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唐诗三百首》第一首是《感遇》?

 竹香书屋 2019-11-02

这首诗有几处解释上的错误,可以说明一下。

如果故作高人,那么首先,这首诗是《唐诗三百首》的编撰者蘅塘退士的自明心志。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恰恰代表者所有诗人,以及编撰者本人的人文情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兰,做为花草,从《离骚》开始就赋与了高洁美好的品性,兰叶,在建安七子徐干的《室思》中有所表达。而所表达的就是三个字——志不遂。而这三个字几乎可以引发所有文人的共鸣。

不平则鸣,

不遂则诗。

葳蕤,原是形容草木茂盛枝叶下垂。可是在《东雀东南飞》中却可以形容夫妻,我们不难想到,《唐诗三百诗》是他和继室一同完成的佳作。做为男人,老婆的功劳一定要记得!

桂华,网上说等同于桂花,其实不是,桂华指的月亮中桂树的光华,借指月光。要鉴别桂华指的是桂花还是月光?很简单,只要看前后句就可以了。比如“蔓蔓芝秀,冯冯桂华”(《乾安》)、“鲜鲜桂华树,华好叶何奇”(《随园诗话》)、“金碧坚不灭,桂华兰有英”(怨别诗),这些应当是桂花。

比如“桂华今夜,欲照鹊台幽”(虞主祔庙诗)、“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喻世明言》)、“华流瓦,纤去散、耿耿素娥欲下”(周邦彦)、“遥怜天上桂华孤,为问姮娥更要无”(白居易),这些应当是月光。

这一首后面有两个字——皎洁,所以,这里的桂华就是月光。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欣欣,草木茂盛,自尔,自然而然。潜台词就是自然生长,顺应时节。引伸为自己或诗人的心境,感受生活,体味人生,不论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都要保持心中的美好和善念,不随波逐流,不违背本心。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林栖者就是隐士,而隐士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独特的一个群体,他们高洁,孤独,傲然,安于贫穷,澄涤自心。这恰恰是本书作者的心声。

闻风,就是闻到风吹过来的花香,就是一个“嗅”字,要知道《易》中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引伸为知己,引伸为读者,作者是利用业余时间来编撰这本书的,所以作者对唐诗的爱好、欣赏和品味全体现这本书里,希望可以遇到知音,希望读者可以得到启迪和美好的享受。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一句依然是说品德,借花草来比喻诗,借诗来比喻自己,诗人写诗,作者编写诗集,都不是为了名利,为了物质,只是一种本心的表达,所以不强求你喜欢,不强求你认同,不强求你赞美。

而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在于此。

相比而言,《宋词三百首》的含金量逊了许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