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这样做,效率提升不止一倍

 昵称32901809 2019-11-02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这样做,效率提升不止一倍

要说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本来还是很受同学们欢迎的。

大脑天生爱故事。

相信在教材刚刚发下的那一刻,《短篇小说选读》(苏教版高二选修)应该是你最先翻看的书吧!比起枯燥难懂的公式定理,或者密密麻麻的英文,小说绝对是可以引起我们内心愉悦的内容,在紧张的学习中,让我们得以放松的港湾。

可是,等我们开始上课的时候,又会发现之前的兴趣早就无影无踪。概括主旨、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还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以及抓住其中某一句话非得让你说出个一二三四五……许多同学都曾经抱怨过:“本来还挺喜欢看的,结果老师一讲瞬间索然无味。感觉就像一个大美女被推上了解剖台大卸八块,再好看的东西这么一肢解也没人愿意看了。“

的确是这样的情况。

有一句话这样说的:“如果你想毁掉一首歌,就把它设置闹钟铃声吧!”

同样,如果你想毁掉一篇好文章就把它编进语文教材吧!

在应试功利目的的驱使之下,再辅助以机械死板的拆解教学,绝对可以扼杀任何一个人对文学的热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小说?

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课堂上不是把小说读碎了,而是读深了。

就拿《短篇小说选读》中的《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这样做,效率提升不止一倍

这篇小说值得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到事无巨细的描写还有细思恐极的情节……有时候老师难免在自己读过很多次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对文中一些局部细节的品味。

但实际的问题是,福克纳在叙述的时候有意识地打乱了时间顺序,很多同学在第一次读完这篇小说的时候还一头雾水,连时间线都没有梳理清楚,结果好比蒙着眼睛来了一场“盲人摸象”,老师让品味这句话,就迷迷糊糊连猜带蒙,让讨论那个情节,就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当然地发挥,到最后下课了回头想想,依旧还是混混沌沌。

所以,这篇文章第一步应该是梳理时间线,明确在艾米丽身上的那些事情都发生在什么阶段,进而根据艾米丽生活轨迹探求她的心理轨迹,再从艾米丽的人生遭遇探求其背后的原因,最终追溯作者写作的意图、包含的情感,之后才是对文章某个细节或者某个词句的赏析……

我们这样安排对这篇小说的鉴赏才更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也能给学生跟上来的机会。让他们一步一步接近小说的内核,而不是老师操刀代劳,直接肢解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

第二,应该把有趣的小说上得更有趣,而不是无聊或者看似热闹的跑题。

无聊,是兴趣最大的杀手。

我们的课堂不能让学生总是紧张兮兮,或者一本正经,高高在上的课堂永远走不进学生的心里。作为教师,应该大胆革新锐意改进教学的方式,让课堂上充满更多的笑声——真正的笑声,而不是为了给老师面子。

以《万事通》为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这样做,效率提升不止一倍

这篇文章本身好懂,似乎也没什么好讲。

课堂容易出现这样极端的两种情况:要么就是大卸八块暴力,要么就是无话可说的沉闷。

哦,对了还有就是关于被带了“绿帽子”的兰赛,人人都有一颗八卦的灵魂,大家比较愿意讨论“柯拉达究竟应不应该告诉兰赛”甚至进一步发挥话题变成“你知道你的好友被绿了,你要不要告诉他?”陷入一个看似热闹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的“热烈”讨论。

怎样才能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不至于为了迎合他们的兴趣而把课堂方向“带偏了”?

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在讲这篇小说的时候,我特意提到其中柯拉达和“我”的一个片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这样做,效率提升不止一倍

我给学生把上面这段话读了一下,然后,我停顿一下问他们,你们能想到谁和谁?

看学生一脸困惑,我说:“像不像海绵宝宝和章鱼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这样做,效率提升不止一倍

学生发出大笑,也开始对人物的形象感兴趣。

而小说就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我们可以从人物形象入手,既分析柯拉达,又分析“我”对柯拉达的态度,进而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贵有法,而无定法。

阅读小说也是一样。

不拘泥于传统教学的古板,让小说阅读真正有趣有有料,效率高高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