,意识形态之外,北越军队非常相信莫斯科模式的传统大兵团作战思维。

当然,源源不断接受苏俄、中国援助,背后两个大佬撑腰,北越军队仍然可以不断组建、征召更多的兵员投入战场。

不知不觉间,越南已经陷入空前惨烈的战争深渊。

当然,就算美军忙着遍地轰炸,靠南越军队低效率的引导,浪战之余,很难得实现对北越军队的有效打击。

没有训练有素的职业化美军地面部队参战,北越军队更是活跃。他们昼伏夜出搞袭击外加思想工作、策反暴动,多管齐下,对付人心涣散的南越军队显得绰绰有余。

截止在1965年6月,北越军队对南越连续渗透、攻击,连续取得对南越军队的地面作战胜利。

尴尬之余,白宫最终同意了威斯特摩兰对最新战略评估后的提议。

美军计划在1966年陆续投入近20万地面部队。

同时,白宫明确授权,只要由适当级别的南越军方提出要求,或者基于威斯特摩兰将军的判断,美军可以根据战场形势,或者独立,或者协同地投入地面作战

至此,美军地面部队大规模介入越南的局部战争再无门槛。他们将与北越军队正面作战。

当然,过去不过十来年的朝鲜战争,美军在战争中付出的重大伤亡的教训历历在目。于是,美军地面部队采取什么战略介入越战,就成为地面部队出兵越南的首要问题。

为此,素来在美国军界以超前意识闻名的威斯特摩兰将军认为,在越南亚热带山地丛林作战,并不适合传统模式的作战。

为此,他提出了的著名的“搜索与歼灭”战略。

他设想的美军全面介入越战,应该系统整合、充分利用己方强大国力、战力,以对付弱小敌手实现非对称作战。

传统机械化作战的战略基本,是攻击、占领敌军所在战略地点,建立前进支撑或者防御战线,再根据具体战况进行并无限期作战。

搜索与歼灭”战略是与二战、朝战等传统机械化作战完全不同的战略。

当时,距离朝鲜战争不过10年左右,美军已经在指挥、控制、计算、通信、情报、监视、侦察等体系在作战装备、训练上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步。

如同二战时古德里安为德国使用装甲部队提出“闪击战”一样,基于直升机及特种作战的垂直打击战术出现,威斯特摩兰提出的战略新思维即是:

特种部队机降至指定战略要地,搜索敌军目标,然后总部高效率集合综合战机迅速予以歼灭。

最后,机降部队要迅速撤退至后方。

看似很简单搜索与歼灭战略,涵盖了计算、通信、情报、监视、侦察等高科技设备装备组建司令部,以及各军种、兵种、各战术单位、战术分队在高效、精密的指挥、控制下的战役战术合作等等更多内容。

总之,这样的战略就是纯粹杀人的战略,复杂且高效。

平心而论,这种战略远不是苏俄元帅们和越南武元甲们等等大手一挥,屁股一拍就决定了胜利的“军神”们会玩的东西。

威斯特摩兰的搜索与歼灭战略,很快得到了约翰逊总统和白宫的认同。

至此,威斯特摩兰自组建“研究与观察大队”,向白宫申请援军、战场决策权和作战战略步步落实,美军以搜索与歼灭战略,大规模介入越南的局部战争的作战方针调整、战略组织准备已经成熟。

而这一切,无论当时的北越军队,或者北越的各路军事顾问却浑然不知。

1965年9月,北越军队在中央高地地区与南越军队数次交战。

北越军队为抢占进一步向南渗透和攻击的支撑地,不断向这一地区北越军队在中央高地地区与南越军队数次交战。

双方以传统方式,为攻击、占领敌军所在战略地点,建立前进支撑或者防御战线,有板有眼地进行着山地丛林攻防作战。

到11月时,北越军队占据上风。

为尽快取得胜利,北越高层索性调集其野战军精锐第33、66、320团等三个团,及特工营、炮兵营、防空机枪营各一组成主力兵团。

并且,为确保势在必得,北越高层还为这支精锐主力兵团在配属了其他数千地方部队、支前民工。

这将是北越军队预期的对中央高地战场发起的最后攻势。

是时,北越军队前敌最高指挥官为朱辉珉和他的副手阮友安。

朱辉珉便是中越战争中越军唯一参战的王牌野战军316A师的首任师长。

阮友安则是越战影片《我们曾经是战士》里那位越军指挥官原型。后来,他在中越边境作战中负责过老山方面的作战指挥。

总之,这两位越军前敌最高指挥官,都是工人闹革命出身的行伍兵头。

虽然都很热血沸腾,但是就对当时的战争科学的认识而言,他们和威斯特摩兰相比,无疑,一双门外汉。

当时,北越军队在数量更多的民军的配合下,正在中央高地昼伏夜出着四面袭扰、打击对士气低落的南越军队。

数次交战,屡屡得手,眼看大功告成。

在得到美军地面部队即将参战时,在北越军队高层及其军事顾问团判断,中央高地战略位置重要,美军和南越军队为阻止北越方面的部队通过这里向南越的沿海平原地区渗透和进攻,势必可能进行规模化地面反击。

再加上越南人认定了美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胆子都肥。所以,他们不担心和美军硬碰硬来一仗。

他们对美军的搜索与歼灭战略完全茫然不知,自然围绕中央高地重要战略位置,他们为攻击、占领与防御,挖掘了大量的防空洞、掩体,部署了漫山遍野的地雷、竹枪、陷阱。

双方热血沸腾着跃跃欲试,都在想一战磕翻陌生的对手。

1965年11月,如北越军队预测,威斯特摩兰将军决定选择中央高地方向动手。

不过,威斯特摩兰设想的是以搜索与歼灭战略,在该地区摧毁北越军队主力,而不是北越军队高层判断的传统意义上的攻击、占领。

美军占据强大的信息、火力和机动优势,自然无意按照内线外线去循规蹈矩打“呆仗”,傻乎乎去抢若干中央高地的战略要地。

美军完全无意在中央高地与北越军队摆成战线,再无预期、无限期地进行类似朝鲜战争的战线上的拉锯战。北越军队预判完全落空。

是时,威斯特摩兰调集了他的搜索与歼灭战略的主角美军骑1师,在中央高地的北越军队百公里之外,以营为单位向战区摆开架势,在中央高地特设了24个作战区。

就此,美军骑1师以营为单位,开始向中央高地可疑目标发起试探性侦查。

当然,北越军队同期也向美军、南越目标发起侦查、渗透和夜袭。

相比隐蔽在山洞里用摩尔电码、老旧地图和主官决心的北越军队最高前敌指挥部而言,美军联合指挥部无疑土豪。

威斯特摩兰将军和幕僚、参谋们源源不断得到美国本土转来的卫星照图,得到电讯侦查部门报来的通过无线电信号分辨分析报来的北越军队动态。

当时,美军基本上能捕捉、监控到越军各师、团级、营、甚至连、排的活动。

德浪河谷行动,正是美军联合指挥部综合卫星照图、截获无线电信号以及侦察机热成像照片等资料,分析、发现了德浪河谷地区北越军队后,威斯特摩兰将军亲自决策的一次实施搜索与歼灭战略的突袭。

不过,越南人也很聪明。

长期与美军鏖战,在屡屡吃亏后,北越军队后来无师自通学会了野战师、团一级的无线电静默下的游击战。

在美军先进信息情报压制下,越战中后期,越军主力师久战成精,练成了分拆大部队为连、排甚至班,实施长达百公里的战略机动,按照预期计划投入作战,并且建制不乱的真本事。

说到这里,每次看到网络坊传我军是越军的师傅时,不免唏嘘。

言归正传。

1965年11月14日,子夜,美军的一个拥有12门105毫米榴弹炮的炮营,由直升机吊运,完成了在德浪河谷攻击部队后方的部署。

当然,为确保这次行动,美军预备火力肯定不止一个重炮营。

在威斯特摩兰将军的手里,还有包括了普林斯顿号航母等包括若干护航航母改装的作战航母上的舰载机,美军陆基枕戈待旦的战机,以及美军骑1师的武装直升飞机等等。

这些远程打击力量,均可以在美军联合指挥部指挥下,仅需不过十余分钟,便可投入战场。

上午10时,德浪河谷大戏上演。

是时,美军前进炮营和美军舰载机结束了对目标地纵深实施了30分钟的火力准备。

穆尔中校率美军骑1师第3旅第7团第1营的395人,乘用16架UH-1休伊直升机,在德浪河谷'X光'机降区完成机降。

随即,战斗,开始了。

像这样细心推演去写战史,比较耗费时间。今天到此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